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军工】中航沈飞(600760.SH)2025年中报点评:合同负债较年初大增,内装外贸双轮驱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点评中航沈飞2025年中报,营收同比下降32.35%,合同负债同比大增113.47%。公司推进“研、造、修”一体化生产力,重点发展复材和钛合金产业,受益于歼-35隐身战机内装及外贸需求。未来三年EPS呈稳步上升趋势,维持“买入-A”评级,提示列装及交付风险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中报主要财务数据及业绩表现 [page::0][page::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28亿元,同比下降32.35%。

- 归母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下降29.78%;扣非后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下降32.38%。
  • 负债总额445.60亿元,同比增长44.60%;货币资金达到153.53亿元,同比增长84.72%。

- 应收账款186.07亿元,增加31.99%;存货115.15亿元,增加59.46%。
  • 合同负债较年初大幅上涨113.47%,反映未来订单增长势头。


财务预测及估值指标 [page::1][page::2]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 (百万元) | 46248 | 42837 | 47247 | 50851 | 54181 |
| 净利润 (百万元) | 3007 | 3394 | 4088 | 4673 | 5227 |
| EPS (元) | 1.06 | 1.20 | 1.44 | 1.65 | 1.84 |
| PE (倍) | 60.5 | 53.6 | 44.5 | 38.9 | 34.8 |
| 毛利率 (%) | 10.9 | 12.5 | 12.9 | 13.4 | 13.9 |
  • 预计2025-2027年EPS逐年提升,2025年PE为44.5倍,估值逐渐合理化。

- 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提升趋势,反映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公司产业与业务驱动展望 [page::0]

  • 公司推进“研、造、修”一体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建设,年底预期相关产线试运行提升制造能力。

- 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产业化持续推进,生产能力扩充,产业布局优化。
  • 推动内装和外贸双轮驱动发展,歼-35隐身战机及歼-16、歼-15系列维持高景气和持续需求。

- 业绩短期波动主要受产品配套交付进度及结构调整影响。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维持“买入-A”评级,基于未来三年盈利稳健增长的预期。

- 主要风险包括主力机型列装及生产交付低于预期,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深度阅读

【山西证券】中航沈飞(600760.SH)2025年中报及未来展望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中航沈飞(600760.SH)2025年中报点评:合同负债较年初大增,内装外贸双轮驱动》

作者及机构
骆志伟、李通,山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28日 08:52,上海

主题
聚焦航空装备制造行业,核心为中航沈飞2025年上半年财报及未来展望。

核心论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反映短期业绩波动,主要源于产品配套交付进度和产品结构调整。

-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达到年初的两倍以上,预示未来业务订单强劲。
  • 公司发展方向聚焦“研、造、修”一体化,配合生产线搬迁及复合材料、钛合金产业布局,具备产能与技术提升。

- 飞机主力机型(歼-16、歼-15和新一代隐身战机歼-35)需求强劲,支撑公司内装和外贸双增长动力。
  • 维持“买入-A”评级并给出未来三年较为乐观的盈利预期和合理估值。


主要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4元、1.65元、1.84元,对应PE分别为44.5、38.9和34.8,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包括主力机型列装不及预期及生产交付延迟 [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事件描述(业绩现状)



中航沈飞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6.28亿元,同比减少32.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减少29.78%;扣非后净利润下降32.38%。负债总额高达445.60亿元,同比增长44.60%;现金类资产增长显著,货币资金153.53亿元,同比增长84.72%;应收账款和存货也分别增长32%和59%,显示出部分存货积压和资金占用的压力。

分析: 该季度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反映了短期运营压力及调整期的阵痛,但货币资金和合同负债同时快速攀升表明有充足的资金积累与订单储备,隐含未来业绩复苏潜力。[page::0]

2. 事件点评(公司经营策略和趋势)



公司经历产品结构调整和交付节奏影响,导致营收下降,但合同负债大增突破100%,预示大量订单在手等待释放。局部搬迁的生产线预计年底贯通并试运行,促进制造能力和科研实力同步提升。复合材料及钛合金产业化持续推进,有利于公司战略性材料的产能扩充和技术升级。此外,重点机型歼-16、歼-35和歼-15的持续需求构成公司未来双动力(内装与外贸)增长的根基。

分析: 通过产线搬迁及新材料扩产,公司在技术和生产层面实现升级,同时面向主力机型的订单支撑确保中长期的行业景气度,公司定位清晰,符合航空装备制造业循环周期特点。[page::0]

3.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 投资逻辑: 依托显著的下游飞机需求及公司产能技术升级,预计未来三年业绩稳健增长,实现EPS逐年上升,估值水平逐渐合理化。

- 风险因素: 主力机型列装及投产不及预期、生产和交付节奏迟缓均可能对业绩形成压力,需重点关注。[page::0]

---

三、图表数据及财务预测解读



1. 营业收入及利润预测(2023-2027年) [page::1]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6,248 | 42,837 | 47,247 | 50,851 | 54,181 |
| 同比增长率(%) | 11.2 | -7.4 | 10.3 | 7.6 | 6.5 |
| 净利润(百万元) | 3,007 | 3,394 | 4,088 | 4,673 | 5,227 |
| 同比增长率(%) | 30.5 | 12.9 | 20.4 | 14.3 | 11.9 |
| 毛利率(%) | 10.9 | 12.5 | 12.9 | 13.4 | 13.9 |
| EPS(元) | 1.06 | 1.20 | 1.44 | 1.65 | 1.84 |
| ROE(%) | 18.5 | 17.9 | 15.5 | 15.6 | 15.3 |
| PE倍数 | 60.5 | 53.6 | 44.5 | 38.9 | 34.8 |
| P/B倍数 | 12.1 | 10.7 | 7.4 | 6.5 | 5.6 |
| 净利率(%) | 6.5 | 7.9 | 8.7 | 9.2 | 9.6 |

解读与趋势
预测显示公司将于2025年起恢复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约10%-20%,毛利率逐步提升至近14%,ROE稳定在15%左右,PE和P/B倍数回落,显示估值逐步合理化。净利率持续提升反映盈利能力增强。[page::1]

---

2.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结构分析 [page::2]



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预计由2023年的约554.66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86.35亿元。

- 流动资产稳步增长,特别是现金及等价物大幅累计,有助缓冲近期营运压力。
  • 存货、应收账款增加反映生产节奏和资金占用上升。

- 负债合计约46.9亿元(2025年预测),负债率由2023年的70.7%下降至2027年约60.2%,显示负债结构改善,财务风险下降。

利润表
  • 营业收入与前表一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逐年增长。

- 毛利率小幅提升,反映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
  • 研发费用逐步增加,支持公司技术升级。

- 财务费用维持较低负值,有利于利润表现。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在2023、2024年为负,2025年预计转正,标志着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回稳。


总结
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善及现金流回暖,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研发和产能投入也说明公司注重创新与产能升级。[page::2]

---

四、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解读要点


  • 收入与利润趋势表(图表1) 清晰展示了2023-2027年的财务基本面,展示先有波动后续稳步上扬,符合航空制造行业周期性特点,反映公司调结构后的复苏动力。

-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表(图表2) 折射公司资产流动性增强和负债率改善,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现金流趋势从负转正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 估值指标走势 PE和P/B回落显示市场对公司未来预期更加理性,价值逐渐反映公司的成长潜力。


图表与文字论述相辅相成,强化了合同负债增加对未来业绩预期正面的验证,以及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升级和扩产的坚定信心。[page::1, page::2]

---

五、估值分析



报告采用了基于未来三年EPS预测的市盈率法估值。以2025至2027年分别1.44、1.65和1.84元的摊薄EPS为基础,配合当前64.19元的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4.5、38.9和34.8倍。估值中包含对公司未来业绩复苏和成长性的信心,随着净利润增长和风险消化,估值预期将进一步向合理区间靠近。

尚未明确提及DCF或EV/EBITDA等多层次估值框架,但市盈率法对行业成熟度较高的航空制造企业而言,通常能较好反映市场对未来现金流的期待。未来估值的关键驱动变量包括收入恢复、主力机型列装进度及执行能力。[page::0, page::1]

---

六、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提示两大主要风险:
  • 主力机型列装不及预期:作为公司营收大头,若核心机型歼-16、歼-35等新飞机投产及列装进度延后,将严重影响收入。

- 生产交付不及预期:生产线搬迁和新材产业化均存在实施难度,产能释放若滞后,将影响订单兑现和现金流表现。

报告未具体量化风险发生概率,但通过提示风险点,打开了后续关注公司的关键运营指标的窗口。[page::0]

---

七、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业绩波动显著:2025年中报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说明公司短期交付节奏紧张,仓储和应收账款大增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需持续关注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 估值空间仍较高:当前PE相较于行业平均偏高,隐含市场对未来成长预期较强,若机型交付不及预期,则估值回调风险存在。
  • 报告对风险提示较为简略:未详细说明缓解措施或具体概率,建议投资者独立评估行业环境及政策风险。

- 财务数据披露细节不够统一:部分资产负债表数据“三连写”格式较为混乱,影响理解与准确引用。

需要谨慎看待目前盈利预测的乐观性,持续观察后续财务现金流和合同执行情况的实际兑现。[page::0, page::2]

---

八、结论性综合



山西证券针对中航沈飞2025年中报发布的深度点评显示,尽管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明显波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减少逾30%,但合同负债激增一倍以上,隐含了订单和未来交付的较高确定性。公司通过生产线搬迁和新材料产业化扩容,实现科技和产能的全面升级,配合我国空军以歼-16和新一代隐身战机歼-35为代表的主力机型的持续高需求,构筑了未来成长的双轮驱动力。

预测数据和图表体现公司从2025年起业绩开始恢复并渐次提升,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稳步改善,净资产回报率维持中高水平,估值指标逐步理性化,整体投资价值呈现积极态势。报告维持“买入-A”评级,预示对公司中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然而,短期财务结构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警示一定的资金压力风险,且高度依赖关键机型按计划列装及交付。投资者需关注实际执行中的风险点及公司应对策略,综合权衡风险与潜在回报。

图表揭示的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改善趋势与财务指标的动态调整,为判断公司未来经营稳定性和估值合理性提供了有力佐证。总体而言,该报告在全面披露财务表现的基础上,战略逻辑与财务预测均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深入且可信的参考框架。[page::0, page::1, page::2]

---

参考图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