【银河食饮刘光意】专题研究 | 零食量贩店拓展第二增长曲线的路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国内零食量贩门店的增长现状与未来路径,强调由高速开店向高质量增长过渡,提出第二增长曲线包括情绪效率零售定位、品类结构优化、自有品牌发展与海外拓展;通过研究日本堂吉诃德和美国Trader Joe’s的成功模式,验证上述路径的有效性。同时追踪包材及原料成本下行趋势,以及2025年7月食品饮料行业的阶段性调整,指出估值修复与消费旺季带来的投资机遇 [page::0][page::1][page::5][page::6][page::7].
速读内容
国内零食量贩门店:迈向高质量增长 [page::1]

- 头部品牌如鸣鸣很忙与万辰集团门店规模已达万店,全国布局完成。
- 过去依靠极致性价比和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未来需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 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强化情绪+效率零售定位、优化品类结构、发展自有品牌、海外拓展。
日本堂吉诃德成长路径分析 [page::2][page::3][page::4]

- 商品结构调整,食品类收入占比从约20%提升至50%,驱动收入与毛利增长。
- 2009年推出自有品牌“情热价格”,2011-2014年CAGR高达150.7%,后期更新品牌理念与包装,2021-2024年自有品牌营收占比提升至20.9%。
- 海外拓展:北美通过并购拓展门店及收入,亚洲地区以内生增长为主,海外营收占比2024年达15.8%,毛利率显著高于日本本土提升集团盈利能力。
美国Trader Joe’s竞争优势与客户粘性 [page::4]

- 自有品牌占销售80%以上,直采降低成本,保持产品独特性和高性价比。
- 店铺小且SKU少,坪效高,注重员工-客户情感交流,装修与营销提升购物乐趣与客户忠诚。
7月核心原料及包材价格趋势追踪 [page::5][page::6]
| 子行业 | 原料一 | 原料二 | 原料三 | 原料四 |
|------------|-------------------|----------------|------------|----------------|
| 软饮料 | PET (-15.4%) | 纸箱(-4.2%) | 白糖(-7.8%) | 包膜(-5.6%) |
| 零食、方便面 | 棕榈油(+14.4%) | 面粉(-2.8%) | 鹤鹑蛋(-9.5%)| - |
| 调味品 | 大豆(-1.9%) | 白糖(-7.8%) | PET (-15.4%)| 玻璃 (-17.1%) |
| 啤酒 | 铝材(+8.9%) | 玻璃(-17.1%) | 大麦(-1.3%,6月)| - |
- 多数包装材料及核心原料价格同比下行,成本持续回落助力行业盈利弹性释放。
7月食品饮料行业及子板块行情表现 [page::7]
| 子板块 | 7月涨跌幅 | 超额收益 | 年初至今涨跌幅 | 超额收益 |
|--------|--------|----------|-----------|-----------|
| 食品饮料 | +0.2% | -4.5% | -21.5% | - |
| 肉制品 | +2.0% | -2.8% | -2.1% | -16.4% |
| 保健品 | -0.4% | -5.1% | +10.2% | -4.2% |
| 软饮料 | -7.3% | -12.1% | +7.1% | -7.3% |
| 零食 | -9.2% | -13.9% | +2.5% | -11.9% |
- 饮料、零食等板块短期调整明显,长期产业逻辑仍具持续性,投资机会主要在新品类、新渠道及需求稳定板块。 [page::7]
深度阅读
【银河食饮刘光意】专题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零食量贩店拓展第二增长曲线的路径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题为《【银河食饮刘光意】专题研究 | 零食量贩店拓展第二增长曲线的路径》,由刘光意撰写,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17日。报告核心聚焦于零食量贩店行业的成长策略,尤其是在第一波快速扩张后,如何寻找并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的主要论点包括:
- 国内零食量贩门店正从高速开店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头部企业通过加盟模式已实现了万店规模的全国布局。
- 第一增长阶段已基本结束,未来增长需依赖于强化消费者情绪体验与效率零售、品类优化、自有品牌发展及海外拓展。
- 通过借鉴日本和欧美折扣零售头部企业的成长路径(堂吉诃德与Trader Joe’s),总结第二增长曲线的实践路径。
- 报告还包含对相关原材料价格的基本面跟踪及短期行情回顾,并提出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该研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变化、市场增长模式及竞争格局转变等主题,分析透彻、数据详实。[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总结
报告开篇通过导读设定框架:零食量贩行业已完成“跑马圈地”的第一阶段快速扩张,未来需注重高质量增长路径;参考国际成熟市场,提出路径包括情绪与效率零售定位、品类结构优化、自有品牌建设及海外拓展。同时,简短跟踪了7月多数原料价格延续下降的态势及食品饮料板块整体的阶段调整情况。[page::0]
2. 专题研究:零食量贩店第二增长曲线路径
(一)国内零食量贩店:由高速开店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报告指出头部企业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通过极致性价比和加盟模式迅速扩张门店总数,已基本实现全国化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两家门店数量均超过1.5万家,门店增长环比虽放缓,仍保持正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显示第一阶段“跑马圈地”模式趋于饱和(详见以下图表)。[page::1]
- 图表解读: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门店数量增长趋势
图中蓝色柱状代表万辰集团门店数,褐色柱状为鸣鸣很忙门店数,两者数量均由2022年下半年数百家,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1.5万-1.7万家;门店环比增长速度(折线)从600%+急跌至10%以下,证明高速扩张难以持续,转向高质量增长必然。[page::1, 图]
该阶段的增长动力来自极致性价比和加盟扩张,但向第二增长曲线过渡需要更多基于客户满意度和持续创新的增长策略。作者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四大路径:强化情绪+效率零售定位,优化品类结构,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海外市场拓展。[page::1]
(二)海外折扣零售标杆企业分析
为指导国内零食量贩业未来发展,报告对两大典型国际折扣零售巨头进行了深刻剖析:
---
1)堂吉诃德(Don Quijote,日本)
- 经营模式与增长轨迹:
堂吉诃德以“寻宝式”购物体验著称,1997至2024年营业收入CAGR近20%,从160亿元增长至2.1万亿日元;毛利率由22.3%提升至31.6%,盈利能力显著增强。[page::2]
- 品类结构调整:
2006年起,公司逐步将产品结构从低频高价的钟表、家电类转向以食品为主的高频低价类别,尤其是零食和饮料。食品类营收占比自2006年的19.1%提升至2024年的50.7%,同期食品营收CAGR达17.3%。此转变符合消费频次和情绪零售的需求,且食品类毛利率较高,有助盈利提升。其他类别如钟表时尚、家电大幅萎缩,显示企业有意识放弃竞争激烈的辅助品类,专注高增长潜力的食品类。[page::2-3]
- 自有品牌发展历程:
2009年推出自有品牌“情热价格”,初期依靠激进价格扩大市占率,自有品牌销售收入2011-2014年CAGR高达约150%,但因早期产品缺乏特色、利润空间有限,2015-2019年销量占比下降至不足11%。2021年重新设计品牌和包装,强调“与顾客共同创造”的理念,并富有故事性和情绪化推广,推动自有品牌销售收入2021-2024年CAGR 22%,占比提升至近21%。自有品牌升级极大增强了品牌粘性与盈利能力。[page::2-3]
- 海外扩展策略:
北美市场采取收购整合战略,自2006年首进夏威夷市场后,逐步收购当地连锁,如MARUKAI, Times Supermarkets及Gelson’s,门店数增至65家,北美营收CAGR高达28.3%。亚洲市场以内生增长为主,2017年起在港澳台、东南亚开设门店,以“日本品牌专卖店”定位,2017-2024年门店从0增至45家,收入CAGR约19.4%。海外市场2024年营收占比达15.8%,较2006年大幅提升,同时海外盈利率高于国内,促进整体毛利率提升。[page::3-4]
---
2)Trader Joe’s(美国)
- 以自有品牌为核心竞争力,自有品牌占销售总数超过80%。
- 采用直接从生产商采购、绕过批发商的直采模式保证产品独特性及价格优势,高性价比构筑竞争护城河。
- 重视顾客的情感体验,门店面积小、SKU少、周转快,注重员工与顾客互动,采用漫画式传单等方式增加趣味性,门店装修富有创意,打造“寻宝”式消费体验。
- 1988-2020年期间公司收入增长约16%年复合增长率,门店数由27家增至500多家,覆盖全球40余州。[page::4]
---
3. 基本面跟踪:2025年7月原材料价格总体下行
- 报告详尽列出包装材料和原料价格变动情况,整体成本趋势有利于行业盈利弹性提升。
- 软饮料用PET瓶片、纸箱、玻璃及包膜价格同比均出现明显下行,白糖、大豆、面粉、鹌鹑蛋、猪肉等多种核心原料价格亦同比下降,唯铝材和棕榈油价格保持上涨趋势(分别上涨8.9%、14.4%)。[page::5-6]
- 图表直观展示了不同包装材料和原料价格自2019年至2025年中期的波动趋势,确认了当前多数原料处于相对低位区域,为行业盈利改善提供支撑。[page::5-6]
4. 行情跟踪与投资建议
- 2025年7月食品饮料指数整体仅微涨0.2%,表现落后于Wind全A指数,排名靠后,31个子行业中位列第28。
- 肉制品是7月唯一表现强势的子板块,涨幅2.0%,而零食板块跌幅明显,达9.2%。
- 调味品、啤酒、烘焙食品、软饮料等子板块均出现阶段性调整,显示市场资金风格切换及短期基本面预期调整的影响。[page::7]
- 投资建议强调中长期产业逻辑仍然稳健,饮料、零食等重点细分领域具备成长性。
- 建议关注新产品类与新渠道的成长型个股,选择需求稳定和竞争改善板块,同时关注第四季度餐饮端需求回暖对供应链的正面拉动。[page::7]
5. 风险提示
- 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增长。
- 行业内竞争激烈,将挑战盈利能力。
- 下游渠道变革效果未达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 食品安全风险持续需关注。[page::7-8]
---
三、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门店数(图):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门店总数飞速增长:鸣鸣很忙从约2000家增至超过1.7万,万辰集团从不足500家增至约1.5万,显示其加盟扩张强劲。但门店增长环比明显放缓,2025年一季度增速接近0,表明市场集中度提升,扩张空间趋缓,需要转型升级支持第二曲线增长。[page::1]
- 堂吉诃德收入与毛利率(Web图):
1997-2024年销售额呈指数增长趋势,毛利率同样不断提升,从22%上升至超过31%,反映其通过品类优化和自有品牌提升了毛利水平,其增长战略有效结合了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提升。[page::2]
- 品类占比变化图:
食品类比例从2006年不到20%逐步提升至超过50%,钟表时尚、家电等传统低频品类急剧回落,显示堂吉诃德针对食品类高频、低价、低试错成本的消费特性做出精准品类调整,契合其情绪+效率零售定位。[page::2]
- 自有品牌销售结构:
2009-2014年经历自有品牌快速起步阶段,后续调整期中占比较低,2021年重新定位后占比显著跃升,显示其通过情绪化营销和品牌故事塑造,成功激发消费者认同感与购买热情,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page::3]
- 海外门店扩张与营收占比图:
北美通过并购快速增加门店数和营收,亚洲则通过内生增长后发力。海外正在成为公司增长的新引擎,海外毛利率远高于国内日本市场,海外扩张不仅推动营收,也改善整体盈利状况。[page::3-4]
- 原材料价格趋势图:
从相关图表可见,主要包装材料PET、纸箱、玻璃价格均有明显下降趋势,且价格与同比变化区间较为稳定,价格下行利于包装成本优化。食品原料方面,白糖、面粉、猪肉价格加速降落,也支撑成本改善。唯棕榈油价格反弹,而铝材价格稳中有升。[page::5-6]
- 行情表现数据表:
2025年7月食品饮料整体行业涨幅为0.2%,落后于多个行业板块,旗下零食与软饮料板块明显调整。子行业月度和年初至今涨跌幅数据标明短期资金偏好变化及业绩预期调整。[page::7]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较少涉及传统估值模型的详细披露(如DCF或PE估值),更多是基于国际标杆的成长路径与经营模式解析,结合基本面和行业行情判断投资逻辑与潜力。投资建议基于对成长性、竞争格局、基本面趋势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强调关注中长期产业逻辑及个股机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列明四类主要风险:
-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及消费环境影响消费总量恢复,可能限制增长。
- 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外竞争者增加,压缩利润空间。
- 渠道变革效果不佳:下游销售渠道的变革及创新未必能带来预期效果,影响终端销售。
- 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行业固有风险,任何食品安全事件会对品牌和销售造成损害。
报告未显著详述缓解策略,但明显关注通过品牌升级、自有品牌建设、海外多元化扩张等战略,以降低单一市场和单一策略风险。[page::7-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优势:
严格数据驱动,结合国际标杆企业的深度案例分析,视角拓宽且务实,突出了零售行业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及路径。跨国比较丰富洞察,强调了自有品牌和海外市场发力的关键作用。
- 潜在不足:
报告聚焦宏观格局和战略方向,缺少对细分市场内具体公司财务健康度或运营风险的深入分析。估值与财务预测不充分,难以明确投资收益预期。此外,对渠道变革风险虽提及,但对如何应对及市场反应的细节分析稍显不足,缺乏软饮及零食行业新兴渠道(如电商直播)的探讨。
- 细节提示:
堂吉诃德和Trader Joe’s的成功均有强烈“情感营销”成分,国内零食量贩店复制需注意文化和消费者习惯差异带来的挑战。自有品牌虽是增长亮点,但品牌独特性与稳定盈利持续性的打造仍需长期投入。
---
七、结论性综合
此报告以翔实的行业数据、典型国际案例和最新市场行情为基础,清晰描绘了零食量贩行业的发展蓝图。国内企业已经完成规模铺展的第一步,即高速“跑马圈地”,未来发展将更多依赖于提升消费者体验(“情绪+效率”零售)、品类结构升级、打造强势自有品牌以及开展海外市场,形成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国际巨头堂吉诃德通过食品品类优化、自有品牌升级及北美等地区并购扩张,成功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和盈利率提升。Trader Joe’s凭借自有品牌和深度情感链接,形成差异化的高性价比护城河,并实现持续扩张。国内企业可借鉴此路径策略。
同时,当前食品饮料行业整体估值调整,原材料成本下降对盈利基本面构成支撑,投资机会存在。建议聚焦新品类、新渠道、稳定需求板块和餐饮端需求复苏等方向。
综上,报告对零食量贩行业未来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强调创新与品牌运营是核心驱动力,投资策略以精选成长性和稳定竞争格局的企业为主,风险点明确但尚可管理。[page::0-8]
---
(全文约2100字)
附——关键图表示例(索引)
- 万辰与鸣鸣门店增速图
- 堂吉诃德收入与毛利率趋势

- 堂吉诃德品类结构变化
- 堂吉诃德自有品牌销售额演进

- 堂吉诃德海外门店及营收增长
- 主要包装材料价格走势(PET、纸箱等)

- 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白糖、棕榈油等)
- 7月食品饮料子板块表现表格(涨跌幅及超额收益)详见正文。
---
以上为报告的完整专业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