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风起,关注创业板投资机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经济复苏和创业板改革的宏观背景,重点聚焦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成长机遇。创业板指数表现优异,估值处历史低位,流动性充裕,适合配置。博时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59908)为投资该板块提供便捷工具 [page::0][page::3][page::7][page::13][page::14][page::18][page::19]
速读内容
1. 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及生产端回暖 [page::3][page::4]

- 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及动力煤日耗已超往年同期,工业开工率明显回升。
- 全国建筑施工企业开复工率大幅提升,显示经济活跃度回升。
2. 资金面稳健回暖,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本市场 [page::4][page::5]

- 虽阶段性流入有所放缓,但外资配置盘累计净流入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达4000-5000亿元。
- 私募股票多头仓位处历史低位,后续有望继续回补。
3. 创业板改革深化,明确进一步定位创新、成长特性 [page::5][page::6]
- 深交所2022年修订创业板发行上市暂行规定,强化符合科技创新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
- 制定研发投入、营收增长率等明确标准,增强审核透明度和市场可预期性。
- 禁止产能过剩及淘汰行业进入创业板,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4. 新能源及医药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显著,行业高景气 [page::7][page::8][page::9][page::11]


- 新能源车全球及国内销量高速增长,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94.9%,渗透率达26%。
- 欧洲碳排放标准趋严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加持推动新能源车市场扩张,动力电池需求高速增长。
- 光伏装机规模受十四五规划推动翻倍增长,新增装机预期庞大。
- 医药生物板块受需求持续扩张驱动,创新药品及医疗设备受政策支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 医药行业与卫生总费用增长同向,医疗支出稳步上升,行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良好。
5. 创业板指数(399006)概况: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兼备,投资性价比优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创业板指数年化收益13.33%,收益风险比优于主流宽基指数。
- 指数成交活跃,季度日均成交额均突破1500亿元,适合大规模资金配置。
- 市值分布兼顾龙头及成长型中小市值企业,行业分布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高成长板块。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36.57,市净率4.93,布局价值凸显。
- 指数盈利能力显著优于沪深300、中证500等,中长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领先。
6. 博时创业板ETF(159908)基金特色及管理团队 [page::18][page::19][page::20][page::21]
| 基金名称 | 博时创业板ETF(159908) |
| -------- | -------------------------- |
| 成立日期 | 2011年6月10日 |
| 基金经理 | 尹浩 |
| 基金类型 | 被动指数型 |
| 管理规模 | 约13.50亿元 |
- 跟踪创业板指数,追求跟踪误差最小化,方便投资者参与创业板成长机遇。
- 基金经理尹浩具备丰富指数基金管理经验,管理多只指数基金,规模超70亿元。
- 博时基金旗下被动指数产品线丰富,具备较强产品创新和管理实力。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成长风起,关注创业板投资机遇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成长风起,关注创业板投资机遇
分析师及联系方式: 郑兆磊,zhengzhaolei@xyzq.com.cn
发布机构: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1日
主题: 创业板市场的投资机会,重点聚焦中国经济复苏背景下创业板改革深化及产业优势,特别是新能源和医药生物两大赛道的成长潜力,以及相关指数和ETF基金的表现和分析。
核心论点:
报告主张2023年中国经济处于稳健复苏通道,宏观经济与资金面回暖,为创业板带来良好配置机会。创业板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创新成长定位,聚焦新能源、医药生物等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高成长行业,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好投资价值。博时创业板ETF作为标的指数的被动投资工具,具备较好基金管理经验与产品丰富性,是投资创业板优质渠道。整体建议在创业板布局相关成长机会,注意股票型基金的较高风险收益特征。[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经济复苏与政策深化
1.1 经济复苏核心逻辑持续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的经济复苏逻辑持续有效。关键宏观经济指标,比如1月新增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4.9万亿元),以及交通拥堵指数、动力煤日耗、大宗商品开工率、建筑施工复工率的高频数据均显著改善,验证了整体经济活动的回暖趋势。图1至图4清晰显示,2023年春节后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超同期,以往年份的水平,动力煤日耗及生产开工率也回升到较高水平,建筑企业开复工率同比大幅提升至76.5%。资金面方面,外资配置盘及基金裙带资金流动趋于活跃,外资流入潜力仍大,私募仓位和险资权益头寸仍低位,有望回补,进一步支撑市场(图5、6、7)。整体宏观环境与资本活跃度同步改善,为创业板行情奠定基础。[page::3,4,5]
1.2 创业板改革深化与创新成长定位
报告详细梳理了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修订《中国创业板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强调了创业板“创新、成长”特性的具体标准。新规强化了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定量考核指标,对被淘汰过剩产能、学前教育、课外培训、类金融等行业予以限制,提升了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市场对创业板定位的预期和把握力度。报告认为此举延续并深化2020年注册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有助于创业板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更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审核逻辑(表1、2)。[page::5,6]
1.3 产业优势:新能源与医药生物赛道
报告指出,创业板上市企业1240余家,其中70%市值来自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已形成集群效应。
- 新能源赛道: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韧性显著,2022年前9个月销量同比大增94.9%,渗透率提升至26%。同时,欧洲碳排放法规趋严、2022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大幅补贴新能源领域,三大市场驱动力同步,动力电池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1300 GWh以上,年复合增长率61%进入TWh时代。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占率由2021年的32.6%提升至2022年前8个月的35.5%。光伏装机需求增速更因多省“十四五”规划大幅扩容,有望实现翻倍增长(图8-14,表3-4)。
- 医药生物赛道:
报告回顾2011-2020年卫生总费用增长及医药板块表现,显示该板块长期受益于需求扩张。政策层面,医保药品目录持续支持创新药,推动医药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化,医疗器械创新获政策鼓励,行业发展潜力突出。全球医药供应链重塑也为中国医药产业打开海外增长空间(图14)。[page::7-11]
---
2. 创业板指数(399006)详解
2.1 指数基本信息及构成
创业板指数于2010年6月1日发布,累计成长为创业板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派氏加权法编制,由100只股票组成,覆盖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选样标准严格,剔除ST股票,要求财务稳定无异常,优先考虑行业代表性强且盈利良好的企业(表5)。指数每日计算体现市场实时表现。[page::12,13]
2.2 指数表现优异
自2019年5月31日至2023年3月8日,创业板指数年化收益13.33%,明显优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及万得全A等主要宽基指数。最大回撤控制可接受(-39.65%),收益风险比0.49同样处于较高水平(表6,图15),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和收益能力,符合高成长市场特征。[page::13,14]
2.3 流动性表现
创板指数流动性充足,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季度日均成交额稳居1500亿元以上,最近连续四个季度资金活跃且波动平稳(图16)。这为大规模资金流入及交易提供便利。[page::14,15]
2.4-2.5 市值与行业分布特征
指数样本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1378.67亿元,既包含大型企业(占比50.51%)又兼顾成长型中小市值企业(占比约38%),结构合理(图17、18)。
行业分布聚焦于电力设备(35.61%)、医药生物(21.69%)、电子(8.57%)、非银金融(6.80%)等新兴成长产业,上述行业整体成长性明显,反映创业板的创新驱动特性(图19)。[page::15,16]
2.6 估值水平
截至2023年3月8日,创业板指数市盈率TTM为36.57,处于历史数据统计区间最低15.8%分位,市净率4.93也处低位,显示当前市场估值具备较高吸引力,有利于价值布局(图20)。[page::16]
2.7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达48.61%,以宁德时代(16.14%)、迈瑞医疗(4.55%)、亿纬锂能(2.85%)等行业龙头为主,代表新能源与医药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表7)。[page::17]
2.8 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特征
创业板指数ROA领先沪深300、中证500、万得全A,2022Q3达到5.35%,显示盈利能力较强(图21)。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高达20%以上,显著优于其他宽基指数,彰显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优势(图22)。[page::17,18]
---
3. 博时创业板ETF基金分析
3.1 产品介绍
博时创业板ETF(159908)成立于2011年6月10日,采用被动指数化管理,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目标降低跟踪误差,方便投资者获取创业板成长红利(表8)。[page::18,19]
3.2 基金公司背景与产品体系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管理非货币基金规模超5144亿元。旗下被动指数基金丰富,涵盖宽基及各类主题ETF,产品线完善,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表9)。[page::19,20]
3.3 基金经理管理能力
基金经理尹浩,硕士学历,自2015年入职博时,具丰富指数基金管理经验,管理15只被动指数基金,管理规模约71.62亿元,专业能力稳健(表10)。[page::20,21]
---
三、图表深度解读示范
图1(拥堵延时指数已超往年):
显示2023年春节前后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7天移动平均)高于2019-2022年同期,表明经济活动及出行恢复至疫情前并超前水平,反映消费和服务业复苏(该指数以春节当天为时间节点,正值代表春节后天数)。
图2(动力煤日耗):
沿海八省动力煤7日移动平均日耗稳步回升至历史峰值,显示工业及电力需求旺盛,工业生产再启动。
图5(2022年以来陆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
近期配置盘净流入显著,彰显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空间仍大。
图9(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与渗透率):
2022年9月达到67.5万辆,渗透率持续攀升,体现新能源车市场扩张趋势强劲。
图11(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全球电池装机量稳步提升,2022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78.7%,其中中国市场占比逐年增加。
图15(创业板指数历史净值):
展示创业板指数自2019年5月底以来表现显著优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收益性突出。
图20(估值变化):
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近五年历史低位,提升配置创业板的吸引力。
每幅图及对应数据清晰关联文本论述,形成逻辑严密、数据充分验证的分析框架。[page::3-4,7-9,14,16]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单独构建DCF等现金流折现模型,但通过历史估值与现估值水平对比,明确创业板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技术上给予投资价值信号。市盈率(TTM)36.57和市净率4.93处统计区间历史低位15.80%,表明当前价格已折让,潜在反弹动力充足。基金通过跟踪创业板指数,因而间接享受估值回归带来的资本利得。同时估值的合理性植根于指数成分股票业绩的高增长态势及盈利能力,双重支持估值合理。缺乏敏感性具体分析,但整体估值趋势逻辑清晰。同时,报告强调基金为股票型基金,波动及风险较高,投资者需匹配风险承受能力。[page::16,18,2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风险包括:
- 板块表现不达预期风险,主要由于宏观经济波动、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和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创业板及相关产业表现。
- 本基金属股票型基金,风险较高,价格和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持有人需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
- 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及政策风险存在,过往收益无法保证持续。
报告未详尽说明缓解策略,但强调基金管理方专业及历史经验,有助风险管理。投资者需充分认识市场波动风险,并结合个人情况慎重投资。[page::0,2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于较积极的经济与政策假设,未对经济下行、宏观政策收紧等逆向风险进行深入探讨,侧重乐观场景。
- 指数成分集中度较高(前十大股权重超48%),可能存在个股风险对指数影响较大,尤其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权重明显,表现高度依赖个别公司业绩。
- 估值虽处低位,但创业板成长属性和高市盈率特征决定估值回归风险依然存在,投资者应警惕成长风格板块的波动性。
- 报告中政策支持成色较重,潜在执行风险与监管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未予充分量化。
- 资金面回暖被高度看好,但可能面临全球资金流动性变化带来的波动,尤其外资流入规模虽有潜力,但存在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报告从宏观至微观层面梳理清晰,但对潜在负面情形评估较弱,需理性结合市场实际做出判断。[page::0-22]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背景下创业板的投资价值。基于经济数据、政策环境和资金流向的正向信号,创业板迎来较好结构性配置机遇。改革深化进一步明确创业板创新成长定位,对新兴产业尤其新能源和医药生物赛道形成支持。创业板指数涵盖核心成长型企业,表现及盈利能力优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流动性充分。博时创业板ETF作为指数投资工具,具备多年稳定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产品布局,适合投资者把握创业板成长风。
报告的数据图表充分支撑论点:经济复苏指标持续改善(图1-4),资金流入活跃(图5-7),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车及动力电池需求爆发(图9-13),医药板块需求和创新驱动持续提升(图14)。创业板指数表现优异且估值处低位(图15-16,20),行业与市值结构合理(图17-19),盈利与成长能力突出(图21-22)。十大成分股中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权重及表现突出(表7)。博时创业板ETF便利有效,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强(表8-10)。尽管存在市场波动和风险,报告整体观点积极,推荐关注创业板成长机会。
投资者应认清创业板的高成长及高波动特性,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期待经济复苏和创新驱动双轮驱动下的投资回报。[page::0-22]
---
总结
本报告以详实数据和系统分析,阐述了中国创业板在经济复苏及改革深化背景下的强劲成长潜力,突出新能源和医药生物两大关键赛道的核心优势,揭示创业板指数及相关ETF的良好表现及估值吸引力,是深入理解创业板投资机遇及风险的重要参考。报告观点体系完备,数据支持充分,分析视角多维,适合专业投资者作为构建创新成长组合的重要决策依据。
---
备注:
文本引用页码标注严格按照报告原文“[page::页码]”格式遵循,确保内容溯源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