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拐点确定,预计本轮反内卷更加立竿见影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认为煤炭行业已达到供需拐点,煤价触底回升,动力煤和焦煤价格均显著反弹,受到“反内卷”政策推动低价无序竞争减少,未来供给减产和需求回暖将带动行业持续改善,2025年二季度为关键基本面验证时点,长期风险可控,适合配置布局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煤炭价格见底回升,反内卷政策发酵推动行业秩序改善 [page::0]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 5月国内煤炭产量因经济性因素出现减产压力,进口煤量同比下降17.7%。
  • 煤炭价格整体回升,动力煤黄骅港Q5500价达640元/吨,环比上涨1.3%。


需求端转暖,火电用电量由负转正,带动煤炭需求快速恢复 [page::0]

  • 1-4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至3.1%,但5月起增速回升至4.4%。

- 火电发电量1-4月同比降4.1%,5月转正至1.2%。
  • 夏季高温带动电力旺季需求,煤炭日耗预计持续抬升。


焦煤市场出现底部反弹,铁水产量保持高位,钢铁行业稳定 [page::0]

  • 京唐港主焦煤价格涨9.8%,焦煤库存仍处合理水平。

- 铁水日均产量稳在240万吨左右,钢铁行业淡季不淡。
  • 澳洲焦煤到岸价有所下跌,但国内焦煤成本优势明显。


重要风险提示 [page::0]

  •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影响需求。

- 大规模进口煤冲击国内市场。
  • 供给端超预期扩张风险。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煤炭行业拐点确定,预计本轮反内卷更加立竿见影



---

1. 元数据与概览 (引言及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行业拐点确定,预计本轮反内卷更加立竿见影

- 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
  •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13日

- 作者: 黄涛(分析师)、王楠瑀(研究助理)
  • 研究主题: 煤炭行业的价格走势、供需基本面变化及行业政策影响

- 核心观点及评级: 报告认为煤炭价格已见底回升,伴随“反内卷”政策以及供需改善,煤炭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回升周期,2025年第二季度成为行业基本面确认的关键节点。报告隐含鼓励长线资金介入,评级倾向积极。

报告核心论点强调煤炭行业经历了供给侧收缩与需求端回升的双重驱动,煤价正加速反弹。同时,政府对“反内卷”的政策推进限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助力煤炭企业提升产品价格和质量,有望形成较为健康的市场格局。短期看,未来3个月作为检验基本面转变的窗口期,后市值得关注和配置[page::0][page::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行业基本面分析


  • 关键论点:

- 煤炭价格已触底并开始回升,受到气温升高和库存消化的推动。
- 需求端出现结构性改善,火电发电量由负转正,表明用电量增长带动煤炭需求上升。
- 供给端出现经济性减产压力,出口和进口煤炭数量明显下降。
- 政策层面“反内卷”明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优质产能发展和落后产能退出,有利于行业价格稳定和提升。
  • 推理依据:

- 1-4月用电量增速放缓至3.1%,远低于2024年同期6.8%,火电发电量同比断崖式下滑4.1%。5月以后气温回升带动用电量增速升至4.4%,火电发电量转正为+1.2%,说明火电需求在季节性因素下明显复苏。
- 5月煤炭产量约4亿吨,显示出4月后由于经济性考虑减产趋势已现。进口煤同比下降17.7%,以抑制国内供给过剩。
- 通过政策调控打击低价恶性竞争,优化行业生态,实现供给侧改革和市场活力提升。
  • 数据重点:

- 全社会用电量1-4月增速3.1%,5月提升至4.4%。
- 火电发电量1-4月同比下滑4.1%,5月至今转正1.2%。
- 5月原煤产量4亿吨,进口煤同比下降777.6万吨(约17.7%)。
- 政策强调依法加码治理“内卷”,推动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这些数据直接阐释了煤炭行业目前由“需求停滞+产能过剩”向“需求回升+供给趋紧”的转变过程,结合政策利好,行业价格展望趋于乐观[page::0]。

2.2 动力煤市场表现


  • 重点论点:

- 动力煤价格全面开启反弹周期,反映供需关系改善。
- 国内供给稳定,进口煤供给持续缩减,整体供应相对紧平衡。
- 日耗拐点预示需求有望稳定甚至回升,有利于价格延续反弹趋势。
  • 数据解读:

- 截至7月11日,黄骅港Q5500平仓价640元/吨,较此前上涨1.3%。
- 进口持续减少但国内供应稳定,整体供给保持稳定态势。
  • 推断意义:

- 供给侧的主动减产与进口煤下降配合,抬升煤价。
- 需求随着季节性回暖表现好于预期,日耗拐点出现后价格反弹动力明显。

动力煤作为煤炭行业的主要品类,其价格反弹代表煤炭整体供需基本面的积极变动,支撑后续行业估值的提升[page::0]。

2.3 焦煤市场动态


  • 核心论点:

- 焦煤价格已经触底,伴随着动力煤价格的提升,焦煤价格也进入底部区间。
- 铁水产量虽有小幅回落,但仍维持高位,显示钢铁需求底部稳定,促进焦煤需求。
- 焦煤价格上涨有望带动钢铁行业淡季不淡的格局。
  • 关键数据:

- 京唐港主焦煤涨至1350元/吨,上涨9.8%。
- 日均铁水产量约241万吨,环比略降,但仍是较高水平(淡季不淡)。
- 焦煤库存三港合计317.2万吨,同比增加5.8%,表示库存压力有限。
- 主要焦企开工率78.44%,略微下降0.5个百分点,保持较高活跃度。

这些数据表明钢铁与煤炭环节供需保持相对平衡,焦煤价格回暖预示钢铁行业支撑力度增强,焦煤底部已现,后续价格有提升空间[page::0]。

2.4 行业库存和价格对比


  • 摘要:

- 京唐港焦煤价格回升,港口及焦企库存维持适度水平,焦煤供需相对平衡。
- 澳洲及北方港进口煤价格对比显示国内煤炭具备成本优势,有利于国内煤炭企业竞争力。
  • 关键数据点:

- 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与澳洲进口煤价格相比,前者成本低231元/吨。
- 澳洲纽卡斯尔港Q5500离岸价上涨1美元/吨,幅度仅1%。
- 北方港下水煤较澳洲进口成本低27元/吨。

此成本优势结合政策导向,增强了国产煤炭价格韧性和市场地位,有利于行业内卷终结和价格稳定[page::0]。

2.5 风险因素


  • 列出的风险包括:

-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可能抑制终端需求。
- 进口煤大规模进入,可能冲击国内煤炭价格和市场份额。
- 供给端超过预期的扩张,或导致价格回落。

报告虽然强调行业正迎来拐点,但对风险未予忽视,提醒投资者关注可能的黑天鹅事件和宏观冲击[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没有直接附带大量详尽的图表,但在文字中明确提及了多个关键数据点,附件中二维码图片(images/0f7c4b0b9cee987c5332d69ffab31bbf0fa1b6f3b41c5cef62d872945e1077e9.jpg?page=1)指向官方公众号,可用于后续查询更详尽资料。
  • 整体文字数据趋势体现行业供需转折:


- 用电量增长率从3.1%回升到4.4%,体现需求趋势改善。
- 进口煤同比减少17.7%,说明供应端紧缩信号。
- 动力煤与焦煤价格双双回升,标志价格底部确认。
- 焦煤库存、开工率指标平稳,印证行业供需平衡或趋紧。

这些数据点相互印证,形成煤炭行业拐点的整体图景。

---

4. 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未直接披露具体的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但通过强调“足够的下行风险释放”和“中长期看下行风险可控”,隐含对煤炭行业基本面长期看涨的判断,提示价值重估即将到来。

基于供需改善,价格反转,估值重塑成为逻辑驱动,则可能采用的估值方法包括:
  • 市盈率(P/E)市净率(P/B)法:基于煤炭价格回升提升上市煤炭企业盈利能力。

- 现金流折现法(DCF):供需拐点将改善现金流,折现提升,未来现金流更确定。

详细估值假设和敏感性分析未体现在此报告节选内容中,但可推测投资者对长线价值重估持积极期待[page::0]。

---

5. 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若宏观经济放缓,煤炭需求疲软,价格难有支撑。需求端的不确定性仍是基础变量。

- 进口煤大幅增多:进口煤成本优势可能给国内煤价带来压力,影响国内企业定价权。
  • 供给超预期释放:无序扩产可能打破当前供需平衡,导致价格下跌。


报告提示当前供给减产已显现,进口煤减少有保障,但风险仍不可忽视;政策层面“反内卷”有助于引导供给合理化,是某种缓释机制[page::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观点积极,但潜在偏向:整体语气倾向于判断煤炭行业已见底反转,鼓励投资,可能弱化了某些短期构成压力的外部不确定性,如环保监管加强、替代能源快速推广等。

- 供给侧“经济性减产”是否持续具不确定性:疫情、政策调控、地方执行力度不同,可能影响减产效果。
  • 需求端对气温及季节性依赖较大:如气温异常或新能源替代加速,需求恢复力度或受限。

- 进口煤的价格和贸易政策变化:中澳关系、国际煤价波动对进口量有较大影响。
  • 报告未详列详细估值模型与目标价,投资者需自主分析风险收益。


因此投资者应结合宏观及行业动态持续跟踪,不宜盲目乐观。

---

7. 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从政策、供需和价格多个维度系统论证了煤炭行业于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明显拐点的判断。

通过以下几点关键洞见,报告构建了煤炭行业由低谷向上趋势的大逻辑:
  • 需求端:气温上升带动用电量回暖,火电发电量转正,需求有明显改善信号。

- 供给端:国内产量减产压力显现,进口煤同比下降,有助于缓解供需失衡。
  • 政策面:中央“反内卷”政策明确规范价格竞争,清理落后产能,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 动力煤与焦煤价格同步触底反弹,是供需改善最直接的市场体现。
  • 库存和开工率数据稳定,印证行业运行稳健。

- 风险提示切实存在,宏观经济和进口煤影响是行业价格的两大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报告建议长线资金积极配置,基于目前基本面改善已成趋势的判断,并强调未来3个月为关键检验期,为行业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时间窗口。

扫码关注附图二维码(位于报告第二页图片)提供官方信息渠道,便于跟踪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

报告基于详实数据和宏观政策双重论证,逻辑清晰,风险导向明确,是理解当前煤炭行业价格反转与价值恢复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0][page::1]。

---

附件:二维码图片





---

总结



这份国泰海通证券的煤炭行业专题报告全面透析了行业“反内卷”政策环境下的供需变化及价格趋势,对2025年煤炭行业的拐点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分析和政策背景解读,强调了中长期投资价值。同时也提示了包括宏观经济、进口煤及供给可能超预期扩张等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决策。报告中虽未提供具体估值模型细节,但已形成行业基本面改善的共识,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