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 50 空间测算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中长期择时模型对上证50指数未来走势进行测算,认为指数趋势不强将以震荡为主。通过历史择时信号分析和价值估算,指出当前估值提升空间有限,建议关注震荡行情下的资产动态配置。择时策略自2005年以来表现稳健,可有效控制系统风险,实现长期稳定收益。资产增值计划显示择时动态配置增强型指数基金有较好增值潜力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中长期择时策略运行现状及观点 [page::0][page::1]

- 目前为年内第5次看多持有状态,但择时信号急速下挫,接近多空临界值。
- 如上证50指数继续回落,择时模型可能触发看空信号。
- 上证50指数2018年净利润预期增速为12%、11%、10%,未来估值提升动力不足,指数或将震荡为主。
上证50指数基本面及点位测算 [page::2][page::3]


| 交易次数 | 买入日期 | 卖出日期 | 上证综指涨跌幅% |
|---------|-----------|-----------|----------------|
| 1 | 2017/1/24 | 2017/3/20 | 3.64 |
| 2 | 2017/3/28 | 2017/3/29 | -0.78 |
| 3 | 2017/4/7 | 2017/4/17 | -1.79 |
| 4 | 2017/5/16 | 2017/9/28 | 8.07 |
| 5 | 2017/10/10| | -1.68 |
- 2016年熔断企稳点1900点为预期出清位置,估值提升幅度有限。
- 2017年和以后的点位预计分别为2062、2578、2862和3148点,显示指数继续上涨动力有限。
- 历史择时买卖信号有效把控风险,平均每年交易次数约3次,策略偏好趋势行情。
基于择时信号的动态资产配置效果 [page::4]


- 动态配置增强型指数基金,利用择时模型取得优异收益。
- 2015年至2017年不同策略表现明显,其中建信中证500和景顺长城沪深300均展现较强资产增值能力。
- 中长期择时策略实现较优的风险控制与收益提升,适合稳健投资者配置。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上证50空间测算》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上证50空间测算》
作者及联系方式: 王红兵,银河证券研究部,联系电话0755-83479312,邮箱wanghongbing_yj@chinastock.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4060001
发行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发布日期: 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12月1日
主题: 上证50指数的中长期择时策略分析与未来走势空间测算
核心论点及投资观点
报告基于银河证券“十年梦想”中长期择时策略模型,就上证50指数的走势空间进行了测算与研判。主要观点包括:
- 当前为2017年内第5次“看多持有”状态,但择时信号继续快速下挫,接近多空临界值,如果指数继续下跌可能触发看空信号。
- 上证50指数自熔断后累计涨幅约45%,未来三年净利润增速预期分别为12%、11%、10%。
- 按照业绩增速及估值测算,未来上证50指数的趋势表现不强,主导特征为震荡格局。指数2018年对应的理论点位为2862,接近于2017年底的2842点,说明价格回归到基本面水平。
- 择时策略能够控制震荡市的风险,有利于中长期资产稳步增值。
总体上,报告立场较为谨慎,看好指数后续横盘震荡,关注择时信号变化以调整多空策略。[page::0,1,2,3]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本周观点及择时策略总体介绍
报告最初就明确了当前的“看多持有”投资状态(始于2017年10月10日),同时强调择时信号快速下挫,逼近多空转换临界值,暗示近期市场存在结构性调整风险。作者重申了“十年梦想”中长期择时策略其基于改造的均线系统,优于一般均线策略,提升震荡市场的趋势判断能力,尤其能规避下跌年份的系统风险,从而实现长期绝对收益目标。策略年均交易次数约3次,低交易频率保证在震荡市减少错误进出频率,策略属高盈亏比类型。当前市场震荡,预计收益率表现有限。[page::1]
2.2 上证50指数的基本面分析与估值逻辑
报告详细梳理了自2016年以来上证50指数的净利润表现及估值变化:
- 2016年发生熔断时指数企稳于约1900点水平,当年净利润为负增长。
- 2017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8.52%(从2015年的14520.71亿元增至15757.88亿元),2017年样本数据净利润增速一致预期为12%。
- 估值层面,2016年熔断时PE倍数为8倍,2017年逐渐提升至10倍。
- 2018、2019年未来净利润增速分别预期为11%和10%。
基于此基本面,指数对应的合理点位由1900点经过业绩增速调整上涨至2062点,估值倍数提升反映为2578点,再叠加2018年11%及2019年10%净利润增长后,测算点位分别为2862和3148,显示2018年指数上涨空间有限,估值提升空间受限,未来趋势可能震荡为主。[page::2,3]
2.3 择时信号具体表现及历史验证
报告通过图表展现了“十年梦想”策略2017年整体表现(图1),其投资组合走势与上证综指大致同步,年内多空信号频繁切换,体现出震荡较强。其中,2017年共有5次交易信号,表1列出了买卖日期及对应指数涨跌幅,强化了策略交易的低频且高盈亏比特征。作者强调策略系统在过去数年数据回测中表现稳健,有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复利收益表现。图2和图3展示了2017年度择时信号值的动态变化及自2016年以来择时信号的多空研判,反映出择时模型具备一定的先行预警功能。[page::1,2,3]
2.4 趋势预判及策略建议
结合基本面业绩增速、估值水平及择时信号动态,报告得出结论认为,虽然当前指数维持看多仓位,但随时可能因为信号进一步恶化而转为看空。整体上,2018年上证50以震荡行情为主,持续回调调整或将使指数定价更加贴近基本面,难以呈现明显趋势性上涨。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择时信号的转折点,结合业绩驱动调整仓位,科学把握震荡行情中的机会。[page::0,1,2,3]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十年梦想】中长期择时策略2017年表现(Page 1)
- 描述: 图中蓝线代表“十年梦想”策略的资产净值表现,红线为上证综指同期表现。图表时间横跨2017年全年。
- 解读: 该策略表现大体跟随市场走势,整体稳中有升,多阶段超越基准,收益率波动低于指数,表现出较好的稳健性。年内出现几次明显回撤,但均基本收复,兑现了低频高盈亏比的策略特点。
- 联系文本: 该图验证了报告中对策略可控震荡市风险、实现长期绝对收益目标的论述,为后续择时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图2:2017年中长期择时信号值变化(Page 2)
- 描述: 折线描绘了择时信号值随时间的波动,数值范围大约从-0.04至0.09。
- 解读: 信号值在年中呈上升后波动,年末迅速下滑至接近0的临界点,暗示多空转换压力增大。信号值的振幅和频繁变化体现了市场的震荡特征,同时信号的迅速下降释放潜在的看空风险。
- 联系文本: 与文中提及的择时信号“快速下挫接近多空临界值”相呼应,支持作者对未来行情谨慎的判断。
图3:2016年以来中长期择时研判结论(Page 2)
- 描述: 图表包含两条线,灰色为上证50指数走势,红色方波为策略的买入卖出信号(1为多头,0为空头)。
- 解读: 图显示策略在市场上涨期持多仓,调整期转为空仓,体现择时策略有效地避开了市场的部分下跌风险。例如2016年4月至11月较长时间的空仓对应指数调整区间。
- 联系文本: 验证了策略在缩减系统风险中的历史效果,支撑报告中“该策略能较好控制震荡市风险”的主张。
图4:上证50指数2017年7月以来走势(Page 3)
- 描述: 折线展示指数从7月至11月底的波动,绿色和红色水平线分别为2862和2562两个关键估值点位。
- 解读: 指数多次在上述关键点位附近震荡,未显著突破。该走势符合报告提出的“估值无明显提升空间,指数以震荡为主”的判断。
- 联系文本: 该图辅助说明了估值对应价格水平,从技术面印证基本面所反映的指数定价合理区间。
表1:2017年中长期择时信号明细(Page 3)
- 数据: 报告列明2017年五次择时交易具体买卖日期,及其对应上证综指涨跌幅。多数交易周期内指数波动较小或轻微下跌,体现出策略选点较为谨慎。
- 联系文本: 本表强化择时系统年均低交易频率与较好的盈亏比相关断言,为投资者理解策略实际应用效果提供量化证据。
图5:基于择时模型最近3年资产增值计划(Page 4)
- 描述: 条形图对比三只基金产品2015、2016、2017年收益表现。蓝色24个月内收益最高,绿色2017年超过其他。
- 解读: 体现基于择时信号动态调整的基金投资策略,能够获得较为优异的长期回报。建议投资者结合择时信号选择合适产品,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图6:2017年资产增值计划表现曲线(Page 4)
- 描述: 三条曲线分别为上述三只基金资产规模的动态变化。
- 解读: 三基金均实现不同幅度不同时间段的资产增长,且相较于市场基准企稳上行,佐证择时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具备一定的长期超额收益潜力。
---
4. 估值分析
报告估值方法以净利润增长预测结合PE估值倍数进行测算,具体步骤为:
- 基准估值点位:以2016年熔断企稳的1900点为起点,此时PE约8倍。
2. 业绩成长调整:根据未来净利润增长率(2017年8.52%、2018年11%、2019年10%)逐步乘以估值点位,得出各年份理论估值点位。
- 估值倍数调整:2017年估值倍数由8倍升至10倍,反映市场对基本面改善的认可,但预计后续估值提升空间有限。
4. 最终预测:2018年估值对应约2862点,2019年3148点,该预测压制了指数短期大幅上涨的预期。
此估值法本质为“收益驱动估值法”,关键假设为净利润增速、估值倍数的变动,缺少风险调整的折现模型或现金流贴现(DCF)分析,强调静态估值合理区间风险。[page::2,3]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隐含提及的主要风险包括:
- 择时信号误判风险:择时模型虽然有历史验证,但信号快速接近临界值,转折风险伴随波动可能突发,投资者需关注信号变动。
- 业绩预期不确定性: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增长预测基于wind一致预期,经济波动、政策调整或外部冲击可能影响该增速。
- 估值压缩风险:如果市场整体风险偏好降低,估值倍数可能下降,导致指数下行风险加大。
- 震荡市策略收益限制:虽然策略控制风险,但在震荡市频繁变动可能导致机会成本和交易费用。
报告未明确给出缓解策略,但通过低频交易和中长期视角限制了频繁进出的风险,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灵活应对。[page::1,2,3]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择时模型依赖过去数据表现,未来市场结构或宏观政策新变化可能影响模型准确性,报告中未详述模型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或局限。
- 估值方法相对简单,忽略了现金流折现、盈利质量差异和宏观利率变化对估值的影响,后续可能需要更复杂多维的估值框架补充。
- 报告多次强调“震荡为主”,显现较为谨慎中性,缺少对潜在大幅上涨或下跌行情的深入讨论,存在一定保守偏向。
- 报告虽提及信号高低点,但未具体列示明确的信号阈值或触发点的量化标准,投资者在实际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操作难度。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利用中国银河证券的“十年梦想”中长期择时策略,从基本面净利润增速预期、估值倍数调整入手,对上证50指数未来中长期趋势进行了系统性测算和风险提示。核心结论为:
- 上证50目前维持看多持有仓位,但择时信号显示市场正处于转折边缘。
- 依托2016年熔断后的1900点企稳基准,结合逐年12%、11%、10%的净利润增长与估值倍数10倍假设,2018年对应指数理论点位为2862点,接近当前水平,显示上涨空间有限,前景以震荡为主。
- “十年梦想”策略能够适应震荡市控制下跌风险,适合中长期投资者用来捕捉市场主要趋势,长期历史表现较优。
- 图表数据系统性展现了策略实盘表现及择时信号的波动特征,强调信号快速下挫的风险表征。
- 投资者应警惕信号转折带来的交易风险,保持适度仓位,结合净利润增长预期和估值合理区间,有效应对未来震荡行情。
整体上,报告是一份结构严谨、基于定量择时模型和宏观业绩预期的指数投资策略分析,对理解2017年底及2018年上证50指数配置价值和风险具有较强参考价值。[page::0-6]
---
附图示例:
图1示意图地址:

图4指数走势示意图地址:

---
此分析全面覆盖报告的主要章节和图表,详解估值逻辑及择时策略特点,同时结合数据洞察风险与投资方向,帮助投资者全方位理解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