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 宏观拐点: 2020 股票产品策略应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了2020年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认为一季度经济走弱,货币+财政政策宽松大概率落地。A股全年大涨概率低,波动率上升,行业配置重点关注医疗、科技和基建。推荐股票组合一季度用期权对冲,下半年可用股指期货对冲,并重点推介期权备兑策略作为当年增强收益的有效工具 [page::0][page::4][page::8][page::9]
速读内容
宏观经济与疫情冲击分析 [page::3][page::4][page::5]

- 中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降速周期,GDP增速已从此前高点下滑至约6%并持续回落。
- 2003年SARS发生时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疫情冲击较小;此次疫情发生在经济下行周期,冲击更为严重。

- 疫情新增病例尚未见明显拐点,2月底和3月底为防控关键,复工推迟和疫情反复风险将对经济恢复形成压力。
- 大量中小企业现金流紧张,复工难度大,短期内经济冲击明显且持续时间不确定。
A股市场前瞻与波动预期 [page::7][page::8]

- 预计2020年一季度A股指数趋势向下,二季度或有反弹,但全年大涨概率低,市场呈宽幅震荡。
- 科创板注册制推进可能抽走部分资金,影响主板资金面。

- 50ETF期权VIX指数显示波动率起步上升,预计2020年波动率回升至20-30区间,市场波动性加大。
- 宽幅震荡为市场“新常态”,风险与机会并存。
股票产品策略建议 [page::8][page::9]

- A股配置建议:布局疫情受益行业(医疗、制药)、受影响较小的科技互联网行业及宽松政策下受益的基建和银行。
- 对冲策略:推荐一季度用股指期权对冲大幅下跌风险,后续根据行情考虑股指期货对冲;期权适合短期大跌保护,期货适合长期对冲成本控制。
- 历史对冲效果显示期权在震荡及下跌市场中表现良好。
期权备兑策略增强收益分析 [page::9][page::10]


- 期权备兑策略表现稳定,非择时情况下卖出虚值6%看涨期权年化收益约5.5%;择时情况下卖出虚值2%看涨期权年化收益约8.2%。
- 该策略在2015、2018、2019年均表现良好,2017年行情强上涨年表现相对不佳,2020年震荡至下跌行情预计有较好适用性。
- 期权备兑策略为股票产品在波动市中的重要收益增强工具。
结论与风险提示 [page::11]
- 2020年市场大涨概率小,波动性大,需关注结构性机会与风险控制。
- 推荐医疗、科技、基建、银行等行业配置,结合期权对冲与备兑策略避免跌幅风险并尝试收益增强。
- 风险提示:极端市场环境可能严重影响模型表现,历史数据不保证未来业绩,投资需谨慎。
深度阅读
深度剖析报告:疫情冲击与宏观拐点下2020年中国A股策略应对
---
1. 元数据与总体概览
- 报告标题: 疫情冲击、宏观拐点:2020股票产品策略应对
- 作者及发布机构: 李晓辉(资深分析师,金融工程)、谢圣(分析师,金融工程),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7日
- 主题: 结合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拐点,展望中国2020年经济形势及A股走势,提出应对策略,重点分析股票产品的配置、对冲及增强收益建议。
- 核心论点及传达内容:
- 疫情导致2020年一季度经济大幅下行,货币与财政双宽松政策几成定局。
- A股全年大涨概率低,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波动率显著上升。
- 针对大盘不确定性,推荐分阶段股指期权与期货对冲方案,并重点关注受益疫情和宽松政策的相关行业。
- 期权备兑策略在震荡甚至下跌行情中的增强收益效应强烈,适合作为2020年的主要增强策略。
整体报告立足宏观经济周期与疫情双重视角,逻辑清晰,分析严密,具备较高的时效性和实操指导意义[page::0,3,1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与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 关键论点: 疫情冲击应放到中国经济长期转型降速大背景下理解,当前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回顾改革开放40年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资本K、劳动L、全要素生产率TFP),指出前期主要依赖资本和劳动力扩张,目前人口红利消退,技术和制度改革(TFP)成为长期增长关键。
- 推理依据: 中国“世界工厂”竞争优势来自低廉劳动力成本和技术引进,但这些优势及资本引进已趋消耗殆尽,未来增长依赖技术及体制创新。长期来看,不必过度担忧,中国人力资本潜力仍然雄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备基础。
- 数据及图表:
- 图表1展示GDP不变价当季同比增长率数据(时间跨度约2001年到2019年末),显示经济增长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尤其2011年以来持续回落,至2019接近6%。表明经济已进入降速且未触底状态。
- 分析意义: 历史数据体现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周期,加之疫情冲击,会加深一季度经济弱势。强调当前经济周期已不同于2003年SARS时期的经济繁荣,疫情影响更为严重且深远[page::3,4]。
2.2 疫情冲击与宏观经济影响
- 疫情进展与影响: 截至报告时2月6日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曲线(图表2)显示新增确诊、疑似病例波动上扬。
- 关键时间节点:
- 2月底:若湖北外地区无法实现大规模复工,约34%的中小企业难以存活超过1个月,67.1%企业存续2个月,疫情拖延将引发明显企业倒闭压力。
- 3月底:复工若仍未完全恢复,将对中小企业造成央挺冲击,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速。
- 经济冲击力度: 预计2月生产已受重创,2月下旬复工推迟概率大,疫情控制拐点不明确,导致一季度经济下跌成为必然。
- 宽松政策预判: 一季度经济下滑明显,2020年三大目标(经济增长、就业、民生保障等)压力大,货币政策(已见大量流动性投放、利率下调预期)和财政政策(基建和医疗投资等)双重宽松几成定局。
- 相关行业提振: 财政刺激重点将包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对钢铁、水泥等大宗商品需求构成支撑。
图表3通过2003年SARS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反映疫情对消费的显著冲击。根据报告分析,目前疫情新冠传染性更强,经济下行基调加重冲击程度,2003经验仅具有局部参考意义[page::5,6]。
2.3 A股2020前瞻及市场波动性
- 大盘走势预期:
- 一季度受宏观经济下滑拖累,股指下跌较为确定。
- 二季度起得益于双宽松政策可能启动反弹,但整体全年仍难现大幅上涨,预计3000点附近或为震荡密集区。
- 科创板注册制改革也会引导部分资金转移,限制主板上升空间。
- 历史参考: SARS时期上证指数走势(图表4)显示疫情期间4月出现较大跌幅,随后反弹,但未构筑稳健上涨趋势,当前疫情影响或更显著,预示未来宽幅震荡格局。
- 波动率变化:
- 50ETF期权VIX指数(图表5)显示,2020年1月起波动率开始明显上升,从2019年的历史低位10附近逐步涨至20-30的区间,反映市场不确定性快速积聚。
- 预计未来大盘将迎来“新常态”宽幅震荡,频繁出现急涨急跌行情,波动率波动自身亦加剧。
此部分反映投资者需要应对更高的市场风险与波动,配置及对冲策略需与此共振[page::7,8]。
2.4 股票产品策略及应对建议
2.4.1 A股配置建议
- 总体见解: 2020全年大盘大涨概率低,转而强化行业和结构性机会配置。
- 重点行业:
1. 受疫情正向影响行业: 医疗、制药、远程办公。
2. 抗疫影响较小行业: 部分科技、互联网公司。
3. 双宽松政策受益行业: 基建类、银行等。
此攻守结合的分配策略使投资组合具备抗风险能力和业绩增长动力。
2.4.2 股票产品对冲建议
- 择时推荐策略:
- 一季度使用股指期权对冲较为合适,期权对冲虽成本稍高,但兼备保护与潜在反弹参与优势。
- 整体2020年若需完全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则使用股指期货对冲成本较低,但会放弃上涨潜力。
- 历史模拟支持: 图表6展示沪深300股指期权采用96领式组合对冲历史表现,验证期权对冲在不同市场阶段的有效性。
- 策略逻辑: 期权适合防御短期大跌风险,保持弹性;期货适合长期稳健下跌风险隔离。
2.4.3 股票产品增强收益策略
- 推荐备兑策略: 期权备兑开仓在2015、2018、2019年表现良好,年化收益在5.5%-8.2%之间,适用于震荡或下跌行情,风险相对较低。
- 策略表现: 图表7和图表8展示备兑策略在不同虚值期权(OTM)上的择时表现,体现其稳定收益潜力,尤其在震荡下跌期效果明显优于纯股行情。
- 2020应用展望: 鉴于今年大盘震荡下跌概率高且连续上涨少,备兑策略或为增强收益的重要工具。
该策略兼顾稳健收益和风险控制,适合当前市场环境。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GDP不变价当季同比增长率(2001-2019)
- 展示内容: 描绘中国季度GDP同比增速的历史趋势。
- 趋势分析: 从2010年代初期的10%以上逐年下跌至2019年的7%左右,且无明显反弹趋势。
- 图表支撑点: 佐证经济正处于结构性减速期和下行周期,为疫情影响的加重提供背景。
- 溯源及局限: 数据来源Wind,客观反映宏观经济状况,受多种经济变量影响,单一指标不涵盖周期中所有因素[page::4]。
图表2:全国新冠病毒疫情新增趋势图(截至2020-2-6)
- 展示内容: 累计确诊与疑似病例每日新增数量变化。
- 关键走势: 疑似病例曲线多次出现峰值,确认病例逐步上升但增速有波动。
- 数据解读: 疫情尚未稳定,防控难度大,反映后续复工及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
- 图表与文本对接: 支撑报告对复工推迟、经济受创的判断,并强化政策宽松呼声。
文章来源国家卫健委[page::5]。
图表3:2003年SARS疫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影响
- 展示内容: SARS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变化,明显4-6月下降。
- 趋势分析: 在SARS高峰期零售显著下滑,疫情冲击明显。
- 关联文本解读: 对比疫情对消费的即时负面影响,说明新冠疫情可能造成更大冲击。
- 局限: 2003经济环境与2020不同,2003正处经济上行期,参考价值有限[page::6]。
图表4:2003年SARS疫情对上证综指的冲击
- 内容描述: 2003年3-7月上证指数走势,4月内指数自1630跌至约1480,随后有反弹。
- 趋势解读: 疫情与股市关联明显,且出现短期大幅下跌及反弹,随后市况继续疲软。
- 文本联系: 支持报告判断2020年市场或呈宽幅震荡,阶段性反弹后仍有下行风险。
- 数据含义: 历史参考,不等同于2020走势,但展示疫情对市场的冲击路径。
数据来源Wind[page::7]。
图表5:50ETF期权VIX指数(2015-2020)
- 内容展示: 历史VIX波动率指数走势及最新短期波动率急升。
- 趋势解读: 2020初VIX快速跳升至20-30区间,明显高于2019年末约10点历史低位,表明市场风险预期显著提升。
- 文本关联: 显示市场宽幅震荡和不确定性增加,需配置相应的波动性管理工具。
- 局限说明: VIX是对未来30天预期波动率的反映,极限情况下波动率易受市场情绪短期剧烈影响[page::8]。
图表6:沪深300股指期权96领式对冲组合历史表现
- 内容说明: 期权对冲策略历史价值曲线,显示该策略能有效限制股票组合下跌风险。
- 趋势含义: 期权对冲均衡了风险和收益,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效用。
- 文本支持: 增强了报告对期权短期冲击防御作用的论断。
- 数据局限: 基于历史数据模拟,未来实际表现可能受市场结构等多因素影响[page::9]。
图表7和8:50ETF期权备兑策略策略表现及增强收益部分(2015-2019)
- 展示内容: 期权备兑策略的累计表现曲线与年化增强收益,分别体现不同OTM(虚值程度)的择时效果。
- 趋势剖析: 备兑策略整体优于纯ETF持有,择时提升明显,且OTM 2%附近策略表现最佳,年化15%左右回报潜力。
- 联系文本: 明确支持备兑策略在下跌震荡行情中的有效性及2015、2018、2019良好表现,预测2020适用性强。
- 局限性: 历史回测不等同未来走势,需关注期权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成本。
数据来源东证衍生品研究院[page::10]。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具体标的公司估值,核心着眼于宏观形势和市场策略,并侧重金融衍生品(期权、期货)策略的操作性建议,估值侧分析不在其讨论范围。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极端市场环境影响: 报告特别提醒极端环境可能导致模型失效,收益出现严重波动或亏损。
- 历史数据局限: 所有模型均基于历史数据计算,未来事件发展可能与历史不同,模型预测存在固有不确定性。
- 市场不确定风险: 疫情防控成败、经济政策实施力度及全球地缘政治等均存不确定性。
- 流动性及执行风险: 期权及期货对冲及增强策略需注意市场流动性变化及交易成本。
- 缓解措施: 研究员建议多维度对冲组合资产,择时应用不同衍生品工具以缓冲风险。
风险提示部分诚实反映模型与策略的适用边界,增强报告的透明度与专业性[page::0,11]。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及假设:
- 报告强烈看好货币与财政双宽松政策必成定局,现实中政策执行力度与时点存在变数,过度依赖宽松政策预期或使预测偏乐观。
- 对疫情控制的时间节点预判存在较大不确定,最终疫情远短于或长于期望都会影响预期准确性。
- 内部逻辑一致性: 报告结构紧凑,数据与结论呼应,未见明显矛盾。
- 细微差别: 关于期权备兑策略在不同行情中的表现,虽历史数据支持,但市场波动结构改变可能影响策略表现,投资者需密切监控策略适用环境的演变。
- 建议关注流动性风险和模型对极端事件的敏感性。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严谨的宏观经济周期理论框架,结合新冠疫情冲击最新数据和历史SARS时期经验,科学预判2020年中国经济及A股走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投资策略指导。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 宏观经济及疫情冲击核心观点: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降速和经济下行周期,新冠疫情为经济边际增长带来重大拖累,一季度经济必然下滑,疫情防控关键时点集中在2月底与3月底。后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实现双宽松,重点扶持医疗和基建领域,支撑经济回暖。
- A股市场走势判断: 2020年全年大涨概率低,市场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波动率显著提升,历史经验显示疫情冲击令市场出现急跌及反弹,整体市场情绪不稳,注册制改革和政策方向也影响资金流态势。
- 股票配置与策略建议:
1.行业配置重点放在受益疫情的医疗、科技及宽松政策利好领域。
2.一季度强烈建议使用股指期权对冲短期大跌风险,全年风险对冲则推荐股指期货。
3.期权备兑策略因其在震荡与下跌市中的稳定收益优势,是2020年增强收益的主力策略。
- 风险评估与执行警示: 极端环境可能使模型失真,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流动性风险需重点关注,投资者应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
综上,报告结合详实数据(GDP增长趋势、疫情新增病例曲线、历史疫情经济影响、VIX波动水平、期权对冲及备兑策略回测数据)与专业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的2020年A股策略蓝图,为投资者提供具有高度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操作参考[page::0-11]。
---
图表预览
图表1:GDP不变价(当季同比)

图表2:全国新冠病毒疫情新增趋势图(截至2020-2-6)

图表3:2003年SARS疫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的冲击

图表4:2003年SARS疫情对上证综指的冲击

图表5:50ETF期权VIX指数走势(截至2020-2-6)

图表6:沪深300股指期权96领式对冲组合历史对冲效果模拟

图表7:50ETF期权备兑策略择时不同OTM下的策略表现(2015-3-26至2019-12-31)

图表8:50ETF期权备兑策略择时不同OTM下的增强收益部分表现(2015-3-26至2019-12-31)

---
此报告条分缕析,数据与逻辑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出专业的金融工程视角与实战参考价值,投资者和机构均可据此调整2020年策略以更好适应疫情带来的新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