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德明利—价格回温 $^+$ 市场扩容,高端存储蓄势待发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德明利2024年实现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存储市场价格回暖与高端产品突破推动公司快速成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毛利率有所改善,存储价格逐步回暖带动企业级及嵌入式产品销售持续扩大。新兴需求如AI、车载电子促进市场扩容,国产化趋势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具备较强周期红利捕捉能力并面临原材料紧缺、周期波动及国际贸易风险。[page::0]
速读内容
2024年财务业绩显著提升 [page::0]
- 2024年营收达到47.73亿元,同比增长168.74%。
-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大增1302.30%。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提升1926.5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52亿元,同比增长54.41%,环比增长6.51%。
盈利能力与毛利率变化 [page::0]
- 2024年全年毛利率17.75%,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
- 归母净利率提升至7.35%,同比增加5.94个百分点。
- 扣非归母净利率提升至6.34%,同比增长5.5个百分点。
- 2025Q1毛利率5.85%,同比下降31.4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56个百分点。
产品及市场驱动因素 [page::0]
- 高端存储生态共建,覆盖云服务、通信及消费电子头部客户,实现企业级及嵌入式存储产品放量。
- 新一代存储卡与固态硬盘主控芯片量产,推动存储产品矩阵快速拓展。
- AI及车载电子等新兴需求带动高性能、大容量存储市场增长。
- 存储原厂产能调控及部分成熟产品停产带动供应偏紧,价格稳步回暖。

风险提示 [page::0]
- 上游晶圆及原材料供应紧张与价格波动。
- 行业周期震荡风险。
- 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国际贸易摩擦升级。
深度阅读
【电子】德明利—价格回温 市场扩容,高端存储蓄势待发 —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电子行业—德明利—价格回温 市场扩容,高端存储蓄势待发
- 发布机构:中银证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5月15日 09:05 北京
- 作者:苏凌瑶
- 主题:聚焦德明利公司在存储控制芯片及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经营业绩及市场机会分析
- 核心论点:2024年德明利实现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存储市场价格回暖和高端存储产品的突破;预计公司将迎来加速成长阶段。存储行业供给调整与需求升级为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公司通过产品矩阵扩展及客户深耕提升竞争力。
- 评级观点:基于公司业绩强劲增长和行业景气,公司具备较高成长潜力和周期红利,把握当前市场价格回暖和高端产品需求扩张的机遇,体现出投资价值。
-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不足与价格波动、行业周期波动、新品研发不达预期、国际贸易政策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概述及核心业绩表现
报告开篇直接列示公司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关键财务指标,表明公司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异常显著的业绩增长:
- 2024年营收:47.73亿元,同比增长168.74%;
-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302.30%;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926.54%;
具体到2025年一季度:
- 营收:12.52亿元,同比+54.41%,环比+6.51%;
- 归母净利润:亏损0.6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环比亏损幅度收窄;
盈利能力指标也显著改善:
- 2024年毛利率提升1.09个百分点至17.75%;
- 归母净利率提升5.94个百分点至7.35%;
- 扣非归母净利率提升5.50个百分点至6.34%;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5.85%,同比大幅下滑31.44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4.56个百分点,说明季节性因素或者产品结构调整导致短暂下降,整体趋势回暖。
- 分析:上述数字体现公司在行业景气改善、产品升级换代方面的显著受益。增长背后的驱动力为高端存储产品的成功突破和消费级市场的持续渗透。公司有效利用研发和供应链优势推动产品认证和销售规模扩展。
---
2.2 产品与市场战略——“高端存储+生态共建”双轮驱动
关键论点:
- 公司产品矩阵扩展快速,重点突破高端存储产品,实现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提升。
- 高端存储侧,公司以成熟研发团队和供应链管理优势,形成可靠产品和全生命周期存储管理方案。
- 通过云服务、通信、消费电子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认证,带动企业级和嵌入式存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 消费级产品深化客户合作,丰富存储产品线,快速导入固态硬盘、内存条等新品。
- 通过上市平台强化企业形象的同时,推动新一代存储卡主控芯片和固态硬盘主控芯片量产。
- 柔性制造能力提升,智能制造基地增强介质研究和智能制造能力,新增企业级产品测试线加强全生命周期支持能力。
推理依据:
- 公司的研发团队和供应链是核心竞争力,通过客户认证反映技术认可度和市场接受度。
- 新基建智能制造投资及测试线建立提升服务深度和产品质量,使客户需求得到更精细响应。
- 从产品多元化和垂直整合策略出发,下游客户多样需求可得到满足,推动销售增长。
关键数据点:
- 高端产品迅速取得市场认证,带动销售。
- 新产品如新一代主控芯片实现批量量产,有助于长期订单稳定和利润率提升。
---
2.3 行业背景分析:存储价格回温及市场扩容
关键论断:
- 存储原厂自2024年底调控产能,下游库存加速消化,存储价格在2025年Q1趋向稳定并3月底开始回暖,全年预计温和复苏。
- 原厂停产及减产成熟产品(小容量NAND、DDR3等),产能调整导致相关产品供给紧张,价格涨幅大于整体市场。
- 下游需求升级,AI和车载电子等新兴领域拉动持续增长。
- 服务器、消费端、智能终端向高性能、高容量转型,存储市场空间扩大。
- 国产化趋势带来自主可控竞争优势,国内存储企业包括德明利受益明显。
数据与趋势:
- 产能供给侧收缩带动价格回暖。
- 新兴应用需求成为存储容量和性能提升重要动力。
- 国内厂商存储核心竞争力增强,抓住国产替代机会。
---
2.4 风险因素分析
报告清晰列出以下主要风险:
- 原材料供应风险:上游晶圆及关键原材料紧缺及价格波动可能压缩成本优势。
- 行业周期风险:存储行业高度周期性,市场波动加剧经营不确定性。
- 研发风险:新产品技术突破和批量达产不及预期,影响产品竞争力。
- 国际贸易风险: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带来出口限制或成本上升。
报告未具体提出缓解手段,但明确提示了投资者关注以上风险。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正文未明确包含图表或表格数据。但通过对数字及百分比变化的引用,隐含了对比分析。因此,以文本数字为基准进行深入解读:
3.1 业绩增长图示(隐含)
- 营收同比+168.74%达到47.73亿元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3倍达到3.51亿元
- 反映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远超一般行业平均水平。
- 加之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19倍以上,显示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提升,而非依赖一次性利润。
2025 Q1利润亏损但环比收窄,可能因淡季、季节性因素及研发投入加大,预计下半年利润率将恢复。
3.2 毛利率走势
- 2024年毛利率提升超过1个百分点至17.75%,归母净利率和扣非归母净利率也相应改善,说明不仅卖得多,还卖得更好,成本控制及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盈利能力提升。
- 2025年Q1毛利率仅5.85%,同比大幅下降,反映周期性调整或新品推广初期成本较高,但同比和环比看出底部企稳迹象,后续有望修复。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直接披露估值模型、目标价或估值倍数,未详述DCF或可比公司分析等具体估值方法,属于业绩及行业分析型报告。
然而,报告通过业绩增长、市场扩容及风险点,隐含公司具有较强成长及估值提升的潜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补充
- 原材料价格和供给紧张,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压力。
- 行业周期风险使得未来市场价格和销售波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新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否如期量产直接影响公司中长期竞争力。
- 国际贸易政策波动可能影响出口或采购成本。
这些风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投资者应综合考量。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盈利波动明显:2024年利润爆炸性增长后,2025 Q1转亏,表明盈利水平受周期及产品结构影响较大,短期内盈利不稳。
- 盈利能力提升幅度大: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达1926.54%,数字极高,需关注是否有会计调整或基数效应。
- 研发与新产品导入周期风险未细化如何保障,后续执行风险仍存。
- 报告总体较为乐观,对市场回暖提纲挈领,需密切关注存储市场周期节奏变化。
- 无具体估值与目标价,缺乏直接的投资判断支撑。
- 调研及证实数据背景和市场整体状况相关性,建议结合多方信息综合决策。
---
七、结论性综合
中银证券研究团队对德明利2024年业绩亮眼的高度认可,归因于存储行业价格回暖和高端存储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数倍以上的爆发性增长,这体现其市场定位精准、研发及供应链管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产品线快速丰富,重点布局高端存储及生态体系建设,涵盖云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等多重头部客户,推动企业级及嵌入式存储销售高速增长。消费级市场通过新品导入及客户深化合作,为未来提供持续增长动力。制造端智能化、测试体系升级助推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
存储产业链上游产能收缩及供需紧张,带动存储产品价格在2025年初趋稳并回暖,AI、车载电子等领域需求爆发预期为行业扩展带来动力。国产化趋势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和成长前景,存储控制芯片自主可控优势明显。
不过,短期盈利存在波动,2025年首季度亏损但亏损幅度收窄,体现盈利季节性和结构调整。存在原材料供给及价格波动、行业周期震荡、新产品研发风险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需密切关注。
总体来看,公司基于2024年的强劲增长和2025年的市场回暖预期,具备较强成长潜力。报告对公司前景持积极评价,但也提示投资者关注行业周期及供应链风险,策略上建议密切跟踪行业动态和公司新品导入进展。
---
报告引用页码:[pag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