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再平衡到了什么阶段?——A股趋势与风格定量观察20220508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2年以来A股成长与价值风格的再平衡进展,结合估值差、盈利增速和市场情绪三大指标,指出成长价值风格再平衡进入下半场阶段。风格轮动模型显示短期超配大盘、价值风格,搭配稳健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量化择时模型,呈现震荡调整市场特征。中长期权益资产配置看好A股,强调小盘和价值风格的配置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择时与风格配置建议 [page::0][page::1][page::3][page::4][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成长价值风格再平衡现状 [page::0][page::1]

- 年初至今成长板块跌约-26.96%,价值板块跌-11.23%,显著风格再平衡特征明显。
- 估值角度,成长价值估值差异已从历史高点回落,当前PB估值差为2.04,处于历史70%分位数,仍有调整空间。
- 盈利增速差距显著收窄,成长板块盈利增速转负,成为短期催化剂。
- 成交占比差异回归至历史均衡区间(3%-5%),情绪方面接近均衡。
三大指标观察成长价值风格进度 [page::3]


- 估值差和盈利差的匹配度显示价值风格仍具超额收益优势,虽然收益空间缩窄。
- 成交占比显示市场情绪回归均衡。
- 盈利增速整体呈下滑趋势,创业板盈利压力更大,短期盈利下行预期对反弹形成压制。
中长期量化择时模型表现 [page::4][page::5]


| 年份 | 收益率 | 波动率 | 收益波动比 | 最大回撤 |
|-------|----------|----------|------------|-----------|
| 2006 | 111.90% | 23.23% | 4.82 | 13.99% |
| 2007 | 58.96% | 15.76% | 3.74 | 7.73% |
| ... | ... | ... | ... | ... |
| 2022 | -14.49% | 14.98% | -2.93 | 16.91% |
- 中长期择时模型2022年收益率为-14.49%,有效控制回撤,提示5月市场震荡。
- 权益资产未来三年复合年预期收益中位数约15%,整体看多A股,股债性价比优势明显。
风格轮动模型与短期择时观点 [page::6][page::7]


- 大小盘轮动模型当前建议超配大盘,成长价值轮动模型短期建议超配价值风格。
- 轮动模型近年年均超额收益7%-13%不等,表现稳健。
- 成长板块关注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价值板块重点红利低波及银行板块。
- 短期灵活择时模型维持中性偏谨慎仓位,盈利预期与风险偏好较为谨慎[page::9][page::10].
市场风险与流动性动态 [page::9][page::10]


- 流动性依旧宽松,货币利率中枢下行,PPI同比增速回落但仍维持高位。
-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海外资本回流趋势明显。
- 风险偏好指标显示信用利差缩小,风险释放,Beta离散度下降,避险行业表现分化。
- 市场赚钱效应仍低,市场趋势不强,整体维持震荡格局。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风格再平衡到了什么阶段?——A股趋势与风格定量观察20220508》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标题:风格再平衡到了什么阶段?——A股趋势与风格定量观察20220508
- 作者:王武蕾(资深量化分析师,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
- 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2年5月8日
- 主题:A股市场风格轮动,主要聚焦成长与价值风格之间的再平衡,以及市场择时与风格配置策略
- 核心论点:
- 2022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明显的成长与价值风格再平衡。
- 估值差异的历史极端、盈利增速收窄、以及风险偏好变化是本轮风格调整的主因。
- 当前成长价值风格再平衡已逐渐进入下半场,尽管空间收窄,但估值与盈利差异尚未完全消除。
- 中长期看,A股整体进入超配阶段,建议关注价值&小盘风格,短期则大盘、价值相对更优。
- 投资建议与评级:
- 中长期权益资产复合年化收益预期约为15%。
- 中长期看,价值与小盘风格值得超配。
- 短期情绪与基本面较为谨慎,仓位建议保持标配,风格择时建议偏向大盘和价值风格。
- 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假设,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模型失效风险。
整体上,作者通过多维度数据量化观察,结合估值、盈利、成交及情绪指标,细致分析成长价值间的风格轮动特征,提供了较全面的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page::0][page::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当前市场观察与风格趋势(第0-1页)
- 关键论点:
- 2022年初至今A股呈现显著的成长价值风格再平衡,具体表现为成长指数相对价值指数相对收益大幅回落(成长跌26.96%,价值跌11.23%)。
- 两大核心逻辑推动风格再平衡:
1. 历史估值差异均值回归压力明显。2021年底成长与价值指数PB差异达到3.71,创历史新高,类似2015年二季度。
2. 盈利增速差异明显收窄,尤其成长板块盈利增速低于预期甚至出现负增长,成为短期催化剂。
- 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下降(风险溢价上升)进一步加剧成长风格调整压力。
- 支撑数据与逻辑:
- 以国证成长和国证价值指数为代表,图表显示2019-2020年成长持续跑赢,2021年幅度收敛并震荡,2022年开始明显回落。
- 盈利增速与估值差异正相关,盈利差距缩小导致估值差异被压制。
- 分析:
- 风格再平衡不仅是估值驱动,同时盈利表现逐步影响投资者对未来预期调整造成风格轮动。
- 结合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成长板块面临多重压力。
2.2 估值差异与盈利差异分析(第2-3页)
- 关键论点:
- 成长价值风格估值差异自2015年以来多次达到高点,当前(2022)估值差为2.04,仍处历史70%分位,表明估值再平衡还有一定空间。
- 盈利增速差异从2021Q4起明显趋近零甚至负值,表明盈利层面成长不支持高估值。
- 盈利差与估值差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R^2=0.4),隐含当前估值差应更低约1.5,低于当前2.04。
- 成交占比差反映投资者情绪,当前成长相对价值成交占比缩水到3%-5%,约历史60%分位,显示情绪已趋于均衡。
- 综合判断,成长价值再平衡尚未结束,但空间明显收窄,将进入风格轮动的“下半场”。
- 关键图表解析:
- 图表2展示估值差(PB和PE)走势,2015与2021末为峰值,相似走势在2022年初趋于下降。
- 图表4显示盈利增速差骤降,从正值走向零区间甚至负值。
- 图表5散点图直观展示盈利差与估值差的正相关性,携带拟合线与R²值。
- 图表6示成交占比的历史波动及回归情况,验证情绪指标。
- 推断:
- 盈利差的消失是估值差异回落的核心驱动,当前估值未完全反映盈利真实状况,后续仍有调整空间。
- 成交情况显示投资者情绪调整接近尾声,回归均衡。
2.3 市场整体盈利、估值及中长期择时观点(第3-5页)
- 盈利表现与预测:
- 2021全年盈利增速约18.67%(与预期20%基本一致),2022Q1盈利增速仅3.29%,明显放缓。
- 预计2022Q2盈利增速仍承压,主要看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预期恢复时间节点。
- 不同板块盈利分化,沪深300相对稳健,创业板盈利负增长压力较大。
- 市场估值状况:
- A股市场PB中位数位于历史11%分位,整体处于低估状态。
- 估值差标准差下降但速度小于估值本身收缩幅度,说明估值的分化仍存在。
- 盈利稳定且估值偏高的价值股票,其风险溢价(ERP)接近历史顶点。
- 中长期策略及择时模型:
- 基于量化择时模型,未来三年权益资产复合收益中枢约15%。
- 相较当前债券收益率偏高的估值水平,权益资产配置优势显著,支持中长期增持A股,尤其小盘价值风格。
- 年初以来中长期择时模型收益-14.49%,显著优于市场区间基准-23.16%,表明模型能有效控制风险。
- 短期灵活择时模型仍处于中等偏低,盈利预期与风险偏好较谨慎,但流动性乐观,整体仓位建议标配。
- 金融数据与宏观环境:
- PMI指标下降,新订单与出口订单减弱,反映经济需求偏弱。
- 社会融资数据、信贷增速较快增长,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对盈利预期有正向支持。
- 货币市场宽松(MLF、LPR降息,利率下降),国内流动性较好,对股市估值有支撑。
- 但人民币汇率波动,贬值压力与全球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需警惕。
- 风险偏好与市场情绪:
- 结构性风险指标(Beta离散度)下降,信用利差收窄,说明风险偏好有所恢复。
- 但整体赚钱效应弱,短期不会对市场形成积极推动。
2.4 风格轮动模型分析(第6-7页)
- 大小盘轮动模型:
- 通过经济增长、流动性、市场情绪、政策影响四大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 当前模型建议短期超配大盘,因增长预期、指数趋势和政策均支持大盘,流动性指向不明。
- 历史上大小盘风格切换频繁,2021年以来市场趋势快速轮动。
- 大小盘轮动模型2021年收益6.12%,显著优于基准0.93%,今年以来仍保持超额收益。
- 成长价值轮动模型:
- 模型将成长价值风格驱动因素聚焦于宏观流动性(社会融资增速)和微观流动性(通胀预期与货币利率)。
- 目前宏观流动性较好,微观流动性偏紧,分别对价值和成长风格产生正反面影响。
- 短期模型评分显示成长与价值风格评分接近,稍优价值。
- 价值风格核心板块以红利、低波动及银行为主,成长风格偏向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
- 该轮动模型近年平均年化超额收益达12.88%,风险调整后表现良好。
2.5 附录及风险提示(第8-10页)
- 细致呈现了多项关键宏观指标与市场条件:
- 2022年Q2盈利增速存在下行压力(图表18)
- 市场估值偏低,PB中位数历史分位仅11%,红利指数ERP指标处于高位(图表19-20)
- PMI及其需求项显著下滑(图表21-22)
- 货币供应M2增长加快,融资格外活跃(图表23-24)
- PPI下滑速度减缓,CPI持续温和(图表25)
- 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压力(图表26)
- 货币利率偏低且趋于震荡下行(图表27-28)
- 信用利差收窄,Beta分散度下降反映风险情绪改善(图表29-30)
- 市场赚钱效应低迷,避险情绪抬头(图表31-32)
- 风险提示:
- 报告基于历史统计模型开发,存在模型失效和市场突变风险,投资者应关注市场环境变化。
2.6 分析师声明与投资评级(第11页)
- 分析师王武蕾个人简介与承诺,表明报告客观性与中立性。
- 明确了公司短期评级(6个月内股价相对于沪深300的表现分组)和长期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标准及免责声明,确保投资者了解报告性质与责任界限。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成长价值风格相对收益):显示2019-2022年成长指数明显跑赢价值指数,2021年后开始趋势趋缓,2022年初出现显著回落,体现风格剧烈再平衡。灰线(成长/价值比)由高走低,反映成长优势消退。[page::1]
- 图表2(估值差历史走势):PB与PE估值差均呈周期性变化,2021年底值到达历史峰值约3.7,随2022开始快速下滑,显示估值泡沫阶段性收敛。[page::2]
- 图表3(估值差分位数):分位数高达近90-100%,2022年降至约70%,表明估值差缩小,但仍未回归历史平均水平。[page::2]
- 图表4(盈利增速差走势):盈利增速差从2019年前后负值逐渐回升至2021年高点,2022年初骤降至0以下,显示盈利支撑不足。[page::2]
- 图表5(盈利差 vs 估值差散点图):体现盈利差和估值差正相关,当前点略高于拟合线,提示估值可能偏高。R^2=0.4表相关性较强。[page::3]
- 图表6(成交占比差额):近年来成长成交占比较价值回落,2022年回归较为均衡区间,反映投资者情绪趋于理性。[page::3]
- 图表7、8(中期量化择时模型数据):显示该择时模型长周期净值增长远超市场基准,波动与回撤受控,2022年表现仍低于历史均值,但优于整体市场。[page::4]
- 图表9、10、11(短期灵活择时数据):短期择时模型收益波动较大,2022年评分居中,设计了动态仓位建议,模型对风险和流动性敏感。[page::5]
- 图表12、13(大小盘与成长价值轮动模型框架):框架明确影响因素,突出宏观及微观流动性对风格轮动的驱动逻辑。[page::6]
- 图表14-17(轮动策略跟踪与统计):展现策略净值增长优异,超额收益显著,信息比与年化收益均较好,反映模型绩效稳定。[page::7]
- 图表18-32(附录宏观与市场情绪指标):
- 盈利加速下滑压力明显(18)
- 估值偏低,价值股ERP极高(19-20)
- PMI及需求项大幅下滑(21-22)
- 信贷M2货币宽松(23-24)
- PPI回落放缓,CPI底部盘整(25)
- 汇率贬值压力明显(26)
- 货币市场利率平稳及下降趋势(27-28)
- 信用利差收窄,市场风险情绪修复(29-30)
- 市场赚钱效应弱,避险情绪抬升(31-32)[page::7-10]
综上,图表精确支撑了报告文本中“成长价值风格估值差异缩小,盈利差距趋近零,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环境复杂”的论点。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重点观察A股成长与价值风格间估值差异,评估主要基于:
- 市净率PB和市盈率PE的中位数差异:反映成长与价值指数估值差,均值回归假设为估值波动重要约束。
- 盈利增速差:结合估值差异评估合理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
- 目标估值差异推算:当前盈利差零甚至负值隐含合理估值差约1.5,低于当前值2.04。
上述方法体现了对估值的动态调整,强调估值应与盈利能力匹配,且结合历史数据和统计回归模型提出估值趋势。
未使用传统DCF或收益贴现等原始估值模型,而是以风格指数估值间相对差异预测为主,适合宏观风格配置。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失效风险:择时和风格轮动模型基于历史统计规律,有前提假设,可能因市场环境剧变而失效。
- 宏观经济风险:经济增速放缓,PMI等指标持续下行,对盈利构成压力。
- 通胀与货币政策风险:油价上涨带动外部通胀压力,但国内PPI、CPI走势温和,政策调整空间有限。
- 资本流动性和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与资本流动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
- 市场情绪与盈利不确定性:盈利预期尚不稳定,市场赚钱效应和风险偏好波动较大。
- 地缘政治与外部冲击(隐含风险,没有明示):全球加息环境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忽视。
报告对风险有较为充分的识别,但未提出具体的对应缓解措施,投资者需持续跟踪宏观数据与模型反馈。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模型依赖历史规律,在宏观政策、疫情等不确定性增大的当前,模型的有效性可能受到挑战。
- 报告对成长价值多数基于估值和盈利差的量化视角,可能忽略了政策指导、行业结构性变化等因素。
- 盈利数据反映带一定时滞,短期盈利负增长可能是周期性或结构性问题,后续需观察复苏力度。
- 对流动性解释较为乐观,实际货币环境对股市影响复杂,人民币汇率波动隐含不确定性较大。
- 风格划分主要依托指数表现,内部板块和主题投资风格的多元化趋势可能弱化该类模型适用性。
- 报告短期仓位建议保守,反映风险管控意识,但风格轮动逻辑仍强调价值、小盘优先,可能与部分市场实际超调后的反弹行情存在差异。
整体保持较为客观和谨慎立场,反映了复杂多变的市场面貌和多因素影响。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定量模型和多维宏观微观指标监测,详细揭示了2022年A股市场成长与价值风格间的调整进展,核心发现包括:
- 风格再平衡由估值极端差异和盈利差缩窄双重因素驱动,成长风格的估值泡沫因盈利不及预期而逐步修正,价值风格估值优势明显。
- 估值与盈利匹配趋势表明再平衡未结束,但调整空间显著缩窄,成交占比回归均衡,显示情绪趋稳,未来行情进入风格更迭的“下半场”。
- 宏观经济压力下盈利增速承压,信贷流动性和稳增长政策正逐渐发挥作用,较宽松的货币环境短期支撑股市估值,但需警惕汇率和外部资本流向带来的不确定性。
- 量化择时模型显示中长期权益资产配置优势明显,建议投资者中长期持续超配价值和小盘风格,短期风格择时偏向大盘和价值,仓位维持标配为宜。
- 多模型轮动策略有效捕捉市场风格转换,历年均实现正超额收益,强调结合经济增长、流动性、市场情绪和政策多角度决策。
- 风险点主要包括模型假设失效、盈利下滑超预期、货币及汇率波动、市场情绪反复等,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及政策动态。
通过丰富的数据图表(如成长价值收益、估值差历史、盈利增速差走势、成交占比、择时模型净值与收益统计、宏观指标等)全方位支撑了报告论点,显示报告方法科学、结论合理,适合中长期资产配置及策略调整参考。
---
免责声明
以上分析基于用户提供的招商证券《风格再平衡到了什么阶段?——A股趋势与风格定量观察20220508》全文,所有结论均依托报告内容,不含主观市场预测或评论。全部观点及数据引用均附带对应页码,方便溯源。
---
参考页码溯源
- [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