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邓欣雨:股票、转债双轮驱动,打造高回报、高胜率和低回撤固收 “固收+”特色产品价值分析之三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博时基金邓欣雨管理的两只代表性固收+产品——博时稳健回报与博时转债增强。博时稳健回报表现为高收益、高胜率与低回撤,侧重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的仓位轮动,偏好金融地产、TMT及中游制造板块,控杠杆且久期短,纯债贡献稳定收益,转债贡献弹性收益[page::0][page::6-13]。博时转债增强则表现出更大业绩弹性和更高的机构持有比例,资产配置以可转债、股票和利率债为主,股票长期偏好大盘、高盈利、高成长,并且具有较强的交易能力,转债投资更激进,对高价及资质较低转债容忍度较高[page::0][page::13-22]。报告揭示两只基金在资产配置、风格偏好及风险控制上的不同策略,助力固收+产品构建投资者稳健增值路径[page::7][page::14][page::22]。
速读内容
基金经理及代表产品概览 [page::5-6]

- 邓欣雨管理26只基金,主打中长期纯债、偏债混合及可转债基金。
- 管理规模从2018年Q2以来稳步增长,截至2022Q1总规模达约169亿元。
- 代表基金:博时稳健回报A(年化收益7.73%)、博时转债增强A(年化收益13.05%)。
博时稳健回报基金表现与投资风格 [page::6-13]

- 任职以来累计收益35.95%,同类排名前4%,最大回撤仅3.04%,具备优异回撤控制及修复能力。
- 持有胜率高,任意时点持有六个月和一年盈利概率均达100%。

- 资产配置灵活,基于市场环境轮动利率债、信用债与可转债。
- 偏好金融地产、TMT和中游制造转债板块,以中低价及平衡偏债型转债为主。

- 杠杆控制在100%左右,久期多控制在三年以内。

- 纯债为收益稳定来源,转债贡献收益弹性较大,二者互为补充。
博时转债增强基金业绩及风格解析 [page::13-22]

- 基金规模稳步提升,机构持有比例高达81.64%,基金业绩弹性大,累计收益47.83%,最大回撤21.12%。

- 资产配置以可转债、股票、利率债为主,股票仓位约15%,可转债75%,利率债5%。

- 股票投资偏好TMT、中游制造与周期性行业,青睐大盘、高盈利及高成长个股,持股集中且换手率较高。

- 转债偏好高价及偏股型转债,投资更激进,对转债资质接受度较高,AAA以下转债配置超过50%。

- 拥有较强的股债交易能力,转债波段收益优于持有收益,善用利率择时及宏观策略优化组合表现。
投资风险提示 [page::23]
- 数据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存在滞后及第三方数据风险。
- 结论不构成未来业绩保证,产品表现受宏观政策、市场波动及风格转换影响。
- 投资需谨慎,自行判断风险。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报告——博时基金邓欣雨:股票、转债双轮驱动 打造高回报、高胜率和低回撤固收+产品价值分析之三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博时基金邓欣雨:股票、转债双轮驱动,打造高回报、高胜率和低回撤 固收+产品“固收+”特色产品价值分析之三
作者与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郑琳(证券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20020002)
发布时间:
数据截至2022年6月初,报告整体时间维度集中于2022年中前后。
主题及内容定位:
本报告深入剖析博时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邓欣雨管理的两款代表产品——博时稳健回报(偏债混合型基金,偏稳健)与博时转债增强(可转债基金,偏激进)——的投资理念、资产配置策略、业绩表现、风险控制及产品价值。报告以“固收+”策略为核心,说明基金经理如何通过股票与转债相结合实现稳定且优异的长期回报。
核心论点:
- 邓欣雨基金经理凭借丰富的投资经验,灵活运用股票与转债的双轮驱动策略,达成高回报、高胜率和低回撤的目标。
- 两只代表基金业绩优异,分别体现了稳健与弹性收益兼顾的投资风格。
- 投资风格明确,资产配置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注重风险控制同时兼顾配置弹性。
- 专业机构对该基金经理管理产品寄予高度认可,特别是博时转债增强受多家FOF基金青睐。
- 产品具有较强的历史业绩稳定性和交易能力,有效实现资本利得。
---
二、逐章深度解读
2.1 基金经理简介
- 邓欣雨,硕士学历,自2008年加入博时基金,11年证券从业经验,9年基金管理经验,管理基金覆盖债券、偏债混合、可转债基金等多类型产品。
- 管理基金规模合计168.52亿元,多只产品业绩优越。代表基金包括博时稳健回报A(任职以来年化收益7.73%,同类排名13/364)和博时转债增强A(年化收益13.05%)page::5 6]。
- 管理规模趋势显示2020年以来管理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体现市场对该基金经理的认可以及产品吸引力图表2[page::5]。
2.2 代表产品分析之博时稳健回报
业绩表现与规模
- 基金2014年成立,邓欣雨自2018年起担任基金经理。
- 规模快速从1亿多增至73.44亿元(2022 Q1),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至6.59%。部分外部FOF持有该基金,显示机构认可图表3-5[page::6 7]。
- 任职期累计收益35.95%,同类排名前4%,显示显著超额收益能力。
- 最大回撤仅3.04%,且历年回撤均能较快修复,体现良好风险控制能力图表6-8[page::6 7]。
投资风格
- 灵活券种轮动:以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为主,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仓位。2018年底开始加仓转债,把握2019年牛市,2021年转债估值偏高时逐步降仓,体现较强的市场感知能力。信用债比例随信用环境调整,违约高时降低配置图表11[page::8 9]。
- 可转债偏好金融地产、TMT、中游制造三大板块,板块配置逐渐均衡,价格主要集中110元以下到130元区间,偏好偏债型和平衡型转债,体现稳健定位图表12-15[page::9 10 11]。
- 纯债采用防守型风格,低杠杆(近一年杠杆率控制在100%左右),久期多数控制在3年以内,部分信用下沉(AAA以下占比高峰期超过80%)图表16-18[page::11 12]。
收益拆解
- 业绩主要来源于债券,纯债贡献稳定收益,转债贡献存在较大弹性,资本利得高,但波动明显。债券利息收益稳定,资本利得弹性大图表19-20[page::12 13]。
胜率与收益稳定性
- 日、月、季频正收益比例分别为51.28%、70.21%、86.67%。
- 任意时点买入持有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盈利概率分别为97.1%、88.7%、100%,对应平均收益为2.15%、4.54%、9.7%,整体体现高胜率、高收益和低回撤特点图表9-10[page::8]。
2.3 代表产品分析之博时转债增强
基本结构与业绩表现
- 成立于2010年,邓欣雨自2019年4月起管理,基金规模稳步上升至34.91亿元。
- 机构投资者比重高(81.64%),被多家专业FOF持有,体现市场专业认可图表21-23[page::13]。
- 任职期间累计收益47.83%,同类排名前30%,最大回撤21.12%,显著高于稳健回报,但小于同类平均21.22%图表24-25[page::14]。
- 业绩弹性大,Beta多年份大于1,且股票牛市表现较优,匹配可转债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图表26[page::15]。
投资策略及风格
- 资产配置稳定,三大类资产:可转债约75%、股票15%、利率债5%,几乎不配置信用债图表29[page::15 16]。
- 杠杆控制稳健,基本维持100%左右,风险可控图表30[page::16]。
- 股票板块长期偏好TMT、中游制造及周期板块,阶段性配置医药和金融地产,行业集中度高,前五大股票行业占比约80%图表31-32[page::17 18]。
- 股票风格为大盘、高盈利、高成长,2020年起估值容忍度提升,持股较集中,半年换手率约2倍图表34-40[page::18 19]。
- 可转债偏好金融地产、TMT、中游制造,转债价格分布主要在110-130元,较稳健产品容忍度更高,偏股型转债配置比例更高,AAA以下转债比例超过50%,展现更激进的配置风格图表41-45[page::19 20 21]。
收益拆解及交易能力
- 业绩主要依赖可转债,股票贡献次之,纯债贡献较少。
- 股票交易收益高于持有收益,体现出较好的股市交易能力,转债波段收益明显优于持有收益,波段操作能力显著。
- 利率债被用作久期调整和趋势性交易工具,体现对宏观利率的动态把控图表46-48[page::2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解读示例
图表2: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变化(page 5)
- 描述:该柱状图跟踪了邓欣雨管理总规模自2018年至2022年一季度的季度变化。
- 解析:规模在2018年Q2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至2019年初极低,再于2020年开始快速反弹至近170亿元,说明基金经理经历初期波动后,受到市场和投资者认可,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 关联文本:规模增长与基金经理代表产品的优异业绩密切相关,是产品被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广泛认可的体现。
图表6-7:博时稳健回报业绩表现(page 6-7)
- 显示基金累计收益稳步攀升,同时最大回撤控制良好(最大回撤为3.04%)。回撤区间主要集中在2019年春季,及时修复。
- 风险收益特征表显示年化收益7%-10%区间,Beta均大于1,波动高于市面平均但风险可控。
图表14-15:稳健回报可转债价格和估值分布(page 11)
- 价格分布以110元以下和110-130元转债为主,体现基金经理偏向稳健。
- 股债属性以偏债型和均衡型转债为主,降低风险暴露,符合低波动定位。
图表24-26:博时转债增强业绩及风险特征(page 14-15)
- 累计收益高达近48%,但伴随较大最大回撤(21.12%)。
- Beta超过1.5,风险弹性较大,在股票上涨期表现较佳。
图表43-45:博时转债增强价格分布及信用评级(page 21)
- 转债价格偏好110-130元,有较多高价转债配置。
- AAA以下债券比重超过50%,显示激进配置风格,对转债风险容忍度较高。
图表46-48:博时转债增强收益拆解(page 22)
- 可转债收益贡献最大,特别是资本利得贡献突出,表明基金经理交易活跃且有效。
- 股票交易收益亦优于持有收益,证实较强的交易能力。
- 利率债主要用于调整久期和风险管理。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单独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目标价或估值模型分析,而是从历史收益和风险表现、资产配置和市场大环境角度分析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与产品价值。其“估值”更多体现为策略有效性和风险控制能力的综合体现。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尾部明确指出本结论基于公开历史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数据偏差风险。
- 指示历史优异业绩不构成未来表现保证,未来表现受宏观经济、市场波动、行业基本面变化、风格转换等多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 投资决策需谨慎,风险自负。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两只产品定位明显:稳健回报注重低回撤高胜率,转债增强追求更高弹性收益,但最大回撤较大,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配置。
- 数据主要截止至2022年初至中期,稍后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基金表现,尤其是已显示转债增强2022年初开始资本回撤,风险控制需持续跟进。
- 在转债评级和价格容忍度上,转债增强采取较为激进策略,或面临更大信用风险敞口。
- 报告中对交易策略正面评价明显,但未详述潜在市场流动性风险或极端行情下的操作限制。
- 报告完全基于历史数据与公开信息分析,未给出明确买入/卖出或具体投资建议,提醒投资者谨慎使用。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及图表,系统分析了基金经理邓欣雨旗下两款核心产品的投资策略、业绩表现、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特征。报告核心观点强调:
- 投资策略灵活且成熟,股票与转债双轮驱动,结合不同市场环境动态调节仓位,实现整体组合的高胜率、高回报及低回撤。
- 博时稳健回报体现了稳健投资风格,回撤控制优异,纯债贡献稳健收益,可转债增厚弹性收益,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 博时转债增强风格更激进,收益弹性较大,依赖活跃的股债交易能力,受到专业机构高度认可,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
- 基金经理在资产选择上偏好TMT、金融地产及中游制造板块,行业和板块配置与股票风险控制保持高度一致。
- 两只基金杠杆水平适中,久期控制合理,体现较好的风险管理意识。
- 历史业绩稳健且超过同类基金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认可度高,未来表现仍需关注宏观环境及市场风险。
图表数据详细展示了基金规模增长、业绩稳定性、资产配置和收益拆解情况,丰富支撑了文本论述。整体来看,基金经理邓欣雨以其全面且严谨的管理风格和强有力的交易能力,为“固收+”策略注入了高回报和低波动的特质,值得中长期关注。
---
重要参考图集索引(展示部分)
- 图表2: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变化![
- 图表6:博时稳健回报业绩表现!
- 图表11:博时稳健回报资产配置情况!
- 图表18:博时稳健回报AAA以下债券占比!
- 图表26:博时转债增强牛熊环境下业务表现!
- 图表43:博时转债增强转债价格分布!
---
结论
本分析报告详实地呈现了博时基金经理邓欣雨通过股票和转债双轮驱动策略打造出的“固收+”产品价值,既兼顾了收益与安全,也充分体现了灵活的资产配置和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报告中的数据和趋势图支持了基金经理过去在多变市场环境中稳健且弹性兼备的绩效表现,尤以博时稳健回报和博时转债增强为代表,分别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价值[page::0-23]。
---
(全文所有数据、观点均参照报告原文,页码标注对应原文扫描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