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和投资效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Gao等(2021)研究,实证分析媒体报道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曝光度能减少投资不足但同时增加过度投资,且这种影响在信息不对称高和公司治理弱的公司中更明显。媒体报道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加强监督作用改善投资效率,但也通过激发CEO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尤为关键,投资和非投资相关新闻均影响投资行为,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启示。[page::0][page::5][page::10]

速读内容


媒体报道对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双重影响 [page::3]


  • 媒体覆盖度与投资不足负相关,即媒体报道多的企业投资不足程度较低。

- 媒体覆盖度与过度投资正相关,表明媒体报道可能加剧了过度投资的规模。
  • 因而媒体报道对总体投资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投资效率衡量与样本构造 [page::1][page::2]


| 指标 | 含义 | 计算方式与说明 |
|-------------|---------------------------------|------------------------------------|
| InvUnder | 投资不足程度 | 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负残差的绝对值 |
| Inv
Over | 过度投资程度 | 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正残差 |
| MediaCoverage | 媒体曝光度 | 企业新闻报道数量的自然对数加1 |
| 样本 | 2001-2018年4686家美国上市公司 | RavenPack与Compustat等数据库数据融合构建 |

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调节效应 [page::5][page::6]


  • 媒体报道减少投资不足,且该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更显著。

- 强治理特征(高Neg_Gscore、董事会独立性、四大审计)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且媒体对投资不足影响有调节作用。
  • 信息不对称和治理质量为媒体报道影响投资不足的重要调节因素。


CEO过度自信的中介效应 [page::6][page::7]


  • 媒体报道正向影响CEO过度自信指标(基于股票期权价值和净买入)。

- 过度自信的CEO促使过度投资增加,验证了媒体报道通过提升CEO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过度的机制。
  • 过度自信的中介效应在过度投资样本中尤为显著。


新闻类别与情绪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page::7][page::8]

  • 投资相关和非投资相关新闻报道均减少投资不足。

- 只有非投资相关的新闻报道显著增加过度投资,反映广泛新闻可能激发名人文化及经理人过度自信。
  • 消极与乐观新闻情绪均对投资效率表现出不同方向的调节作用。


媒体信息创造与传播功能分析 [page::9]

  • 突发新闻(首次报道)与重复新闻(持续传播)均降低投资不足。

- 仅重复新闻显著增加过度投资,凸显媒体信息传播(而非单一创造)对投资效率的核心驱动作用。

媒体报道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page::9][page::10]


| 投资类型 | 媒体报道影响系数 | 统计显著性 |
|----------|----------------|------------|
| 总投资 | 正相关 (0.0105) | 显著 |
| 资本支出 | 正相关 (0.7542
) | 显著 |
| 研发支出 | 正相关 (0.5550
) | 显著 |
| 收购支出 | 正相关 (0.2221
) | 显著 |
  • 媒体报道正向推动资本支出、研发和收购投入,支持媒体加剧过度投资的结论。


结论总结及投资政策建议 [page::10]

  • 媒体报道通过强化信息中介和监督机制,减少投资不足但增加过度投资。

- 投资者应利用媒体信息识别投资效率较高公司,政策制定者应支持媒体作为金融市场监督工具,防范对市场有害的信息过度传播。

深度阅读

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标题与概览

  • 标题:《媒体报道和投资效率》

- 作者:吴先兴(量化先行者)
  • 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3日
  • 文献来源:Gao et al. (2021),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 主题:探讨媒体报道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关键议题是媒体曝光如何影响企业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从而进而影响整体投资效率。

该报告的核心论点是,媒体曝光度作为一种信息中介和监督机制,会降低企业投资不足的风险,但可能会加剧过度投资的倾向。作者通过美国4686家公司2001-2018年间的样本数据,结合丰富的控制变量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得出媒体报道对投资效率具有双重影响的结论,强调媒体的正负面效应并存。

详细章节分析



1. 简介


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是管理者应选择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媒体作为信息中介减少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对投资项目的融资能力,进而减少投资不足。同时,媒体的监督功能能够约束管理者减少代理问题导致的低效投资。另一方面,高曝光可能诱发“名人效应”和管理者过度自信,推动过度投资。该双重路径为后续研究设计奠定了理论与实证基础。[page::0]

2. 假设设计

  • 假设1:媒体报道与投资不足呈负相关(减少投资不足)。

- 假设2a:媒体报道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减少过度投资)。
  • 假设2b(备选假设):媒体报道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增加过度投资)。


作者明确考虑了媒体报告的双向潜在影响,既作为监督又可能激发CEO过度自信。此设计矛盾体现了媒体影响投资行为的复杂性。[page::1]

3. 研究设计与样本

  • 投资效率衡量:以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基于销售增长函数回归估计)之差的残差来表示投资低效,负残差代表投资不足,正残差表示过度投资。

- 回归模型:以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为因变量,媒体报道量(对数+1处理)为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年,结合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以及包括经营波动性、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覆盖率、公司规模、市盈率、市财务健康度等全面控制变量。
  • 样本数据:使用RavenPack新闻数据(确保高相关性新闻),兼顾财务(Compustat)、股价(CRSP)、分析师(I/B/E/S)及机构持股(13f)等数据库,排除金融行业,采用winsorize处理,最终获取30281个公司年样本。[page::1, page::2]


4. 实证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 媒体报道平均水平约88篇新闻/年(对数均值4.49)。

- 投资不足平均水平为9.63%,过度投资为15.89%。
  • 单变量分析显示:高媒体曝光对应投资不足显著减少,投资过度显著增加,支持假设1和假设2b。

- 需要注意媒体报道与公司规模高度相关,规模也与投资过度负相关,故多变量回归进一步验证。[page::2, page::3]

4.2 多变量OLS回归分析(表2)

  • 媒体报道对投资不足显著负向影响(减少投资不足),支持假设1。

- 媒体报道对过度投资呈显著正向影响(加剧过度投资),支持假设2b。
  • 媒体报道对投资低效总量影响不显著,说明其正负效应相互抵消。

- 高质量公司治理(测量指标:NegGscore、机构持股比例)与分析师覆盖率均减少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符合既往文献。
  • 经营不确定性(销售和投资波动)增加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无效率提升。

- 企业生命周期变量、盈利能力、规模、增长潜力等控制变量的关系均符合经济常规和文献经验规律。[page::4]

4.3 内生性检验

  • 采用公司固定效应与工具变量法(地理距离到道琼斯分社)等,控制潜在内生性,结果依旧稳健,证明媒体报道加剧过度投资的结论有效。[page::4]


5. 调节因素和间接机制


5.1 信息不对称与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

  • 利用分析师覆盖率和财务报表透明度(OpacityDD)衡量信息不对称。

- 发现媒体报道对投资不足的减少效应在信息不对称较高的公司中更强。
  • 在治理较差的公司(低Neg_Gscore、董事会独立性低、非四大审计)媒体报道减少投资不足的影响较弱。

- 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治理和信息不对称主要调节投资不足影响机制。[page::5, page::6]

5.2 过度自信的中介效应

  • 构建CEO过度自信指标(基于CEO持有的未行使期权价值和净买入股票量)。

- 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媒体报道显著提升CEO过度自信,过度自信进而显著增加过度投资。
  • 量化显示,过度自信解释了媒体对过度投资影响的20%以上(统计显著),支持媒体通过激发CEO过度自信加剧过度投资。

- 反向,中介效应对投资不足较弱且不显著。[page::7]

6. 其他分析


6.1 新闻类别、情绪与投资效率

  • 将新闻分为与投资相关与非投资相关两类。

- 两类新闻均显著减少投资不足,说明媒体对企业全方位信息的传递均有助于优化投资。
  • 仅非投资相关新闻显著增加过度投资,体现名人文化及过度自信更多由广泛新闻推动。

- 更乐观的新闻情绪(高CSS分)减少投资不足,却增加过度投资,反映媒体情绪倾向对投资行为的复杂作用。[page::7, page::8]

6.2 信息创造与传播功能

  • 区分突发新闻(信息创造)与重复新闻(信息传播)。

- 重复新闻对减少投资不足和增加过度投资影响显著,突发新闻不显著,说明媒体信息传播(持续的关注与重复报道)是影响投资效率的关键机制。
  • 该发现强调媒体持续高频报道引起市场关注,放大投资者行为影响。[page::9]


6.3 媒体报道与投资类型水平

  • 媒体报道与企业总投资、资本支出、研发支出和收购支出均正相关。

- 收购支出的增加尤其支持了媒体促进过度投资的观点,因为收购通常代表管理层快速扩张的表现,且往往破坏收购者股东价值。
  • 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也被传媒报道促进,整体资源配置更活跃,证明媒体有激励投资扩张的作用。[page::9, page::10]


7. 结论

  • 媒体报道减少投资不足但增加过度投资,实现了对投资效率的双重影响。

- 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是调节这一影响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大和治理差的公司显示更强的媒体效应。
  • 媒体通过激发CEO过度自信而增加过度投资的负面作用显著。

- 新闻内容类别和情绪对于投资效率有显著区分,非投资相关新闻尤其加剧过度投资。
  • 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持续报道)是主要作用机制。

- 政策层面建议:支持媒体作为信息中介和金融治理机制的发展,同时重视预防误导性或夸大的新闻传播。投资者应重视媒体报道,特别是新闻情绪和广度,以优化投资决策。

图表深度解读



图1:统计描述与相关矩阵


说明样本的投资低效特征及媒体报道的分布特征。相关矩阵显示媒体报道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与过度投资正相关(单变量)。公司规模与媒体报道高度相关,需控制后续验证。[page::3]

表2:媒体报道与投资效率的OLS回归

  • 传媒报道系数对投资不足显著负向,约-0.48,T值-4.96。

- 对过度投资显著正向,约0.63,T值2.21。
  • 说明媒体报道能缓解投资不足但加剧过度投资。

- 控制变量方向均符合理论预期,如规模正向投资不足负向过度投资等。[page::4]

图3:调节效应回归结果

  • 信息不对称变量交互显著,低透明度公司媒体报道对投资不足减少效应更强。

- 公司治理良好(更强股东权利、独立董事等)减弱了媒体减少投资不足的效应。
  • 过度投资方面交互不显著,表明媒体对过度投资影响机制不同。[page::6]


图4:过度自信的中介效应

  • 媒体报道显著提升CEO过度自信(基于期权估值和股票净买入)。

- 过度自信显著正向推动过度投资,部分解释媒体验效。
  • 中介效应在投资过度中显著(Sobel测试p值0.000),不足样本中效应弱。[page::7]


图5:新闻类别与新闻情绪分析

  • 投资和非投资新闻均帮助减少投资不足,非投资新闻明显加剧过度投资。

- 新闻的乐观情绪降低投资不足,提高过度投资,凸显新闻情绪对投资决策的行为影响。
  • 揭示媒体内容结构对投资效率影响复杂多变。[page::8]


图6:信息创造与传播分析

  • 重复新闻报道降低投资不足,增大过度投资;突发新闻不显著。

- 强调持续媒体曝光引导投资行为的关键作用。[page::9]

图7:媒体报道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影响

  • 媒体报道显著提升资本支出、研发支出及收购支出。

- 其中收购支出上涨对应过度投资问题,支持媒体激励管理者过度扩张的观点。[page::10]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指出可能存在内生性风险(信息披露自选效应),通过工具变量和固定效应校正缓解。

- 媒体报道可能引发的过度自信导致资源错配风险。
  • 新闻情绪偏差(夸大、误导)加剧投资效率波动风险。

- 公司治理和信息不对称状态影响媒体作用效果,治理薄弱企业风险更大。
  • 报告建议政策制定者防范虚假新闻信息传播,维护媒体公正性。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明确指出媒体报道对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强调媒体负面监管效应(过度自信)、反映了现实投资行为的复杂性。

- 媒体报道对投资效率的总效应不显著,提示单一角度评价媒体影响不足。
  • 媒体报道与公司规模高度相关,单纯媒体效应需谨慎解读,报告通过多变量控制已较好解决。

- 关于新闻情绪与类别的区分分析,凸显了媒体研究中内容差异的重要性,但情绪得分的具体计算依赖专有模型,有一定黑箱特征。
  • 中介效应模型较大程度支持假说,但也存在统计意义边缘的情况,尤其投资不足中介路径不显著,提示未来研究空间。


结论性综合


本文基于2001-2018年4686家美股公司数据,采用严密的实证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媒体报道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可通过丰富信息和监督降低投资不足,但同时因激发CEO过度自信促使过度投资加剧,尤其收购支出明显增加。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状况调节了媒体作用强度,新闻类别和情绪也影响投资行为的方向和力度。媒体影响投资效率主要通过信息传播而非信息创造机制发挥效应。该文献对投资者利用媒体信息细化投资效率判断、政策制定者规范媒体环境等提供重要启示。整体而言,媒体作为信息中介兼具双刃剑效应,既可优化资本配置,又可能引发资源错配风险,需综合视角审慎解读[page::0-1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