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借道ETF投资创新药 基金动态报告20250815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创新药主题基金投资动态,详述16只创新药ETF规模及资金流入状况,强调资金自2025年初持续涌入创新药ETF推动指数上涨。报告分析近期权益市场表现、基金仓位变化及TMT板块绩优基金业绩。产品层面,重点介绍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快速发行和港股主题ETF净申购超千亿元等热点,为基金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市场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9][page::13]
速读内容
创新药ETF市场动态及资金流向 [page::0][page::1][page::2][page::3]

- 7月底以来,创新药板块波动加剧,多创新药指数当月涨幅超4%,港股创新药涨幅超4.9%。
- 共16只创新药ETF,二季度总规模约387亿元,创新药ETF占医药类ETF规模超25%。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最高(超130亿元),银华和汇添富创新药ETF规模均超50亿元。
- 资金流入明显,8月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流入27.11亿,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流入28.29亿。
- 创新药指数表现亮眼,港股创新药涨幅达114%,恒生创新药涨幅116%,CS创新药涨幅约30%。资金流入呈阶段性波动,高点集中在1月、6月、8月。[page::2][page::3]
权益市场整体表现及行业板块涨跌情况 [page::3][page::4]


- 本周沪深300涨2.37%,创业板指涨8.58%领涨大盘,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52%。
- 小盘成长表现优异,涨幅5.07%,大盘价值略显弱势。
- 行业方面,通信、综合金融领涨,银行、钢铁等传统行业表现落后。[page::3][page::4]
基金仓位变动及重仓行业分析 [page::4][page::5]



- 普通股票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分别86.91%及83.84%,仓位处于近一年高位。
- 偏股混合加仓大盘成长及通信行业,通信板块加仓幅度约1.8%。
- 医药生物、汽车、钢铁等部分行业仓位有小幅减持,整体仓位变动幅度较小。[page::4][page::5]
TMT及医药板块绩优基金业绩领先 [page::5][page::6][page::7]
| 赛道分类 | 基金数量 | 近1周平均回报(%) | 近1月平均回报(%) | 今年以来平均回报(%) |
|----------|-----------|--------------------|--------------------|--------------------|
| 全市场 | 2956 | 3.61 | 8.44 | 18.91 |
| TMT板块 | 442 | 6.45 | 12.86 | 22.75 |
| 医药板块 | 156 | 4.35 | 11.27 | 47.28 |
| 消费板块 | 171 | 1.40 | 4.14 | 7.99 |
- TMT板块基金本周表现耀眼,近一周平均涨幅6.45%,远超全市场平均。
- 医药板块基金今年以来涨幅显著,平均上涨47.28%。
- 业绩领先基金如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国投瑞银系列基金近一周涨幅均逾17%。
- 行业内领先基金涵盖TMT、医药、消费、制造业等多个板块,表现突出。[page::6][page::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快速发展及港股主题ETF资金动态 [page::9][page::10][page::13]
- 新型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加速,首批26只产品合计募资超258亿元,第二批产品募资规模显著提升,覆盖医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 港股主题ETF近两个月净申购额超1000亿元,富国、易方达、广发等多只产品“吸金”超百亿。
- 科创债ETF产品上市后规模迅速扩大,首批10只规模合计超1100亿元,多家基金公司筹备第二批产品。
- 资金流入港股创新药及科技ETF表现持续强劲,吸引南向资金和外资关注。[page::9][page::10][page::13]
基金行业动态及机构变动 [page::8][page::11][page::12]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逐步落地,推动浮动费率基金转常规、债基审批优化等政策。
- 南向资金净流入创新高,港股优质资产持续吸引长期配置。
- 公募自购权益类基金热情提升,2025年已超26亿元。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加强资本市场长线投资。
- 建信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管理层和基金经理调整,推动产品管理团队优化。[page::8][page::11][page::12]
新发行基金市场及产品申报情况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本周新成立基金23只,以指数型为主,募集规模累计近100亿份。
- 结束募集基金24只,主要为指数型基金。
- 本周新发行基金29只,覆盖指数型、混合型、债券型、QDII等多种类型。
- 同期产品申报活跃,共计46只基金登记申报,指数型基金占较大比例,平安、万家、鹏华等基金公司领衔申报。
- 基金管理公司注册与业务资格审批继续推进,多家新基金公司申报待审核。[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深度阅读
《资金借道ETF投资创新药——基金动态报告20250815》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资金借道ETF投资创新药——基金动态报告20250815
发布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师团队: 姚紫薇(首席分析师)、孙诗雨、刘一凡
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7日
报告主题: 本报告主要围绕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资金动态,对基金资产配置趋势、创新药ETF的发展状况、市场总体表现、新基金发行及基金经理变动等方面进行详尽追踪和分析,聚焦基金通过ETF渠道加码创新药行业的现象和趋势,揭示产业资金流向和基金产品创新情况。
核心论点与主要信息:
- 自2025年7月底起,创新药板块呈现明显波动且整体上涨态势,多只创新药指数月度涨幅均超4%。
- 大量资金选择通过ETF进入创新药板块,ETF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凈流入达数十亿元,推动相关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 创新药板块ETF资产规模及资金流入状况突出,已成为医药类ETF中占比最大的重要细分领域。
- 基金整体市场表现向好,基金仓位维持较高水平,风格趋向大盘成长及通信行业,加仓较为积极。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的发行及获批加速,带来市场活跃度提升及潜在的增量资金。
- 量化及主动管理基金中,TMT板块基金表现突出,创新药相关主题继续受到市场青睐。
- 目前基金发行节奏偏缓,新基金多聚焦指数型产品,创新药相关基金数量活跃。
该报告通过数据跟踪与动态分析,全面展现基金市场资金流向创新药产业主线的趋势及其背后的市场逻辑和管理策略,提醒投资者关注创新药行业ETF的机会与布局。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热点解读:资金借道ETF投资创新药
关键论点:
7月底以来创新药板块波动加剧,同时随着指数上涨,大量资金借道ETF买入创新药。创新药ETF数量达到16只,二季度合计规模约387亿元,占医药类ETF规模的25%,数量约占20%。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最大,超过130亿元,其次是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和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均超过50亿元。
净流入方面,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流入27.11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流入28.29亿元,其他创新药ETF也表现为净申购,推动ETF份额创新高。创新药指数涨幅普遍突出,港股创新药涨幅达114%,恒生创新药涨幅116%,CS创新药涨幅约30%。
逻辑与依据:
波动加强与资金集中流入形成互动,市场对创新药潜力持续看好。ETF作为被动投资工具,成为资金加仓创新药的主渠道。产品丰富与规模不断扩大的ETF为机构及散户提供低门槛参与创新药行业的投资渠道。资金月度流入数据显示,1月、6月、8月为资金净流入高峰期,3月和5月存在资金净流出,体现资金周期性波动特征。
[page::0,1,2]
2.2 创新药ETF产品与指数结构分析
关键数据与趋势:
- 表1列出16只创新药ETF,显示各产品名称、跟踪指数及规模。规模最大为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134.24亿元),其次是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94.73亿元)和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78.02亿元)。
- 表2统计7个创新药主题指数的ETF跟踪情况。CS创新药指数最受ETF产品青睐,7只ETF约合137亿元规模,其次是SHS创新药等指数。
- 表3披露2025年各创新药指数月净流入数据,港股创新药(CNY)和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表现最为亮眼,净流入规模及涨幅均高于其他指数。
指数构成分析(基于表4):
- 创新药主题指数在A股和港股之间的配置比例不一,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100% A股;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100%港股。
- 在医药细分领域中,Biotech(生物医药)、CXO(合同研究组织)、Pharma(制药)配置比例较高,范围从30%至58%不等,且相对较少涉猎中药、仿制药、原料药等传统领域。
-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在A股和港股的配置大约为6:4。
这些配置体现了行业内资金对创新药高科技细分领域的偏好,侧重于生物技术与创新制药业务的成长性投资机会。
[page::2,3]
2.3 市场表现及整体基金仓位情况
市场大环境:
- 20250811-15周,沪深300上涨2.37%,创业板指领涨8.58%。通信与综合金融表现强劲,银行、钢铁等传统行业表现滞后。
- 债券市场表现相对疲软,中债新综合指数下跌0.33%。
- 图2和图3分别展示代表股指和一级行业指数涨跌情况,直观反映了本周创业板及通信行业的领先表现。
基金仓位动态: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86.91%,偏股混合型基金83.84%,总体仓位处于近一年较高水平。
- 近期普通股票型仓位小幅回升,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略有下降。
- 风格偏好上偏股基金加仓大盘成长尤其通信行业,同时减持消费及周期行业。
- 行业仓位走势图显示通信行业加仓约1.8个百分点,医药生物小幅减仓。
这些数据表明市场资金整体趋于积极配置成长股,创新药作为新兴成长板块处于稳健持仓状态。
[page::3,4,5]
2.4 绩优基金表现及热点基金经理
基金表现:
- 本周全市场基金平均回报3.61%,TMT板块基金表现最佳,周涨幅6.45%。医药板块基金今年以来累计涨幅47.28%。成长风格基金表现凌驾于价值类基金,接近周涨幅5.23%。
- 表6列出近一周内表现最佳的20只基金,永赢数字经济智选(18.81%)表现最亮眼,国投瑞银多只基金紧随其后,均围绕科技、制造新能源主题。
- 表7展示按行业赛道划分的绩优基金。医药及TMT板块基金表现显著,其中东方红医疗升级近一年涨幅达84.18%,信澳业绩驱动TMT基金近一月涨幅31.23%。
逻辑及驱动因素:
突出表现基金多数投资在高科技及医药创新领域,受益于大盘成长行情及创新驱动。基金经理活跃,产品布局集中新兴产业,推动整体行业内资本运作高效。
[page::5,6,7]
3. 市场动态及产品创新
- 公募基金行业政策落地: 近期《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进多项改革,重点推行浮动费率产品转常规,债券基金审批优化,销售费率改革提速,基金信息披露和发起式基金运作要求放宽。
- 国际资金流动: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流入创新高,累计超9100亿港元,跨境ETF吸金尤为明显,涉及港股科技、创新药等热门主题。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提高长期资金直接投向资本市场的比例。
-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快速成长: 第二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基金陆续发行,募集资金规模显著增加,医药主题产品受到关注。
- 港股主题ETF资金热度上升,净申购额超过千亿元规模。
- 科创债ETF突出表现,市场规模突破1100亿元,成为债券市场“科创”细分重点。
- 海外资产配置波动显著: 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英伟达获得全球资管巨头显著加仓,体现科技资产受全球机构投资者重视。
[page::7,8,9,10,11]
4. 机构动态与基金经理变动
- 证券及基金经营机构审批方面,新基金公司博道基金申请QDII业务资格,多个基金公司正在申请设立境内外子公司。
- 建信基金招聘新副总裁刘大超,基金管理层调整释放管理信心。
- 本周基金经理变动数量较多,包括28只偏股基金经理调整,涉及多个重点基金。
- 基金经理变动集中在主动权益领域,体现基金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品业绩提升。
[page::11,12]
5. 新发市场追踪
- 本周基金成立23只,指数型基金占比超过一半,募集总规模近100亿份,创近2年较低发行热度水平。
- 图7展示过去一年基金发行规模及数量趋势,提示当前发行节奏相对平缓。
- 本周结束募集基金有24只,多为指数增强及ETF产品,如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申万菱信中证A500ETF联接等。
- 新发行基金29只,其中指数型基金最多,包含多只与创新药、科技主题相关ETF和指数增强基金。
- 申报基金总数达46只,指数型基金占主导,显示市场对指数覆盖范围与策略构建的持续需求。
[page::12,13,14,15,1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创新药流入与创新药指数走势(页3)
该图描绘了2025年各创新药主题指数的累计涨幅与资金流入情况:
- 净流入资金(蓝色柱状图)与创新药指数(多线条)呈现同步波动,资金流入与指数上涨相互促进。
- 港股创新药(CNY)、恒生创新药和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明显,体现港股市场创新药主题表现突出。
- 净流入资金波动较大,3月与5月出现资金流出,而1月、6月及8月资金大量流入,对应市场热度变化。
此图支持报告中关于资金借道ETF推动创新药板块上涨的核心论点,揭示资金流向与指数表现高度相关的内在机制。

---
图2&图3:市场代表指数及一级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页4)
- 创业板指数涨幅最高(8.58%),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小盘成长、中证1000等成长板块上涨力度均较强。
- 银行、钢铁、煤炭等周期性或价值板块表现落后。
- 行业涨跌幅显示通信、综合金融领先,传统周期行业则普遍下跌,反映市场结构性机会明显。
这反映出当前市场资金偏好成长、科技及金融板块,与基金仓位及绩优基金表现高度契合。


---
图4-6: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走势(页5)
-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整体维持85%-88%区间,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波动相对更大,最近略有下降。
- 偏股混合型基金风格方面,小盘成长仓位占比最高,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 行业配置中成长、稳定及金融占比较大,基金显著加仓通信,减少医药及传统周期行业仓位。
基金积极调整行业与风格配置,反映市场对成长及科技板块的偏好,同时仓位整体保持高位,预示资金活跃。



---
图7:近一年基金市场发行规模变化(页13)
- 基金成立数和募集规模波动明显,最近两年出现多轮高峰与低谷。
- 当前周度新发规模处于近两年中下水平,发行热度较往期有所回落。
市场新发基金节奏放缓,但仍有大量指数基金及主题基金继续申报,显示长期积累的产品储备。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显著涉及具体单只创新药ETF或基金的估值模型、目标价或行业整体估值分析,重点在资金流动和产品表现跟踪,故本部分不做深入拆解。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本身并未系统列出专门的风险因素章节,但隐含风险主要包括:
- 市场波动性风险: 创新药板块波动显著,资金流入流出节奏不均,市场波动风险较大。
- 政策风险: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措施正在推进,可能对基金运营、产品结构产生调整压力。
- 产品结构风险: 浮动费率基金、新设基金数量多,部分产品成立时间短,后续持续绩效不确定。
- 集中度风险: 创新药ETF资产主要集中于少数头部产品和指数,对板块个别龙头企业依赖较大。
- 海外市场不确定性: 加密货币等海外市场剧烈波动,以及全球资金流入变化可能影响市场情绪。
报告综合披露了行业政策及市场动态,但未提供具体风险缓释措施,需要投资者自我研判。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报告整体偏向积极解读创新药ETF市场,强调资金流入及增长潜力,较少强调板块或ETF可能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及估值泡沫风险。
- 数据时效与局限性: 多数数据来源为Wind及中信建投自行统计,可能存在统计口径差异及数据更新延迟。
- 缺少财务预测及估值细节: 报告未对创新药行业的具体财务指标及未来盈利增长进行预测,评估侧重金融市场层面动态,缺少产业经济面深度视角。
- 基金经理与个股信息略为零散: 绩优基金及经理变动数据丰富,但与创新药板块直接关联度未明确区分,难以精准捕捉创新药投资效果。
以上点均应作为投资决策参考的审慎考虑因素。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文是一份系统、详尽的中信建投证券关于2025年8月中旬中国基金行业特别关注创新药板块ETF及相关基金市场动态的研究报告。通过数据详实展开,报告揭示了以下核心洞见:
- 创新药成为资金重点配置领域,ETF成为资金进场主阵地。
- 创新药ETF规模、资金净流入均显著,市场关注度及产品丰富度攀升。
- 港股创新药指数表现出众,资金流入推高相关ETF市值及份额创新高。
- 基金整体市场上涨趋势明显,通信及TMT板块表现领先,基金仓位保持高位,偏好成长及科技方向。
- 新型基金产品创新不断推进,尤其浮动费率基金吸引大量资金。
- 市场硕果累累,但仍存在周期性调整与政策风险,投资者需关注风险管理。
结合图表,资金流入与创新药指数走势高度同步,创新药板块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基金市场整体风格及行业配置的调整也反映了市场对创新驱动及科技成长主题的认可和期待。尽管当前新基金发行热度有所回落,产业链创新基金及产品结构优化仍呈现积极态势,表明行业内长线资金布局正稳步推进。
综合来看,报告观点体现了一种积极审慎的市场态势预期,即创新药ETF及相关基金将继续是2025年下半年乃至未来市场配置的重要方向,长期看创新药产业链的成长性与潜力被市场资金广泛认可,资金借道ETF为实现投资敞口提供了高效通道。投资者应关注产品选择质量、资金流动节奏及宏观政策动态,以优化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
[page::0-19]
---
免责声明
本报告内容基于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官方研究资料,数据来源第三方,报告仅供符合资格的机构投资者参考,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