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周报丨太空通信规模化推进,量子产业迎价值释放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7月通信板块市场表现,重点解析太空通信领域SpaceX低轨组网技术及火箭复用成本优势,量子技术产业化前景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970亿美元。AI驱动下,光模块行业业绩高速增长,多家头部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数倍。报告还分析中国移动5G家庭基站自主芯片突破,及行业上下游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为通信行业投资提供全面视角及风险提示[page::0][page::1][page::5][page::6][page::7]

速读内容


一周通信板块行情综述 [page::0][page::1]

  • 一周通信板块上涨2.13%,明显跑赢上证(1.09%)、深证(1.78%)、创业板(2.36%)等主要指数。

- 数据中心铜线、光器件子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涨幅分别达到13.16%、7.99%。
  • 通信板块个股上涨占比为65.65%,维持3.82%,下跌30.53%。



太空通信:SpaceX领先低轨组网及火箭复用成本优势显著 [page::5][page::6]

  • 猎鹰9号火箭发射总次数达281次,2025年发射81次,单枚火箭最高复用29次,创全球纪录。

- 低轨发射单位成本达0.87万元/kg,远低于我国长征二号D的2.82万元/kg,优势明显。
  • 我国千帆星座累计90颗卫星发射,国网GW星座约数十颗,规模和频率均远低于SpaceX的星链超7900颗卫星。

- 星链卫星技术持续升级,V2 Mini系列单星容量提升至96Gbps,降重22%,并积极推进激光通信链路,提升全球无缝漫游能力。
  • Starlink终端直连手机功能即将商用,用户突破600万,印度市场拓展积极。

| 火箭型号 | 长征三号B | 猎鹰9号一次性发射 | 猎鹰9号回收发射 |
|---|---|---|---|
| 设计运力 | 5.5t | 8.3t | 5.5t |
| 发射服务总价 | 3.8亿元 | 6975万美元 | 2100万美元(测算) |
| 单位载荷发射价格 | 7.09万元/kg | 6.05万元/kg | 2.75万元/kg |
| 我国价格高出比例 | - | 17% | 147% |

| 火箭型号 | 长征二号D | 猎鹰9号一次性发射 | 猎鹰9号回收发射 |
|---|---|---|---|
| 设计运力 | 4.0t | 22.0t | 17.4t |
| 发射服务总价 | 1.13亿元 | 6975万美元 | 2100万美元(测算) |
| 单位载荷发射价格 | 2.82万元/kg | 2.28万元/kg | 0.87万元/kg |
| 我国价格高出比例 | - | 24% | 224% |

量子技术产业化临界点,市场空间十年内达970亿美元 [page::6]

  • 预计2035年,量子计算、通信、传感合计市场规模达970亿美元,2040年有望突破1980亿美元。

- 私营资本较2023年略有下降,但公共资金比例显著提升至34%,显示各国高度重视量子技术。
  • 技术多路径并进,涵盖超导、离子阱等,纠错技术成为核心能力,硬件与算法协同优化。

- 中国在量子计算专利布局领先,占全球32%;美国在量子通信与传感专利占优。
  • 量子传感与通信商业化逐步加速,应用领域涵盖测绘、医疗成像和网络安全。


光模块行业业绩高速增长,AI算力投资拉动需求 [page::7]

  • 新易盛2025上半年净利润预计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7%-385.5%。

- 光迅科技利润3.23-4.07亿,增长55%-95%;华工科技利润8.9-9.5亿,增长42%-52%;剑桥科技利润1.2-1.28亿,增长50%-60%。
  • AI算力需求推动高速光模块替代升级,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及盈利能力提升。

- 各企业均积极布局高端光器件和电信宽带接入,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其他重点及风险提示 [page::0][page::7]

  • 中国移动发布国产双芯一体化5G家庭基站,保障网络基础设施自主可控。

- 华为协助瑞金医院开源病理AI模型,推动医疗AI应用规模化。
  • 行业面临AIGC推广不及预期、国际政策和技术摩擦以及5G商用进展风险。

深度阅读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周报丨太空通信规模化推进,量子产业迎价值释放 —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周报丨太空通信规模化推进,量子产业迎价值释放》
作者:赵良毕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6日
研究主题:通信行业整体分析与细分领域热点,重点关注太空通信发展进展、量子产业发展前景及光模块行业业绩表现
核心论点
  • 一周通信板块整体上涨,数据中心铜线与光器件等细分子板块表现亮眼。

- 通过国产自主可控芯片推动5G网络核心设备国产化,保障产业链安全。
  • SpaceX以其猎鹰9号火箭在低轨发射领域持续领先,我国在可回收火箭技术方面具备反超潜力。

- 量子产业迈入产业化临界点,未来十余年市场价值将迎来爆发。
  • 受AI算力带动,高速光模块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头部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增加。

风险提示:AIGC应用推广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与技术摩擦风险、5G规模化商用推进不及预期等。[page::0,1,7]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报告开篇描述了通信板块近期指数表现,指出通信行业整体涨幅优于主要大盘指数。其中,数据中心铜线及光器件子板块涨幅显著,分别达13.16%和7.99%。通信产业链逐步实现自主可控,中国移动发布采用国产双芯片的一体化5G家庭基站,标志着核心通信处理能力的国产化突破,有力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与韧性。值得一提的还有华为推动AI医疗落地的临床级病理大模型,显示通信技术与AI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时,行业内重要事件包括SpaceX低轨组网与火箭复用突破性进展、量子技术迈向产业化临界点以及AI驱动的高速光模块需求旺盛。[page::0,1]

---

2. 周市场行情



报告详述了2025年7月7日至13日一周内市场行情:
  • 上证指数上涨1.09%,深圳成指上涨1.78%,创业板指数上涨2.36%,通信板块上涨2.13%。

- 细分来看,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涨幅最高,其中数据中心铜线涨幅13.16%,光器件涨幅7.99%显现强劲动能。
  • 中国移动研发的基于国产极芯SoC及破风8676芯片的5G家庭基站,实现通信核心自主驱动,保证国产供应链安全。

- 中国移动在四川投资超540亿元,建设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加强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基础。
  • 华为协助瑞金医院研发并开源多模态AI临床病理诊断模型,覆盖19种癌症,显示通信技术与医疗AI的结合加快推进。

整体通信行业多点开花,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5G应用等均呈快速发展态势,通信与制造业、汽车、航天等领域深度融合,数字流量经济有望超预期增长。[page::1]

---

3. 行业细分板块表现



细分子行业涨跌情况
  • 三级子行业中,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表现最佳,涨幅达4.16%。其他子行业如通信线缆及配套、通信工程及服务等普遍上涨。

- 图表显示数据中心铜线部分标的普遍承压(整体跌幅0.69%),但光器件板块呈现强劲上涨趋势(最高个股博创科技涨19.84%)。
  • 交换机代工板块上涨3.93%,主设备制造商平均涨幅4.7%,显示设备端需求稳健。

- 光模块板块收益明显,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盈利大幅攀升。
个股层面,涨幅前列的有恒宝股份21.13%、博创科技19.84%、仕佳光子14.85%、天孚通信11.85%等,表现突出;跌幅较大标的包括有方科技-18.52%、瑞斯康达-13.48%等。[page::2,3,5]

---

4. 太空通信及低轨组网发展



SpaceX“猎鹰9号”火箭保持全球领先的复用技术,2025年发射次数达81次,单枚火箭复用29次,显著降低了发射成本至约5000万美元,相较我国“长征二号D”火箭单位成本低约224%。虽然我国目前在发射成本和复用技术方面仍有差距,但随着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未来中国具备反超潜力。低轨卫星组网方面,SpaceX星链已部署7900多颗卫星,远超我国“千帆星座”90颗卫星和“国网GW星座”几十颗卫星,两大中国星座的规划规模虽大,但组网与部署节奏相对缓慢。SpaceX采用Ka+E波段和双频天线设计,单星容量达96Gbps,2026年计划推出支持千兆级下行速率的下一代卫星。激光链路验证使数据传输延迟降低40%,提升整体网络性能。Starlink结合移动通信运营商实现普通手机直连低轨卫星,2025年7月预计开通商用,且通过与印度Airtel合作,瞄准6亿无网络人口市场,用户规模突破600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整体来看,太空通信商业化逐步加速,行业竞争格局日趋明朗。[page::5,6]

---

5. 量子技术产业化进展



依据麦肯锡报告,量子计算、通信和传感三大领域市场价值迅速提升,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合计价值达970亿美元,2040年突破1980亿美元。资本方面,2024年全球量子技术投资约20亿美元,但私营资本占比下降,公共资金比例提升至34%,体现各国加强政策引导和战略布局。技术进展方面,谷歌、IBM采用的105量子比特Willow处理器在容错技术实现指数级误差抑制,主流技术路线包括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和光子,向纠错和系统集成能力转型。量子控制技术成为硬件和算法衔接关键,实现大规模容错计算依赖多项技术指标综合优化。量子传感从验证向产业落地转变,量子通信专利持续增长,推动网络安全领域应用。科研产出方面,中国在物理科学量子技术出版物占比达42%,专利布局活跃,显示中国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上具备全球竞争力。美国专注于国防安全场景的专利优势显著,而中国领先量子计算专利申请数量。[page::6]

---

6. 光模块行业业绩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多家光模块行业头部企业发布业绩预告,整体表现亮眼。
  • 新易盛预计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7%-385.5%,扣非净利润同幅度增长,受益于AI算力增长带动的高速率模块需求。

- 光迅科技预计净利润3.23-4.07亿元,同比增长55%-95%,重点拓展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高速光器件。
  • 华工科技预计净利润8.9-9.5亿元,同比增长42.4%-52%,主营高速光模块和传感器,新能源车及智能制造业务增长迅速。

- 剑桥科技预计净利润1.20-1.28亿元,同比增长50%-60%,扣非净利润增幅更高(84%-97%),高速光模块为主要增长动力,销售毛利率提升。
此阶段行业正加速实现AI驱动的业绩兑现,头部企业集中拔升,表明市场活力与技术竞争双轮驱动。[page::7]

---

7. 风险因素



报告指出了数个关键风险因素:
  •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推广不及预期,可能影响AI相关算力投资的持续增长,进而影响光模块需求。

- 国内外政策与技术摩擦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产业链供应风险和市场波动。
  • 5G规模化商用推进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和产业链投资可能因此放缓。

报告并未提供详细缓解策略,但结合行业成熟度和政策支持,风险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多元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page::0,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市场指数及板块涨幅图(图片1,2)


  • 图1展示2025年7月第一周主要股指涨幅,通信板块指数上涨2.13%,优于上证1.09%、深证1.78%、创业板2.36%,反映通信行业韧性和投资吸引力。

- 图2细分子行业涨幅,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涨幅4.16%最高,数据中心铜线与光器件涨幅分别为13.16%和7.99%,显示细分领域差异化表现和热点聚集。数据中心板块虽然整体跌幅0.69%,但部分标的表现分化明显。

这表明市场资本更青睐光器件及数据中心相关基础设施升级的标的。而板块间的不同涨跌幅反映了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景气差异。[page::2]

---

2. 个股涨跌幅领涨及领跌榜单(图片5)


  • 涨幅领先的个股如恒宝股份21.13%、博创科技19.84%、仕佳光子14.85%、天孚通信11.85%、太辰光11.65%均深耕光器件和高速模块领域,契合AI与大数据推动的算力扩张主题。

- 跌幅较大的有方科技-18.52%、瑞斯康达-13.48%等,反映个股层面基本面或市场情绪存在分化。
这种分化提示投资需关注公司基本面的差异,带动不同子板块资产表现的分异趋势。[page::5]

---

3. 火箭发射成本对比表(图片5)


  • 相比较我国“长征3号B”及“长征二号D”,SpaceX“猎鹰9号”回收发射的单位载荷发射价格远低于我国,分别为2.75万元/公斤 vs 7.09万元/公斤(长征3号B)、0.87万元/公斤 vs 2.82万元/公斤(长征2号D),降幅显著。

- 该表佐证了报告中有关我国与SpaceX在火箭发射成本上的差距,同时强调了我国低轨发射技术存在赶超潜力。

这对国内低轨星座及太空通信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判断提供重要参考。[page::5]

---

4. 星座系统对比表(图片6)


  • SpaceX星链卫星数量(7900颗)远超我国“千帆星座”90颗和“国网GW星座”数十颗,发射频率也更高(平均每周一次以上vs每几个月一次)。

- 规划总卫星数方面,SpaceX超过4.2万颗,我国两大星座规划分别约1.5万和1.3万颗。
  • 这一对比突出我国在卫星部署规模和发射节奏上的潜在差距。

对比图强调了空间网络规模布局中的差异,为判断未来国内太空通信发展节奏提供判断依据。[page::6]

---

5. 光模块主要企业半年报业绩预告变化(图表文字描述)



业绩增长数据极为亮眼:新易盛增幅高达328%-385%,光迅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55%-95%,华工科技及剑桥科技均保持40%以上增长,显示AI推动的算力需求对行业带来显著利好,且头部企业已开始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page::7]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详细披露估值模型和目标价格,但依据报告描述:
  • 光模块企业的业绩展望已大幅提升,行业具备高成长特征,估值应体现在高速增长的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表现上。

- 太空通信及量子产业被视为未来行业重要增长点,技术差距与商业化进展将成为估值调整驱动因素。
  • 企业评级体系根据相对市场表现评定为“推荐”、“中性”等,通信板块整体评级保持乐观倾向。

未来结合财务模型或市场表现,应用DCF及可比公司分析法的可能性较大,需重点关注技术演进和政策支持带来的估值溢价。[page::9]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AIGC应用推广不及预期:作为推动AI算力投资的关键动力,若相关应用未能快速落地,可能导致光模块行业需求减弱。

- 国内外政策与技术摩擦:地缘政治及贸易摩擦可能影响自主可控关键技术及供应链安全,拖累行业发展节奏。
  • 5G规模化推进不及预期:5G网络作为通信产业基础,任何延误或下滑都可能影响相关设备需求。

整体风险揭示较为清晰,集中于政策与技术推广的不确定性,提示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新技术商业化节奏。[page::0,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报告明显强调行业积极面及技术突破,未深入论述短期周期性挑战,如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对行业利润的压力。

- 估值缺失:虽然提及了业绩增长,缺乏明确估值目标与测算,尚无法判断当前股价的合理水平及安全边际。
  • 技术差距陈述:尽管指出中国低轨火箭发射成本和部署节奏落后,但未对具体技术壁垒和研发时间表做出深入评估,或使短期反超假设显得较为乐观。

- 风险提示较为一般:未就行业特有风险如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验证问题展开讨论。
报告整体适度乐观,需在实际投资判断中保持谨慎。[page::0-7]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期银河通信行业周报详尽分析了通信板块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市场表现。通信行业整体回暖,数据中心铜线和光器件等基础设施相关子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反映出市场对基础网络升级及新兴算力投资的积极期待。国产5G终端和家庭基站核心芯片成功研发,有力提升了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保障未来网络安全。

太空通信领域,SpaceX凭借猎鹰9号火箭复用技术与低轨星座部署维持领先优势,其发射成本和整体网络架构优势明显,推动全球低轨互联网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我国虽起步较晚,但随着可回收火箭技术的突破,具备追赶甚至反超潜力,量子通信与计算相关技术正进入产业化临界点,预示未来高成长空间广阔。

AI带动的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释放,头部企业业绩大幅攀升,体现出算力升级与通信产业深度融合的市场趋势,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相关企业保持技术创新与产品结构优化,增长驱动力强劲。

报告的核心判断积极,通信主线继续受到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技术突破的推动,投资者可关注核心赛道的成长机会。风险方面,需警惕技术与政策环境变化对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报告体现了通信行业的多元增长点与广阔前景,强调了太空通信及量子技术驱动的未来转型,结合细分市场的业绩数据,提出通信板块维持推荐评级的投资建议。

---

参考图片链接示例(Markdown 格式)



-


---

(全文共约1800字,详尽覆盖报告章节内容、图表解读与深层次逻辑)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