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调整的公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公告说明因易方达科创50ETF基金除息,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于2025年10月17日对该ETF相关期权所有未到期合约进行调整,包括行权价格、合约单位等的调整,并重新挂牌新的期权合约。同时提醒投资者做好备兑开仓准备及对应调整事项,确保交易结算顺利进行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调整安排 [page::0]
- 合约交易代码第12位由"M"调整为"A",行权价格和合约单位按规定公式调整。
- 具体行权价格和合约单位调整表详见公告,体现了因除息导致的价格与单位比例调整。
新合约挂牌与投资者提示 [page::0][page::1]
- 2025年10月17日将挂牌新的期权合约,包含四个到期月份,认购与认沽共72个合约。
- 重要提示包括备兑开仓需按调整后合约单位提交足额股票,未补足备兑证券将面临强行平仓风险。
- 调整后合约若持仓为零,将于后续工作日摘牌,提醒机构和投资者及时关注。[page::1]
深度阅读
关于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调整公告的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关于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调整的公告
发布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内容涉及10月17日具体调整措施
主题:针对“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科创板50ETF,证券代码“588080”)进行除息(分红)后的期权合约调整措施
---
本公告的核心信息在于向市场参与者说明:由于科创板50ETF于2025年10月17日发生除息事件,根据相关交易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相关期权合约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期权的价值和交易惯例保持合理及连贯。公告明确了调整的范围、具体方案,包括合约交易代码、行权价格与合约单位的调整、合约的重新挂牌安排,以及对投资者备兑开仓的风险提醒。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未到期合约的调整安排”章节
该章节详细说明了如何调整除息后未到期的科创板50ETF期权合约:
- 合约交易代码的调整:将代码第12位的字母由“M”调整为“A”,其他部分不变,意味着新老合约能区分。
- 合约简称与行权价格调整:行权价格将依据除息因素调整,并在合约简称中加入标志符号“A”,确保交易标的清晰。
- 行权价格与合约单位调整的计算:期权的行权价格和标的合约单位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十三条的公式进行调整。这是标准做法,以反映除息导致基金净值的变动,避免除息对期权价值的影响造成套利或不公平对待。
具体调整细节见下表:
| 序号 | 原行权价格 | 调整后行权价格 | 原合约单位 | 调整后合约单位 |
|---|---|---|---|---|
| 1 | 0.8 | 0.792 | 10000 | 10097 |
| 2 | 0.85 | 0.842 | 10000 | 10097 |
| 3 | 0.9 | 0.891 | 10000 | 10097 |
| 4 | 0.95 | 0.941 | 10000 | 10097 |
| 5 | 1.0 | 0.99 | 10000 | 10097 |
| 6 | 1.05 | 1.04 | 10000 | 10097 |
| 7 | 1.1 | 1.089 | 10000 | 10097 |
| ... | ... | ... | ... | ... |
| 21 | 1.8 | 1.783 | 10000 | 10097 |
分析:
- 稍微下降的行权价格反映了除息后的基金净值下降,导致行权价格需要相应下调,以保持期权内含价值的平衡。
- 合约单位的提升(从10000升至10097)表示期权单位标的份额增加,符合“价量结合调整”的原则,防止持仓标的量因除息而缩水。
- 行权价格调整和合约单位调整相辅相成,确保交易公允性。
合约前结算价的调整也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七十三条相应调整,避免除息产生不合理的结算价格波动。
---
2.2 “重新挂牌新的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章节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于除息当日(2025年10月17日)开始:
- 针对除息后的科创板50ETF推出新的期权合约,覆盖2025年10月、11月、12月及2026年3月4个到期月份。
- 行权价格设计包含1个平值、4个实值、4个虚值,共9个行权价水平。
- 同时,含认购、认沽两种期权类型,总计72个合约合计挂牌。
解读:
- 新合约的设计综合考虑了期权行权价的多样性,为交易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易选择。
- 重新挂牌将清楚划分调整后的期权和除息前的旧期权,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风险管理。
- 明确划分不同到期月份,方便投资者根据时间偏好灵活操作。
---
2.3 “特别提醒事项”章节
公告对市场参与者做出具体风险提示,包含:
- 调整后的期权合约条款生效:所有未到期的期权合约将实行调整后的规则。
- 备兑开仓需调整:多次强调投资者在10月17日根据调整后的合约单位,备兑开仓必须提交充足的标的证券。
- 持仓备兑证券不足将被强行平仓:中国结算将在日终核查各账户备兑证券锁定情况,对于不足部分,要求补仓或平仓,逾期不处理则强制执行,维护市场稳定。
- 调整后合约无新到期月份加挂,持仓为零的合约将被摘牌。
这些细节提示体现了期权市场规范运作和风险控制的严格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3. 图表深度解读
表格:行权价格与合约单位调整表
该表清晰列举了除息调整前后对应行权价与合约单位变化,呈现如下关键信息:
- 行权价格均等比例下调,以反映基金净值下降。
- 合约单位从10000份增加至10097份,一定程度上补偿基金单位数量调整,保持合约整体价值稳定。
- 调整率基本一致,约为原数值的99.2%(例如0.8调至0.792,10000调至10097合约单位相对应市场规则)。
该表结构完整,数据准确,符合除息调整期权合约的典型做法,帮助投资者理解持仓和交易数量的调整。

---
4. 估值分析
本公告核心并非投资估值研究报告,而是对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的交易机制调整公告,因此不包含估值模型、价格预测、现金流折现分析或市盈率估值。
但公告调整机制反映了市场对标的资产(科创板50ETF)除息影响的公允和科学处理办法,确保期权价格不会因除息事件而失真,间接体现了期权定价模型中对于现金分红(除息)因素的合理纳入。
---
5. 风险因素评估
公告中隐含的风险点及其应对如下:
- 除息导致的标的价格波动风险:通过调整行权价格及合约单位,实现对除息价差的中和,有效避免因除息引起的套利和不公平交易。
- 备兑开仓风险:未按调整后要求补足备兑证券的投资者,面临强制平仓风险,说明市场机制强制风险管理。
- 持仓和合约调整风险:调整后不再对旧合约加挂新到期月份,且零持仓合约将摘牌,减少市场“僵尸”合约,维护市场流动性和价格连续性。
公告未具体说明各风险发生概率,但安排的交易规则和结算执行机制体现了高度的风险监管和动态风险缓解机制。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公告文本完整且规范,整体逻辑清晰,内容符合期权市场交易规则的惯例。
- 少量表格中出现乱码(如“1.15 信”、“38:A4 1.585”),可能为排版或数据转录错误,应为标准数字;此处需提醒投资者以官方准确数据为准,避免误读。
- 本次调整仅涵盖交易代码变更及数量价格调整,未提及任何策略建议或市场判断,体现公告的中立性。
- 没有披露调整计算公式的详细数学表达,但引用了交易规则的相关条款,表明规则依据法规规范,建议投资者查阅对应规则文档以深入理解计算方法。
---
7. 结论性综合
此次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合约调整公告》核心目的是合理反映2025年10月17日科创板50ETF除息对相关期权合约的影响,确保期权市场的公平、高效和稳定运行。
通过:
- 调整未到期期权合约的交易代码区分新旧合约;
- 依照交易规则计算调整符合定价机制的行权价格和合约单位;
- 重新挂牌除息后新的期权合约,覆盖不同到期日和行权价组合;
- 严格备兑开仓操作风险提示和结算锁定机制;
公告有效抑制了因除息导致的价差套利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期权市场规范化发展。
其中,附带的调整表格深入揭示了行权价及合约单位的精确变化比例,指明了除息如何影响合约的价值结构及交易规模,避免了除息对期权价值的非预期冲击。
整体来看,该公告内容详实、规范,信息充足,为持仓及潜在交易者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操作指引和风险提示,符合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中除息事件后的期权合约调整标准。投资者和机构应高度注意调整细节并及时调整仓位及备兑策略,以规避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交易和结算风险。
---
溯源引用:
- 行权价格与合约单位调整,合约代码变更细节说明:[page::0]
- 重新挂牌新合约安排及备兑开仓风险提示详细内容:[page::0][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