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mestic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y in Israel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论文基于以色列2004-2019年银行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与国内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不同信贷领域(住房、企业和消费信贷)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住房相关的宏观审慎措施有效抑制了住房信贷增长,但引致企业信贷替代性增长,导致总信贷增速变化不显著。货币政策收紧显著压缩住房和消费信贷增长,仅在全球金融危机前显著。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交互,对消费信贷有扩张作用。[page::0][page::2][page::23][page::24][page::31][page::33]
速读内容
以色列经济和金融背景 [page::5][page::6][page::7]



- 以色列住房价格自2007年以来翻倍,价格涨幅在国际上属于异常。
- 银行业高度集中,七大银行掌控99.6%市场,且风险管理保守。[page::5][page::6][page::7]
以色列银行信贷结构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page::8][page::9][page::11][page::19]


- 住房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比例显著上升;企业信贷比例下滑。
- 宏观审慎政策分为住房、资本充足率及信用集中度三类,主要针对减缓住房信贷风险及金融系统稳定。[page::8][page::9][page::11][page::19]
主要量化估计方法及变量说明 [page::16][page::17][page::18][page::20]


- 利用以色列七大银行季度信贷数据,结合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和宏观审慎政策虚拟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信贷增长动态。
- 货币政策意外基于实际利率变动与专业预期差异计算,外部冲击纳入美联储及欧央行利率变化。[page::16][page::17][page::18][page::20]
住房信贷估计结果及政策机制分析 [page::23][page::24]

- 住房宏观审慎政策显著降低住房信贷增长(滞后生效),同时刺激企业信贷作为替代。
- 货币政策收紧在金融危机前压抑住房信贷,危机后效应减弱。
- 住房信贷分解显示宏审政策对类别信贷贡献显著,但相互替代导致总信贷影响较小。[page::23][page::24]
企业与消费信贷动态及政策影响 [page::25][page::26][page::27][page::28][page::29]

- 一般宏审政策降低企业信贷增长,住房宏审政策有正向替代效应,浓缩类指标无显著效应。
- 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在危机后出现正向促进,消费信贷受政策影响不显著,变化解释度较低。
- 总信贷受各类宏审政策抑制与替代效应交织,整体无显著净效应,货币政策影响局限于金融危机前。[page::25][page::26][page::27][page::28][page::29]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交互效应及稳健性分析 [page::30][page::31][page::32][page::33]
- 宏审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交互效应,尤其是在消费信贷与总信贷中显现;货币政策宽松时,住房宏审政策刺激消费信贷上升。
- 多重稳健性测试确认主要结论不变,包括综合指标与交互项,及利率相对大小调整。
- 外部货币政策信号主要作为预测指标,影响本地货币政策预期,间接影响本地信贷市场。[page::30][page::31][page::32][page::33]
深度阅读
《以色列国内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互动关系研究》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mestic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y in Israel》
作者:Jonathan Benchimol等
发布机构:2022年7月,发表于《Economic Modelling》
主题:聚焦以色列2004-2019年间宏观审慎政策(MaP)与国内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尤其是对住房、商业和消费信贷的差异化作用及其相互作用。
核心论点:
- 宏观审慎政策主要调节信贷成分,尤其有效抑制住房信贷增长,但对总信贷增长无明显影响,因存在信贷部门间替代效应。
- 宽松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在全球金融危机(GFC)之前推动信贷增长,特别是当与住房市场的宏观审慎措施交互时,促进消费信贷增长。
- 货币政策与非住房宏观审慎措施的联动加强了总信贷扩张。
- 以色列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较强,宏观审慎措施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
此项分析有助理解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共同作用于银行信贷结构,有助政策制定者审慎调控。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与研究背景(第2页至第4页)
报告指出,以色列房价自2008年以来大幅上涨,住房信贷同步增长。为防范金融体系风险,银行层面实施了一系列宏观审慎政策。报告细致考察了不同信贷类型(住房、商业、消费)对宏观审慎措施和货币政策的反应。
论据:
- 住房信贷MaP措施有效抑制住房贷款,但此类政策促使商业信贷增长(替代效应)。
- 一些通用MaP措施(资本适足度等)对商业信贷有滞后影响,银行调整资本结构需时间。
- 货币政策松紧对信贷的影响因时间段不同而变,GFC前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住房和消费信贷。
- 国外政策利率变动通过信号效果影响国内信贷。
理论关联和文献评述(第3-4页)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动效果不一:有研究发现两者相辅相成,也有指出存在权衡。基于DSGE模型和实证研究,本报告补充以色列具体案例。
2.2 经济与政策背景(第5-11页)
宏观经济环境
以色列经济自2000年以来保持较稳定增长,GFC影响温和。经济达到较低且稳定的通胀水平,货币政策总体宽松(图1)[page::5]。
住房市场
经历1990年代移民潮后,住房市场供不应求,且供应弹性低(建设审批周期长达13年),导致房价大幅上涨(2007-2019年间上涨逾130%,图2、3)[page::6][page::7]。住宅供应侧响应缓慢,政府出台多项供需调控措施,包括首次购房者补贴和投资者税收限制。
银行业
银行业高度集中,七大银行占99.6%市场份额,风险管理严格,GFC中表现坚实(图4)[page::8]。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贷款逐渐替代银行在企业和消费信贷中的部分份额。
货币政策
自2003年实施灵活通胀目标制,利率逐年下降,GFC 后以色列基准利率降至0.1%(图6)[page::10]。货币政策同时通过汇率管理和资产购买辅助实施。
宏观审慎政策(MaP)(第11-15页)
MaP措施分为三类:
- 住房市场措施:关注贷款价值比(LTV)和还款收入比(PTI)限制、风险权重提升以及资本缓冲,旨在降低住房贷款风险和银行暴露(详见表1、12页)[page::11][page::13]。
2. 一般资本要求措施:基于巴塞尔协议,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14-15页)[page::14][page::15]。
- 集中度限制措施:限制大型客户贷款敞口,鼓励贷款分散化(15页)。
MaP措施大多数在GFC后实施,住房市场措施最频繁(表2,20页)[page::20]。
3. 数据与变量(第15-20页)
主要数据为以色列七大银行季度信贷数据,细分为住房、商业和消费信贷。资本充足率差距数据、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基于专业预期与实际利率差异计算)也是关键变量。外币政策意外冲击(美国、欧元区)亦纳入控制。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失业率、实际工资、住房价格和商业GDP增速。样本期为2004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共441期数据[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4. 估计方法与结果剖析(第21页起)
采用加权面板估计,允许跨银行异方差及横截面相关。模型包括宏观审慎指标(分三类)、国内外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及交互项,控制宏观和银行特征变量。估计逐信贷类别展开(住房、商业、消费及总信贷)。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第5页) - 以色列及全球GDP增长率比较
显示以色列经济受GFC影响较轻,2009年后恢复到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经济表现介于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之间。支持以色列宏观经济稳定的背景论述[page::5]。
图2(第6页) – 以色列住房开工数量与房价变动
房价(右轴)2007年后连续攀升,年增速在多数时间超过10%,而住房开工(左轴)反应缓慢甚至有所下降,凸显供应弹性不足的问题[page::6]。
图3(第7页) – 以色列及多国房价指数对比
以2007年为基准,显示以色列房价远超多数发达国家涨幅,达到近两倍,有明显过热迹象[page::7]。
图4(第8页) - 银行消费和商业信贷市场占有率
显示银行对消费信贷和商业信贷市场的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商业信贷,反映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兴起分流了银行信贷需求[page::8]。
图5a, 5b(第9页) - 以色列银行信贷余额及信贷/GDP比率
住房信贷余额快速增长,商业信贷余额波动,下图显示住宅信贷/GDP比例持续上涨至约17%,商业信贷比例逐步下滑近至47%,显示住房信贷对经济影响不断增强[page::9]。
图6(第10页) – 以色列、美国及欧元区基准利率
以色列基准利率大幅下降且自2015年稳定于最低水平,与全球宽松货币政策保持同步,反映全球低利率环境影响[page::10]。
图7(第17页) - 市场与专家预测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对比
两种货币政策意外测度高度相关,采用专家预测法保证样本长度,确保货币政策意外测度可靠[page::17]。
图8(第18页) - 以色列、美国及欧元区货币政策意外冲击时序
显示美国的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幅度最大,欧元区较小,美国政策变化更多,相关系数适中,辅以分析国际货币政策对以色列的间接影响[page::18]。
图9(第22页) – 宏观审慎措施累计示意
住房市场MaP措施自2009年以来累计增加明显;一般和集中类MaP政策起伏较小,反映不同政策节奏和对银行行为的影响时滞[page::22]。
表3-6(第23-29页) – 各类信贷的计量回归结果
- 住房信贷(表3):住房MaP措施显著抑制住房信贷增长,集中度措施则有种替代效应推动住房信贷,货币政策仅GFC前影响显著[page::23]。
- 商业信贷(表4):一般MaP措施对商业信贷有抑制作用,住房MaP措施引发一定替代增加商业信贷,货币政策对商业信贷影响后GFC后有所增强[page::25]。
- 消费信贷(表5):MaP措施对消费信贷影响不显著,仅货币政策松紧对其有所影响,且存在货币政策与住房MaP的交互作用,指示二者可能为替代信贷来源[page::27]。
- 总信贷(表6):MaP政策总体对总信贷无显著抑制,因不同类别信贷间替代结果抵消,货币政策在GFC前起作用,交互项表明宽松货币政策配合住房MaP可促进总信贷增长[page::28]。
图10(第24页)与图11(第30页) – 信贷增长动态分解
- 图10显示各因素对住房信贷增长的贡献,住房MaP措施自2011年起显著抑制住房信贷增长,货币政策与宏观因子共同推动信用扩张[page::24]。
- 图11揭示总信贷动态中,宏观审慎政策向住房和商业信贷分部施加的约束通过信贷替代效应而被部分抵消,货币政策和其与MaP互动的贡献幅度有限[page::30]。
表7(第31页) – MaP政策效果总结
住房MaP有效抑制住房信贷、促进商业信贷;一般MaP和集中度MaP对信贷类别异向影响明显;与货币政策交互作用影响显著,表明两者政策协同效应复杂[page::31]。
表8(第32页)及附录表3a-6a(第36-39页)-稳健性检验
- 合并MaP措施指标或剔除部分无效指标不改变主要结论。
- 利用欧元区货币政策作为外部冲击的替代变量,结果依然稳健。
- 使用相对利率意外变量稳健性检验,结果大体保持,交互项有时失去显著性[page::32][page::36][page::39]。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实证研究,未涉及传统估值模型(DCF、P/E倍数等)。其“估值部分”主要是对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下银行信贷行为的定量估计和政策效果评估。使用面板回归方法测试不同政策影响信贷增长率的程度和显著性,分析政策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输入包括:
- 宏观审慎政策分组指标(住房、一般、集中)及其累积效应
- 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国内及国外)
- 交互指标
- 宏观控制变量(失业率、实际工资、GDP、房价)
- 银行特征变量(资本充足率差距等)
敏感性检验通过不同指标合成、计量方法调整、外部冲击替代测度等实现,检验模型可靠性。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专设风险评估章节,但从全文可归纳以下可能影响研究结论和政策效果的风险因素:
- 替代与溢出效应复杂难测:MaP措施在不同信贷部门间存在替代现象,导致总信贷增长反应弱,政策目标实现效果受到抵消风险。
- 时滞与调整成本:银行资本调整、信贷组合结构调整存在时滞,政策影响慢显现,政策反馈循环保守,短期效果受限。
- 模型估计局限:估计依赖假定的累积时间窗和分组设定,可能忽视异质性和非线性效应。
- 外部冲击测度不完全:虽引入美国、欧元区货币冲击,但其他国际因素及非量化冲击影响难以囊括。
- 宏观经济波动与其他政策因素:未完全控制财政、结构性调控政策,宏观经济变量未涵盖全部可能驱动因素。
报告虽对稳健性进行检验,但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影响结论的普适性和政策实施效果的精准性。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效果不均衡: 住房MaP政策较为明确抑制住房信贷,带来商业信贷增长替代,但消费信贷响应较弱且不稳定,体现各信贷部门政策敏感度差异大。
- 货币政策效果时变: 货币政策在GFC之前表现有效,之后影响减弱,反映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或政策传导机制受阻。
- 交互作用复杂且解读尚有分歧: 货币政策与MaP政策间的联动效应结果不一,有强化也有抵消,提示未来研究需细化政策时机与工具组合分析。
- 计量模型局限: 累积时窗设定及假定等权重政策影响简化现实复杂性,此外,消费信贷估计解释力低,可能因数据或模型未能捕捉其全部特征。
- 外部冲击测度不足: 以色列虽为小型开放经济,外部政策冲击的测度(如仅用美国与欧元区利率意外)可能不足反映全部国际影响。
- 文中数据截断: 部分政策或市场结构近年重大变动未充分覆盖,影响结论的时效性。
---
7. 结论性综合
本文通过细致的面板估计分析,系统评估了以色列2004-2019年间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展现了三类宏观审慎政策(住房、一般资本要求、集中度限制)与货币政策意外冲击及其交互对信贷各组成部分(住房、商业、消费)及总信用的差异化效应。
- 宏观审慎政策对住房信贷起重要调节作用,显著抑制住房信贷增长,符合政策设计初衷。
- 住房MaP政策带来商业信贷增长的替代效应,且一般MaP政策主要通过限制资本风险敞口减少商业信贷增速。
- 消费信贷对MaP政策响应模糊,但存在货币政策和住房MaP政策交互效应,暗示替代性存在。
- 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明显且主要在GFC前,后期政策影响减弱,配合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复杂互动。
- 总体而言,MaP政策影响银行总信贷不足显著,因不同信贷部门的替代效应相互抵消。
- 宏观经济基本面及银行资本充足情况也是影响信贷增长的重要力量。
图表(如图10和11)清晰揭示了政策措施和宏观因素对信贷动态的贡献份额,佐证了实证结论。
稳健性检验和替代理论测度进一步确认结果的可靠性,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严谨。
本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共同影响银行信贷尤其是住房信贷结构提供了实证依据,对于以色列等小型开放经济体设计综合金融稳定政策具备重要参考价值。
---
引用记录:[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page::26],[page::27],[page::28],[page::29],[page::30],[page::31],[page::32],[page::33],[page::34],[page::36],[page::37],[page::38],[page::39]
---
如果需要,我可以进一步拆解具体回归系数含义或进行个别图表的更细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