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高频选股因子表现如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回升态势,小市值股票表现优于大盘,受AI人工智能影响的通信、计算机、传媒行业涨幅显著。传统选股因子中,价值、波动率和技术因子表现较好,但一致预期因子表现开始回调。高频选股因子表现稳定且多空收益显著,为量化策略提供有效补充。量化基金中,主动量化基金以中证1000和国证2000为基准收益较好,绝大多数公募量化基金实现超额收益,量化对冲基金表现相对平稳但偏弱。整体市场预计下半年基本面因子表现有望回暖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13]
速读内容
2023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与主要板块涨跌摘要 [page::3][page::4]
- 万得全A指数上涨3.06%,上证50指数下跌5.43%,中证1000指数上涨5.10%。
- 创业板指数估值处于三年低位(PE分位数3.71%)。
- 通信、计算机、传媒行业涨幅分别为45.41%、32.27%、43.43%,受AI及大语言模型浪潮推动。
- 房地产板块大幅下跌14.07%,受多重因素影响景气度低迷。
- 不同行业估值差异明显,周期性行业表现分化。
传统与高频选股因子表现概览 [page::5][page::6]
| 因子类别 | 股票池 | IC均值 | 多空收益率 |
|---------|--------|-------|------------|
| 价值 | 全A股 | 5.97% | 13.43% |
| 波动率 | 全A股 | 9.01% | 3.43% |
| 技术 | 全A股 | 6.55% | 10.12% |
| 一致预期| 全A股 | 0.38% | 2.70% |
| 高频因子 (价格区间,量价背离,遗憾规避) | 全A股 | 4%以上 | 9.48%-17.18% |
- 高频因子自2020年以来表现稳定,IC均值较传统因子高,特别是在中证1000股票池表现优异,多空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24.37%。
- 一致预期因子收益回撤,推测与基本面因子短期失效相关。
- 价值因子在大盘股中表现优异,波动率因子表现分化。

量化基金2023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分析 [page::7][page::12]
| 基金类型 | 指数基准 | 产品数量 | 平均收益率(%) | 超额收益均值(%) | 最大回撤均值(%) | 年化波动率均值(%) |
|------------------|--------------|----------|---------------|-----------------|-----------------|-------------------|
| 主动量化基金 | 中证1000 | 10 | 6.19 | 2.47 | -7.57 | 13.17 |
| 主动量化基金 | 国证2000 | 1 | 12.12 | 5.32 | - | - |
| 主动量化基金 | 沪深300 | 77 | 0.40 | 0.33 | -10.77 | 13.96 |
| 量化指数增强基金 | 中证1000 | 19 | 7.39 | 2.47 | -7.57 | 13.17 |
| 量化对冲基金 | — | 23 | 欠佳 | 0.41 | -2.58 | 3.92 |
- 主动量化基金中,中证1000及国证2000基准产品收益率较高,超额收益显著。
- 量化指数增强基金跟踪中证1000的相关产品表现较好,超额收益较高。
- 量化对冲基金表现整体较弱,追求alpha但收益稳定性有限。
- 大盘指数(沪深300)相关产品获取超额收益较难,超额收益率均值较低。
主动量化基金举例:沪深300基准排名前五 [page::8]
| 证券简称 | 基金收益率(%) | 基准收益率(%) | 超额收益率(%) |
|------------------|--------------|--------------|--------------|
| 摩根动态多因子A | 16.08 | 0.00 | 16.08 |
| 汇安量化优选A | 15.31 | 0.50 | 14.81 |
| 信澳量化先锋A | 12.73 | -0.69 | 13.42 |
| 汇安量化先锋A | 12.06 | 0.44 | 11.62 |
| 信诚多策略A | 10.46 | 1.08 | 9.38 |
- 尽管整体难度大,部分产品依然实现了超过10%的超额收益,显示多因子模型有效性。

高频选股因子在量化策略中的重要价值 [page::6]
- 高频因子的稳定性和收益优势明显,是对传统基本面因子投资组合的重要补充。
- 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和库存周期拐点,传统因子有望改善,特别是反转、市值和价值因子。
- 市场不存在极端炒作的情况下,基本面因子复苏可望带动策略整体提升。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上半年高频选股因子表现如何?”——国金证券,2023年上半年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上半年高频选股因子表现如何?
- 分析师:高智威(执业编号S1130522110003)
- 联系方式:王小康,wangxiaokang@gjzq.com.cn
- 发布机构:国金证券研究所
- 时间:2023年下半年发布,数据涵盖2023年上半年市场表现
- 主题/议题:聚焦2023年上半年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重点分析高频选股因子的表现、传统选股因子对比、量化基金的收益与风险表现,以及对未来下半年趋势的预测。
核心论点与信息:
-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调整态势,小市值股票相对强势,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表现优异。
- 传统选股因子中,价值、波动率和技术因子表现较好,但部分因子如一致预期因子出现了回调。
- 高频选股因子自2020年以来表现稳定,2023年上半年同样取得稳健多空收益,显示其作为传统基本面因子的有效补充价值。
- 主动量化基金整体表现优于指数,但不同跟踪基准的基金收益差异显著,中证1000及小市值指数相关基金的表现普遍更好。
- 风险提示强调了模型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失效的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
- 市场回顾:
- 国内经济呈现回升态势,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
- 同时受国际复杂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市场波动较大。
- 指数表现:
- 万得全A指数上涨3.06%,上证50下跌5.43%,中证1000上涨5.10%,沪深300微跌0.75%,中证500上涨2.29%,中证800基本持平(0.02%)。
- 小市值指数(中证1000)表现最好,反映投资者对小盘成长股更为青睐。
- 估值水平:
- 主要宽基指数处于历年估值较低水平。
- 创业板指PE分位数仅3.71%,PB分位数5.36%,处于估值低点,显示市场整体估值偏低,潜在分化明显。
- 中证500估值处于中位(PE分位数48.76%),表明中型市值股票估值相对合理。
- 行业表现:
- 通信、计算机、传媒行业表现强劲,受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推动,展现人工智能主题行情。
- 房地产行业受到多重压力,景气度持续低迷,房地产指数同比下跌14.07%。
2.2 2023年上半年量化选股因子表现
- 传统选股因子表现:
- 价值、波动率和技术因子表现较好,尤其在中证1000等小市值股票领域,价值因子IC均值为5.56%,波动率为8.07%。
- 价值因子多空收益率显著,全A股票池收益率达13.43%,且在大市值(沪深300)股票表现突出(33.98%)。
- 波动率因子表现分化,大盘好、小盘表现一般。
- 技术因子表现不均,主要宽基指数成份股未获得明显正收益。
- 高频选股因子表现:
- 三类高频选股因子自2020年以来表现稳定,2023年上半年IC均值均超4%,多空收益达17.18%,9.48%,16.64%。
- 高频因子在中证1000成份股表现突出,年化多空收益分别为5.28%、8.63%、24.37%。
- 高频因子在沪深300表现不佳,部分甚至出现负收益。
- 其他因子观察:
- 一致预期因子自2023年以来多空收益明显回落,与基本面预测失灵有较强关联。
- 量价类因子继续表现稳健,价格区间、量价背离、遗憾规避因子均呈现较好多空净值增长。
- 展望:
- 预计2023年下半年随着库存周期拐点以及经济复苏,传统因子失效状况可能改善。
- 周期板块有望回升,反转因子、市值因子受益显著。
- 价值因子可能继续受益于美联储加息预期。
- 基本面相关因子表现有望趋稳。
2.3 2023年上半年量化基金表现
- 分类综述:
- 公募量化基金分为主动量化、指数增强、量化对冲三类。
- 产品类型差异显著,比较基准不同导致业绩表现分化。
- 主动量化基金:
- 191只宽基类主动量化基金,主要跟踪沪深300(77只)、中证500(55只)、中证800(26只)。
- 中证1000及国证2000基准下基金平均收益较好,分别为6.19%和12.12%。
- 以大盘指数如沪深300为基准的基金超额收益不易获得,均值接近零。
- 基金超额收益表现(主动量化基金):
- 沪深300基准最高超额收益达16.08%,最低负12.12%,年化波动率13.96%。
- 中证500基准基金超额收益均值2.87%,最大回撤8.14%。
- 中证800基准基金超额收益均值0.50%,最大回撤11.33%。
- 其他宽基基准基金超额收益均值1.79%,波动率14.80%。
- 行业主题基准基金表现较弱,收益均值0.88%,最大回撤14.42%,波动率最高(17.48%)。
- 指数增强基金表现:
- 跟踪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指数的产品超额收益普遍较低,中证1000跟踪基金表现突出,超额均值2.47%。
- 其他宽基指数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表现一般至偏弱。
- 量化对冲基金表现:
- 追求纯alpha、对冲市场风险的基金整体表现欠佳,超额收益均值-0.94%,波动率显著低于主动量化及指增基金,仅3.9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宽基指数表现及估值(图表1 & 图表2)
- 图表1反映:2023年上半年主要宽基指数涨跌幅及PE/PB估值分布
- 中证1000(小市值)涨幅最大(+5.10%),但估值水平最高(PE=36.67,PE分位61.54%),显示小市值股虽表现强劲,但估值偏高。
- 创业板指数表现较弱(-5.61%),估值处三年低位,投资价值逐渐显现。
- 上证50指数表现较弱(-5.43%),估值较低(PE=9.66)。
- 图表2反映:各指数净值走势
- 体现出各指数在年初至6月底呈现整体震荡走低趋势,期间中证1000、科创50等指数一度强势反弹,但下半年总体回落。
3.2 行业表现及估值(图表3)
- 行业涨跌幅细分:
- 通信(+45.41%), 传媒(+43.43%), 计算机(+32.27%)涨幅显著,受AI浪潮及大语言模型推动。
- 房地产显著下跌(-14.07%),行业景气度低迷,投资风险加大。
- 石油石化(+10.53%), 建筑(+11.34%)表现良好,反映周期板块局部回暖。
- 估值观察:
- 房地产PB极低(0.8611),显示极度低估但风险依然显著。
- 传媒行业PE高达190,估值极端偏高,需警惕泡沫风险。
3.3 选股因子表现(图表4、图表5)
- 传统因子:
- 波动率因子IC均值最高,且多空收益在部分范围内表现正向,尤其全A、沪深300中。
- 价值因子在大市值股票中表现更好,多空收益明显超越其他因子。
- 成长因子表现整体较弱,说明当前市场对成长股票不占优势。
- 高频因子:
- 三类高频因子稳定取得正IC和多空收益,显著高于大部分传统因子,尤其在中证1000成分股表现优异。
- 高频因子在大盘如沪深300出现收益负面,表明市场结构与因子有效表现有明显差异。
- 趋势与演变:
- 一致预期因子多空净值近年出现明显下滑,反映基本面预测因子失效。
- 质量、技术、价值及波动率因子持续积累多空净值,表明稳定有效。
- 价格区间、量价背离、遗憾规避三大高频因子表现稳健,尤其遗憾规避因子成长势头强劲。
3.4 量化基金收益与风险(图表9至图表32)
- 主动量化基金:
- 不同基准基金表现各异,中证1000及国证2000标的基金表现最佳,说明小市值及中小盘股票更容易获取alpha。
- 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区间波动大,风险承受能力需审慎评估。
- 指数增强基金:
- 超额收益更接近零,风险较主动型低,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 量化对冲基金:
- 超额收益弱,波动率最小,定位更加保守,主要是追求市场中性alpha。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中估值部分主要通过市盈率(PETTM)和市净率(PBLF)及其分位数进行说明,体现各指数及行业当前估值相对历史位置:
- PE分位数表示:当前估值在历史估值区间内的位置,数值越低表示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数值越高表示处于高位。
- 观察:
- 创业板PE分位3.71%,处于近年极低区间,投资价值潜力大。
- 中证500估值中等,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 个别行业如传媒、家电等估值处于较高分位,预示估值风险。
- 估值结合行业成长差异,引导投资者注意结构性配置。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动风险:
- 本报告结果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市场宏观政策变动、地缘政治突发事件等因素可能导致模型失效。
- 模型假设限制:
- 量化模型和选股因子受到假设影响,如经济周期、流动性变动可能限制因子适用性。
- 市场结构风险:
- 高频选股因子在大盘股票表现较弱,存在市场结构变迁带来的因子失效风险。
- 行业集中度风险:
- 人工智能等主题行业涨幅集中,若发生调整将对相关板块基金造成较大影响。
- 市场波动性:
- 量化基金波动率及最大回撤均存在较大差异,投资者需有充分风险承受能力。
报告未明确提出缓解策略,但通过多因子及跨领域组合分散风险,隐含风险管理思路。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隐含假设与偏差:
- 报告对高频因子表现给予较积极评价,但相较于大盘负收益缺乏深入探讨市场结构性原因和风险隐患。
- 对传统因子失效原因归结为“基本面因子失效”较为笼统,尚缺具体宏观或微观经济变量支撑。
- 数据时间窗口限制:
- 重点关注上半年表现,但未充分考虑后市不确定性与可能的大幅反弹或调整。
- 估值数据局限:
- 使用PE、PB分位数为估值参考,未涵盖盈利质量、现金流等更全面指标,可能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产生偏误。
- 量化基金分类:
- 划分细致,但对策略细节及因子组合权重缺少透析,影响对未来预判的把握。
- 图表说明不足:
- 多数图表未标注横纵轴单位及具体计算方式,对部分非专业读者理解造成障碍。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回顾并分析了2023年上半年中国A股市场表现、量化选股因子表现及相关基金业绩,主要结论如下:
- 市场表现分化明显,小市值股票及相关指数(中证1000)表现优于大盘,中证500估值合理,创业板低估值显示未来潜在机会。
- 行业轮动显著,通信、计算机及传媒行业因人工智能浪潮催化表现强劲,房地产板块持续低迷。
- 传统选股因子中,价值、波动率和技术因子表现较佳,但整体受制于经济周期波动及市场情绪影响,部分因子如一致预期出现失效迹象。
- 高频选股因子表现稳定且优于多数传统因子,显示其为量化策略有效补充,尤其在中证1000中收益亮眼,增强了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
- 量化基金整体表现良好,尤其是跟踪小市值指数(中证1000、国证2000)基金收益突出,但跟踪大盘指数的基金面临较大挑战。
- 风险仍需重点关注,政策和市场环境波动可能导致模型失效,投资者须注意行业估值分化及市场结构变化风险。
- 未来展望乐观,随着经济复苏和库存周期拐点,中下半年传统因子可能得到修复,价值因子预计持续受益,选股因子组合需灵活调整以应对市场波动。
---
图表示例引用
-

-

---
整体来看,报告数据详实,论证严谨,兼顾市场周期与量化因子表现,为投资者提供理性、科学的上半年市场复盘及下半年投资方向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前瞻性指引。[page::0,3,4,5,6,7,8,9,10,11,12,13]
# End of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