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量化 | 行业配置组合1月相对基准超额 $1.9\%$ 基本面量化系列研究之四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国盛证券基本面量化行业配置组合,2025年1月实现相对基准超额1.9%。通过右侧景气趋势模型和左侧库存景气反转模型,选取新能源产业链、通信和电子等处于高景气强趋势且拥挤度低的行业作为重点,强调成长板块优势及补库存机遇。宏观层面显示当前处于主动去库存末期,经济和库存景气有修复迹象。中观层面消费板块景气度下行,电子通信持续高景气。微观策略中行业配置和景气选股模型均显著优于基准,新能源、汽车、有色等行业补库存明显,银行和保险具备配置价值,地产持续低估待关注。报告详细分析了量化模型构建、绩效回测及具体行业配置建议,为投资者把握行业配置机会提供重要参考 [page::0][page::6][page::14][page::15][page::17]
速读内容
- 行业配置组合1月表现优异,2025年1月右侧景气趋势模型相对wind全A超额1.9%,ETF组合相对中证800超额1.9%,PB-ROE选股组合叠加超额2.9% [page::0][page::1]

- 2月配置建议重点行业包括电子(20%)、有色金属(17%)、汽车(13%)、通信(1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10%)等。
- 景气度-趋势-拥挤度分析显示:新能源产业链、通信、电子和汽车等行业位于高景气强趋势区域,拥挤度较低,且成长板块优势明显 [page::2]

- 库存景气反转模型跟踪表现良好,2024年绝对收益达到25.6%,相对行业等权超额14.5%,2025年1月超额1.9% [page::3]

- 库存和财务指标显示汽车、有色、电子和家电等行业库存及营收同比均呈现回补和企稳趋势,资本开支处于历史低位,毛利率稳定上升,自由现金流改善,具备补库存基本面支持 [page::4][page::5][page::6]





- 宏观层面货币及信用宽松指数回升,经济增长指标和库存景气显示修复迹象,经济增长指数与沪深300盈利增速呈正相关,PPI预计触底企稳,库存周期当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且即将结束,权益资产等待时机 [page::7][page::8][page::9]




- 消费板块景气度下滑,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分析师景气指数处于下行趋势,业绩透支年份回落至合理或偏低分位;电子和通信维持高景气,估值透支年份处于历史较高百分位数,部分有所回落 [page::9][page::10][page::11]


- 大金融板块配置价值显现,银行未来一年预计有绝对收益价值,保险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关注十年国债收益率拐点信号;地产估值低位,房贷利率持续创新低,货币宽松,关注政策与估值变动 [page::11][page::12][page::13]


- 业绩模式与量化策略方面,行业配置模型通过景气度+趋势+拥挤度选取优质行业,2023年超额收益9.3%,2024年5.0%,2025年1月1.9%;库存景气反转模型捕捉补库行情,2024年绝对收益25.6%,相对超额14.5%;ETF配置及景气度选股策略表现稳定,年化超额收益分别达18.2%和22.9% [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 重点推荐行业和个股包括:电子、汽车、通信、有色金属、农林牧渔、非银金融等代表性板块和个股如中国平安、比亚迪、立讯精密、中际旭创、中国联通、牧原股份、赛力斯等 [page::16][page::17]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团队发布的《行业配置组合1月相对基准超额1.9% 基本面量化系列研究之四十》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行业配置组合1月相对基准超额1.9% 基本面量化系列研究之四十》
- 作者与发布机构: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联系人为刘富兵和杨晔
- 报告日期:2025年2月11日
- 研究主题及对象:围绕行业配置策略和基本面量化体系,重点聚焦2025年1月行业组合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表现及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分析。
- 核心论点与结论:
- 2025年1月,行业配置组合相对Wind全A指数超额收益达到1.9%,ETF组合相对中证800的超额也为1.9%,基于PB-ROE的选股策略相对Wind全A超额2.9%,整体表现稳健。
- 短期内成长板块相较红利板块明显占优,新能源、通信、电子行业位居强趋势低拥挤区。
- 宏观层面认为目前经济处于“主动去库存”的末期,经济和库存景气指数出现企稳修复,消费景气度下行但通信电子景气度维持高位。
- 建议重点关注补库存需求企业和行业,特别是在财报披露密集期关注有望库存底部反转的成长性行业。
- 大金融板块具备绝对收益配置价值,地产板块估值反弹并受益于利率下行趋势。
总体来看,这是基于量化模型和宏观行业基本面判断的细致研究,给出行业配置和选股的系统性建议,兼顾权益资产配置和收益稳健性[page::0, page::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行业配置组合超额收益表现
- 报告多次指出,2025年1月,行业配置组合、ETF组合和PB-ROE选股组合均实现约1.9%-2.9%的相对基准超额收益,反映出该系列基本面量化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 业绩来源于右侧景气趋势模型和左侧库存景气反转模型的综合配合,二者互补,适应市场不同阶段。
- 右侧趋势模型专注于“高景气、强趋势、低拥挤”行业,表现稳健,2023年-2024年相对基准均交出亮眼超额收益;左侧库存反转模型则侧重“困境行业”的补库存行情,2024年绝对收益达25.6%,2025年1月相对超额1.9%,显著优于行业等权基准[page::1, page::2, page::3].
2.2 宏观层面分析:主动去库存阶段末期
- 构建四大宏观景气指数(经济增长、货币宽松、信用宽松和库存景气)对经济周期进行量化跟踪。当前货币和信用指数回到正轴,但经济和库存指数仍在负区间,但均显示有回升迹象,预示库存周期开启“主动去库存”末尾,宏观方面持续跟踪证实经济有企稳可能。
- 经济增长指数与沪深300盈利增速高度相关,后者三季度首次回正,盈利拐点有望确认。
- 通胀方面,货币宽松指数领先PPI约一年,预计PPI未来数月触底企稳。
- 库存周期分析区分主动去库存与补库存阶段,当前为主动去库存,按策略原则权益资产市场需等待更明确的经济复苏信号。
- 但近期补库存迹象通过三季报得到验证,主动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后续市场存在库存补库驱动行情的可能性[page::7, page::8, page::9].
2.3 中观层面:行业景气与估值分析
- 消费板块整体景气度持续下滑。细分:
- 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盈利预期下滑且估值处于中等或合理偏高水平,业绩透支率分别处于43%、51%和61%分位数,反映近期估值回落消化了部分此前预期。
- 电子与通信分析师景气预期处于历史高位,持续领跑,估值业绩透支年份分别为62%和78%分位,代表相对较为昂贵但预期仍被市场看好。
- 新能源业绩透支率处于65%分位,盈利预期回暖。
- 大金融(特别是银行)具备未来一年绝对收益配置价值,银行估值性价比指标对应历史上仍有较好的未来回报空间。
- 保险估值接近历史最低,前景依赖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信号和保费收入回暖。
- 地产行业估值基于NAV模型处于历史低位,房贷利率持续下降且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后续配置价值打开。
- 行业景气指数结合分析师盈利预期充分体现基本面变化,表格显示各行业景气与趋势存在分化,电子、通信汽车等维持强趋势高景气,消费类板块景气走弱[page::9, 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page::14].
2.4 微观层面:盈利模式及策略表现
- 基于成熟盈利模式打造多种量化投资策略:
- 行业景气趋势配置模型:挑选高景气度且趋势强劲且拥挤度低的行业,策略表现优异,历史年化超额收益16.3%,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9.3%和5%的超额收益,2025年1月继续实现超额1.9%。
- 行业困境反转配置模型:依据赔率-胜率(困境反转)选取库存压力较低且景气有望回升行业,2024年实现绝对收益25.6%,相对业等权超额14.5%,2025年1月超额1.9%。
- ETF层面配置:基于行业景气度在ETF市场落地,实现年化超额18.2%,2023年和2024年超额收益分别为6.0%和5.3%,并重点推荐汽车、通信、有色金属、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主题类ETF。
- 选股策略基于PB-ROE:先根据行业配置模型确定行业权重,再选取行业内部估值性价比高、ROE稳定向好的股票组成投资组合。该策略累计显示年化超额22.9%,2025年1月超额达2.9%,最新推荐个股中包括中国平安、比亚迪、立讯精密、中际旭创等龙头[page::14, page::15, page::16, page::1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4:组合跟踪与行业趋势模型(页2-3)
- 图表1为行业景气趋势策略年初以来PMS组合回报与超额收益变化,显示资金实际持仓中汽车、通信、电子等行业权重较大,1月累计超额约1.9%。
- 图表2二维“景气度-趋势-拥挤度”地图,行业横向为景气变化,纵向体现趋势强度,气泡大小代表行业市值,颜色深浅表示拥挤度。汽车、通信、电子和有色金属明显处在高景气+强趋势且拥挤度较低区域,支持配置。
- 图表3行业景气选股策略表现,显示公司层面选股组合2025年1月相对Wind全A超额约2.9%,浮盈显著。
- 图表4库存景气反转策略表现,股票池基于明确库存与补库存指标,2015年以来明显跑赢行业等权基准,反映了库存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
- 分析后续补库存行业聚焦资源品、出口链、AI和医药4条主线,均为当前经济结构亮点且有补库存迹象[page::2, page::3].
图表6-10:库存及经营指标(页4-6)
- 图表6-7库存同比及营收同比均显示汽车、有色、电子和家电经过2023下半年和2024一路回升,验证补库存周期启动。
- 图表8资本开支占比,家电、有色和电子资本开支保持低位,汽车略高,但仍处于历史中枢,支撑库存逐步补充。
- 图表9毛利率呈现大部分行业处于回升通道,家电、汽车、有色处于历史较高价位,电子则仍有明显提升空间。
- 图表10自由现金流家电自由现金流向好,但三季度略有下降;汽车和有色现金流趋稳;电子虽处于负值但正面趋势明显,说明资本开支带动潜在成长[page::4, page::5, page::6].
图表13-17:宏观景气指数与库存周期(页8-9)
- 图表13宏观指标呈现经济增长和库存景气指数低于0轴但有回升趋势,信用和货币宽松已在0轴上,说明流动性环境改善支持经济复苏。
- 图表14显示经济增长指数有较强领先沪深300盈利增速的信号,盈利转正确认经济边际改善。
- 图表15货币宽松指数领先PPI约一年,预测PPI或已触底企稳,有助于制造业景气转正。
- 图表16-17库存周期绘制主动去库存期,权益配置策略建议等待更好的经济信号,但三季报中补库迹象明显,提示后期看库存补库行情[page::8, page::9].
图表18-35:行业景气与估值指标(页10-13)
- 食品饮料、家电、医药板块景气指数持续下行,估值合理或偏高,提示短期谨慎,但不排除估值修复空间。
- 电子、通信和新能源板块景气高位,业绩透支年份偏高但近期预期有所上调,预示阶段性业绩改善。
- 大金融中银行估值性价比尚存且未来一年仍具绝对收益,保险PEV估值极低但等待利率拐点,地产NAV估值处于低位,结合房贷利率走低,配置价值凸显[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图表37-44:模型策略表现与推荐(页14-17)
- 行业景气-趋势-拥挤度评分表详细列出所有行业的估值PE、景气排名、预测预期、趋势及拥挤度具体数据,为配置决策提供基础量化支撑。
- 行业景气趋势模型和困境反转模型分别表现极佳,历史年化超额均达两位数,回撤低,月度胜率高。
- ETF层面落地表现稳定,领涨行业聚焦汽车、通信、有色、半导体、银行、人工智能等。
- PB-ROE选股模型表现突出,2025年1月超额2.9%,最新重仓股票包括中国平安、比亚迪及中际旭创等,体现行业和个股策略的协同效应[page::14, page::15, page::16, page::17].
---
四、估值分析(隐含)
本报告主要依托基于盈利预测和基本面量化分析构建的行业和公司估值判断:
- 通过业绩透支年份指标衡量估值合理性,结合历史分位数判断是否过高或低估。
- 银行板块采用股权风险溢价模型,为未来一年绝对收益预期提供依据。
- 保险板块用PEV估值模型,结合十年国债收益率和保费收入指标动态判断配置时点。
- 地产行业采用NAV模型结合政策环境(房贷利率与货币指数)确认估值水平。
- 估值指标结合景气、趋势与拥挤度形成综合行业配置框架,既重视估值安全边际,也兼顾趋势与市场情绪。
- 选股环节结合PB与ROE筛选高性价比成长股,体现成长与价值的结合。
整体估值分析依赖持续动态更新的量化指标,强调在市场情景与基本面变化中动态配置,未采用传统单一估值模型,而是基于多因素综合判断[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指出所有结论均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模型可能失效。
- 主要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回落风险、货币政策走向不及预期风险、库存周期反转滑坡风险等。
- 估值过高行业可能面临业绩下修风险,拥挤度高的行业存在短期市场波动风险。
- 季报及年报业绩披露期间存在不及预期和市场情绪影响风险。
- 报告未详细列出缓解策略,但其量化动态跟踪机制本身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与应对功能。
- 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使用,注意基本面及市场情绪的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page::1, page::1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过度依赖历史数据和定量模型,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市场环境的稳定,面对黑天鹅事件或宏观政策剧变可能失灵。
- 对于估值的理解偏向历史分位数及盈利透支年份,风险在于忽视估值水平突然因市场风险偏好骤降带来的折价风险。
- 对消费景气度下降的解读较为单一,未充分讨论短期政策刺激对消费的可能逆转。
- Model交叉验证和多模型协同虽增加稳健性,但若各模型存在共性盲点,则整体风险放大。
- 行业拥挤度指标虽然提醒风险,但并未详细解释如何在实操中防范拥挤度急剧变化带来的回撤。
- 本报告的行业深度侧重于一线大行业,部分细分子行业或新兴产业未明显体现。
- 报告中PB-ROE策略偏重选取“前40%高性价比股票”,但未展开探讨成分股多元化和平衡风险的方法。
- 组合具体调仓策略及成本、流动性风险在报告中缺乏披露。
- 总体看,报告基于专业量化框架,逻辑清晰,但对不确定性和极端事件的讨论不足[page::17].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在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完善的基本面量化研究体系,基于宏观景气指数、行业盈利及估值指标、以及成熟的量化模型(行业景气趋势模型、库存反转模型、PB-ROE选股模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行业配置和选股建议。
2025年1月,行业配置组合相较Wind全A指数获得1.9%超额收益,PB-ROE选股策略表现尤为出色,超额接近3%。新能源、通信、电子、汽车和有色金属等成长及资源品行业显示出高景气、强趋势且拥挤度低的优质配置机会,契合当前宏观的“主动去库存阶段”尾部,后续补库行情值得关注。大金融板块尤其银行和保险具备绝对收益空间,地产估值与利率环境改善亦具备潜在投资价值。
报告在行业层面强化景气度-趋势-拥挤度的综合评级体系,结合分析师景气预期和实时库存周期信号,提升配置准确性。选股层面,采用PB-ROE双指标筛选对估值与盈利质量匹配良好的股票,搭建了稳健且具成长潜力的组合。ETF层面的落地匹配保证了模型的操作性和流动性优势。
图表深度呈现历史趋势、行业景气态势、重要财务指标(库存、营收、资本开支、毛利率及自由现金流等),为配置策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模型策略历史回测和实盘表现均优异。总体来看,该报告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量化量基因投资视角,适合机构投资者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对行业资产进行动态配置。
需关注报告依赖历史和模型分析的局限性,以及市场极端波动对策略适用性的挑战。同时,随着宏观政策变化和经济数据的更新,组合策略应保持动态微调,以应对潜在的市场调整。
---
重要图表示例(Markdown形式)
- 图表2:行业景气度-趋势-拥挤度图谱(截止2025年1月27日)

- 图表6:库存同比有色金属、电子、家电和汽车回补迹象

- 图表16:当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

- 图表30:银行估值性价比与未来一年绝对收益率对比

- 图表37:行业景气-趋势-拥挤度打分表
(表格较大,因篇幅未全部展示,详见报告原文)
- 图表40:行业库存景气反转策略2024年表现

- 图表43:景气度投资选股策略净值表现

---
以上为本报告的详尽解析,内容涵盖宏观经济指标跟踪、行业基本面动态、中微观量化模型构建及实证表现,帮助机构投资者科学把握当下及未来的行业配置机会与风险。整体分析客观基于报告内容,无主观臆断,便于策略落地及风险管理。
[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page::14, page::15, page::16, page::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