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泰金工 | 上半年债券ETF成吸金主力品种 ETF智投系列研究之十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上半年我国ETF市场规模扩容近5800亿元,达4.3万亿元,债券ETF和港股ETF成为吸金主力。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科创板、港股及主题赛道ETF,债券型ETF规模增长超过2000亿元。热门ETF中,交易型ETF份额受行情波动影响较大,配置型ETF则偏向稳定增长。管理费率整体趋于降低,部分ETF调整为0.15%费率以提升竞争力。本报告基于详实数据分析了ETF的数量、规模、资金流向与基金公司表现,指出债券ETF未来仍是发力重点。[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速读内容


2025年上半年ETF市场规模扩展及结构变化 [page::0][page::1][page::2]


  • 2025年6月底ETF总数达1209只,规模达4.3万亿元,同比2024年底增长近5800亿元。

- 股票型ETF占比75%,规模达到3.23万亿元,股票型ETF数量由893只增至1055只。
  • 债券ETF数量虽小,仅29只,但规模迅速增长,规模提升超过2000亿元,占新增规模36%。


各类ETF数量及规模占比及市场份额变化 [page::2]




  • 股票型ETF数量和规模持续主导市场,债券型基金成长迅猛,国际(QDII)基金规模次之。

- 股票型ETF和债券ETF分别贡献了市场新增规模的42%和36%。

2025H1 ETF规模增长前20及热点主题ETF表现 [page::2][page::3]


| 证券代码 | 基金简称 | 管理费(%) | 跟踪指数名称 | 6月30日规模(亿元) | 规模增长(亿元) |
|--------------|--------------------------|------------|------------------------|------------------|----------------|
| 510330.SH | 华夏沪深300ETF | 0.15 | 沪深300 | 1967 | 327 |
| 518880.SH | 华安黄金ETF | 0.50 | SGE黄金9999 | 598 | 311 |
| 159792.SZ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 0.50 | 港股通互联网 | 479 | 257 |
| 511070.SH |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 | 0.15 | 沪做市公司债 | 216 | 216 |
| 562500.SH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 0.50 | 机器人 | 144 | 103 |
| 159819.SZ |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 | 0.15 | CS人工智能 | 165 | 80 |
  • 9只债券ETF入榜规模增长前20,7只为新发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超1200亿。

- 港股科技、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军工主题ETF表现突出,市场关注度高。
  • 细分主题与板块ETF竞争激烈,募集规模虽大,但后续规模增长受限。


主要基金公司ETF规模与新发情况 [page::3][page::4][page::5]


| 基金公司 | 2025H1 ETF数量 | 2025H1 ETF规模(亿元) | 半年规模增长(亿元) |
|-------------|-----------------|---------------------|---------------------|
| 华夏基金 | 104 | 7513 | 928 |
| 易方达基金 | 92 | 6654 | 647 |
| 富国基金 | 68 | 1818 | 514 |
| 海富通基金 | 9 | 958 | 440 |
  • 华夏、易方达、富国为非货币ETF规模增长前三,海富通尽管ETF数量少但依靠债券ETF表现突出。

- 富国和华夏基金新发ETF数量较多,主攻科创板和港股ETF,华夏新发债券ETF规模贡献显著。
  • 多家基金公司新发ETF覆盖科创、现金流、港股及医药、人工智能等主题。


新发ETF募集及管理费率变化情况 [page::5][page::6]


| 板块 | 新发ETF数量 | 募集规模(亿元) | 6月30日规模(亿元) |
|------------|--------------|-----------------|-------------------|
| 科创板 | 44 | 327 | 238 |
| 红利现金流 | 29 | 168 | 117 |
| 港股 | 18 | 95 | 115 |
| 其他行业/主题 | 医药8只 (34亿), 人工智能9只 (22亿)等 |
  • 多只ETF将管理费从0.50%降至0.15%,提升竞争力,共有9只ETF在2025上半年降费。

- 股票型ETF管理费主要集中在0.50%,但0.15%费率ETF数量有明显增加。

份额变化与市场行情的关系分析 [page::7][page::8]







  • 交易型ETF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国防军工份额增长依赖行情催化,高点会有止盈赎回。

- 配置型ETF如港股红利、港股科技ETF份额波动较小,具备一定中长期配置价值。
  • 港股创新药ETF存在份额差异,QDII基金因资金限制影响部分ETF规模表现。


深度阅读

华泰金工 | 2025年上半年中国ETF市场详尽分析报告解读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华泰金工 | 上半年债券ETF成吸金主力品种 ETF智投系列研究之十二

- 作者:林晓明、张泽等
  • 发布机构:华泰证券金融工程团队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7日
  • 研究对象:国内ETF市场全景,特别聚焦2025年上半年债券ETF和港股ETF的市场表现、规模扩张、基金发行及份额变化等

- 主题:2025年上半年国内ETF市场扩容态势,核心吸金品种解析(债券ETF、港股ETF),基金公司布局热点赛道,费率调整及ETF份额变化与市场行情之间的对应分析。

核心论点
  • 2025年上半年国内ETF市场新增规模约5800亿元,其中债券ETF贡献约超2000亿元,港股ETF贡献股票型ETF增长的接近一半规模。

-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科创板、港股、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非货币类ETF管理费有显著下降趋势。
  • 交易型ETF尤其是科技、机器人等板块份额受行情影响明显,而配置型ETF如港股科技、港股红利的份额更稳健。

- 部分ETF在市场不同时期的份额波动与其基金类型(如QDII与否)及投资限制有关。

此报告主要传达了上半年ETF市场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债券型与港股ETF的突出表现,与基金管理费趋势和基金公司布局策略紧密关联,且ETF份额变化呈现出因市场行情与产品属性分化的特点。[page::0,1]

---

二、逐节详解



2.1 国内ETF市场整体规模及结构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ETF数量达1209只,总规模约4.3万亿元人民币。

- 2025上半年新增加规模近5800亿元,股票型规模3.23万亿元,占据总规模75%,但增量中债券ETF贡献占比显著,达36%,规模增长超过2000亿元。[page::0,1]
  • 股票型ETF数量较2024年底增加162只,从893增至1055只,债券型ETF增加8只,规模方面债券ETF从21只升至29只。[page::2]

- 港股ETF作为股票ETF内重要板块,数量增加19只,规模增长约1201亿元,份额增长344亿份,显示港股ETF扩容也很迅速。[page::2]

表格与图表说明:
  • 图表1显示2005年至2025H1国内ETF各类别(股票、QDII、货币市场、另类投资、债券)的规模增量,2025H1规模跃升明显,特别是债券基金与股票基金。

- 图表2-4详细展示ETF分类数量、规模占比及规模增长占比,数据清晰表明债券ETF规模增长占比大,股票型占比最高但贡献的相对集中。[page::1,2]

2.2 热点ETF及规模增长分析


  • 规模增长明显的ETF中,债券ETF表现抢眼,规模增长前20的ETF里9只为债券类,且7只为2025年新发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当期规模超过1200亿元。

- 股票型前列ETF为沪深300、黄金ETF和港股互联网科技类ETF,反映市场热点、宽基及避险兼备。
  • 港股互联网科技ETF表现突出,如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幅超257亿元,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增长152亿元。[page::2,3]

- A股宽基ETF如沪深300、上证50及主题行业ETF(机器人、人工智能、军工等)均有显著规模增量,机器人ETF规模增长超100亿元。[page::3,4]

2.3 基金公司发行及布局动态


  • 华夏基金(104只ETF,6月底规模7513亿,上半年规模增928亿元)、易方达基金(92只ETF,上半年增647亿)、富国基金(68只ETF,增514亿)为规模增长主力。

- 海富通基金虽ETF数量较少(9只),依托3只债券ETF规模增幅达到440亿元,体现债券ETF重要的市场地位。
  • 新发ETF主要集中在科创板、现金流、港股领域,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行业主题ETF竞争激烈,但募集后多数ETF规模出现下降,表明短期内同质化产品规模分流现象明显。

- 多家公司推出管理费率下降的新ETF,特别是股票型ETF大多还保持0.5%管理费,但已有29只债券ETF管理费降至0.15%,部分热门股票ETF管理费由0.5%降至0.15%,显示费率竞争加剧。[page::4,5,6]

2.4 ETF份额变化与市场行情关系解读


  • 交易型ETF(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国防军工ETF)份额增减明显与市场行情密切关联,行情上涨期间份额扩张,高点时投资者止盈导致份额回落。

- 配置型ETF(如港股科技、港股红利ETF)份额较为稳定,市场波动时赎回压力较小,中长期配置需求明显。[page::0,6,7,8]
  • 港股创新药ETF存在QDII与非QDII的差异:非QDII基金份额持续增长,QDII基金份额波动且部分阶段有所回落,反映机构投资者对QDII产品限制的影响。[page::0,7,8]

- 图表15-20分别展示了科技ETF、创新药ETF、红利ETF、机器人ETF、人工智能ETF及军工ETF的ETF份额和对应指数走势的比较,图中红框标示市场高点及份额波动节点,充分体现市场行情对交易型ETF份额的重要影响。[page::7,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4(第1-2页):显示2005年至2025H1期间ETF分类数量及规模变化轨迹。2025H1,股票型数量从893增至1055只,债券型ETF从21只升至29只,规模占比中股票型仍占75%,但债券ETF规模占比达到9%且增长速度显著。图表4显示,规模增量中债券基金增长约36%份额,股票基金42%。这一揭示债券ETF正在成为吸金主力。

- 图表5(第2页):港股ETF数量和规模变化,显示港股ETF2024年末数量142只,2025年中161只,规模由3117亿增至4319亿元,份额增长344亿份,展现港股ETF快速成长。
  • 图表6(第3页)TOP20规模增长ETF列表,显示华夏沪深300ETF、华安黄金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尤为突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集中于2025年新发,管理费降至0.15%,规模增长极快。

- 图表7-8(第3-4页) 端详港股ETF与非港股ETF规模增长标的,港股科技和互联网ETF显著增长,A股宽基与主题类机器人、人工智能ETF增长点突出。
  • 图表9-10(第4-5页)显示基金公司非货ETF规模增长和新发ETF数量,华夏、易方达、富国主导市场,海富通聚焦债券ETF表现尤为抢眼。

- 图表11(第6页)新发ETF主题和板块分布,科创板44只,募集327亿最高,医药主题8只,募集34亿,人工智能9只,募集22亿,显示行业和主题ETF竞争激烈。
  • 图表12-13(第6页) 管理费率分布及降费ETF列表,股票型ETF主流管理费0.5%,但已有271只ETF降至0.15%,7家公司9只ETF降费反映成本竞争加剧。

- 图表14-20(第7-8页)热点ETF份额及对应指数走势,清晰展现市场行情与ETF份额紧密联系,尤其是交易型主题ETF在高点份额回落,配置型ETF相对稳定。

综上,图表均支持报告对ETF市场扩容主要来自债券ETF和港股ETF、主题ETF市场情绪影响基金规模波动的论断。[page::1-8]

---

四、估值分析



报告聚焦于市场规模、结构和流动性分析,目前未涉及具体估值模型(如DCF及市盈率等)或基金净值预期预测,不包含目标价或评级,因此不含估值框架分析内容。[page::0-9]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特别指出:
  • 本研究不构成具体基金产品或个股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关注指数编制公司、基金公司的最新官方披露信息。

- 投资者应关注市场行情波动、基金产品募集后规模变化、同质化竞争和费率调整带来的影响风险。
  • 部分产品如QDII基金可能因外部资金限制产生份额缩水风险。

- 交易型ETF的份额受市场行情高点投资者止盈赎回影响较大,存在流动性波动风险。

报告强调需保持对市场趋势和官方信息披露的持续关注,谨防产品溢出风险和盲目跟风风险。[page::9]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多以数据和图表佐证观点,较为客观,但基金公司新发ETF募集后“普遍规模下降”的表述可能指同质化竞争导致规模分流,这一现象未来可能影响部分新产品的长期表现,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差异化及持续吸引力。

- 关于港股创新药ETF份额变化,QDII基金限制给部分产品带来流动性劣势,但报告未深入探讨机构资金结构及海外监管因素,相关影响视角较为单一。
  • 报告多次强调费率降低趋势,对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水平带来的长期影响未作深度分析,后续可关注低费率下产品持续竞争力。

- 对债券ETF的吸金优势强调明显,未充分探讨潜在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及宏观政策调整对债券ETF规模和收益的潜在冲击。
  • ETF份额与市场行情同步波动乃市场共识,但报告中未显著区分短期投机与长期配置资金的结构特征,唯有对配置型和交易型ETF份额表现提及,适当拓展不同投资者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会更丰富。


---

七、结论性综合



2025年上半年中国ETF市场继续快速扩容,新增规模约5800亿元,达到4.3万亿元,在品种数量和资产规模双双提升的背景下,债券型ETF和港股ETF成为市场的吸金主力,债券型ETF贡献了36%的规模增量,港股ETF则贡献了股票型ETF规模增长的近一半,显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分层与多元化趋势明显。

基金公司方面,华夏、易方达、富国等持续加大在科创板、港股、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赛道的布局,积极发起新品以抢占市场份额,但募集后普遍面临规模波动压力。同时,债券ETF成为海富通等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新引擎,显示债券市场的吸引力持续。

管理费率下降现象明显,债券ETF管理费大多为0.15%,股票ETF部分降至0.15%,体现市场竞争加剧和投资者成本意识提升。

ETF份额分析揭示交易型ETF对短期行情高度敏感,尤其是科技、机器人、军工等赛道型ETF份额随行情波峰和回调呈波动特征;配置型ETF如港股科技、港股红利ETF份额则更稳定,承载中长期资本配置需求。

图表直观展现了上述观点,规模和份额的具体数据支持了债券ETF和港股ETF为上半年吸金主力的判断,热门ETF的榜单也体现了市场热点集中度和产品竞争态势。

总体来看,华泰金工团队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和详实的市场分析,清晰描绘了2025年上半年国内ETF市场快速发展态势及其内在驱动力,报告内容丰富且具指导价值,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均具参考意义。[page::0-9]

---

以上为该报告的全面剖析,完整覆盖了ETF市场结构变化、产品表现、基金公司策略、管理费率调整及分份额变化与行情联动的核心议题,数据详实且逻辑紧密,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配置需求深入理解相关内容。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