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盘股风格有望延续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3年以来微盘股的超额收益现象,指出微盘股价格上涨非传统小盘股溢价所能解释,主要驱动力为地产销售放缓导致大盘蓝筹盈利下降,资金流入微盘股形成被动价值提升,同时股本集中度提升推动微观结构优化。微盘股指数涨幅近30%,明显跑赢沪深300和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且上涨过程保持低乖离度,呈现理性交易特征。展望未来,流动性环境宽松且核心资产盈利回升尚未实现,微盘股风格有望持续 [page::0][page::2][page::12]

速读内容


2023年微盘股表现显著领先 [page::2][page::3]


  • 微盘股指数涨幅近30%,远超沪深300及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涨幅不足5%。

- 以市值10-40亿为界限的微盘股表现最佳,市值50亿以上公司涨幅迅速衰减。
  • 传统小盘股溢价理论难以解释现象,微盘股表现集中且突出。


微盘股涨幅稳健且低乖离度 [page::5][page::6]



| 指数 | 起涨时间 | 持续时间 | 涨幅 (%) | 最大乖离度 (%) |
|----------|----------|---------|---------|---------------|
| 微盘股指数 | 2021/3/1 | 29个月 | 109 | 7-8 |
| 新能源 | 2020/4/1 | 21个月 | 202 | 16.48 |
| 煤炭 | 2020/7/1 | 26个月 | 176 | 25.36 |
| 电子 | 2019/5/1 | 11个月 | 100 | 18.61 |
  • 微盘股上涨过程乖离度显著低于其他行业,市场交易呈理性稳健态势。


微盘股价格驱动力及阶段变迁 [page::6][page::7]


  • 2016年以来微盘股价格驱动力经历三个阶段:

1. 2016年前后壳价值驱动;
2. 注册制预期充分交易,权市场β属性主导(2018-2021年);
3. 核心资产预期回报率下降,微盘股相对价值提升(2022年至今)。
  • 2018年后壳价值影响明显减弱,微盘股对市场波动敏感度降低。


宏观经济及流动性对微盘股的影响 [page::8][page::9]



  •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地产销售疲软拖累大盘蓝筹盈利,推动微盘股相对价值提升。

- 南华工业品指数与微盘股指数负相关,流动性宽松环境增强微盘股表现。
  • 市场存量博弈显著,主线板块如TMT成交放大时微盘股价格回调。

- 出现明显月份效应,4月份及季度末表现较弱,反映退市风险及经营不确定性。

微观结构优化助力股价坚实上涨基础 [page::10][page::11][page::12]





  • 股本集中度提升,投资者股东数持续下降,带来持股结构优化。

- 北上资金对微盘股持有规模较小,影响有限。
  • 公募基金2022年以来对微盘股持仓显著提升,占基金权益仓位由0.6%升至近2%。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page::12]

  • 微盘股风格延续依赖于:

- 核心资产盈利尚未显著回升;
- 流动性环境保持宽松。
  • 一旦地产政策发力,核心盈利修复,微盘股相对优势或被削弱。

- 风险主要来自流动性大幅波动及宏观经济形势超预期变化。

深度阅读

国泰君安证券——《微盘股风格有望延续》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微盘股风格有望延续

-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6日
  • 发布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

- 作者团队: 廖静池、张晗(分析师),卢开庆、梁誉耀(助理研究员)
  • 报告主题: 中国A股市场中极小市值微盘股的价格表现、驱动因素分析及未来展望

- 核心观点:
- 2023年以来,微盘股(市值约10亿-40亿的小市值公司)表现突出,显著跑赢沪深3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涨幅接近30%。
- 这种优异表现不能简单归因于传统小盘股溢价理论,而是由大盘核心资产盈利预期下行导致资金向微盘股溢出、微观结构优化以及市场流动性环境宽松共同推动。
- 微盘股价格上涨经历了三个阶段,当前阶段以核心资产收益率下行和微盘股相对价值提升为主线。
- 股本集中度提升,投资者结构优化,使得微盘股具备“易涨难跌”的市场微观基础。
- 预计在大盘蓝筹盈利显著回升前,微盘股风格仍将持续。[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2022年以来微盘股超额收益显著(章节1)


  • 关键论点:

- 微盘股定义为总市值在10亿-40亿之间极小市值公司,distinct于中证1000等代表的小盘股指数。
- 2023年至今,微盘股指数上涨近30%,大幅领先沪深300、中证1000等指数(涨幅不到5%)。
- 微盘股表现不仅跑赢各类大小盘与风格指数,也表现出“理性克制”的上涨特点,缺乏大幅超买表现;最大乖离度仅7-8,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如新能源、医药等12%-25%)。
  • 数据解读:

- 图表1(第2页)清晰显示2023年以来微盘股指数走势远超沪深300、中证1000。
- 表格(第3页)年初至今涨跌幅对比表明微盘股(29.8%)远高于低价股、小盘股、低市盈率等其他风格指数,确立其领跑地位。
- 图表4 提示微盘股上涨过程呈现低乖离度,交易资金更偏理性或自动化程序交易而非情绪驱动,上涨节奏稳健。[page::2,3,5,6]

2.2 微盘股一枝独秀非传统小盘股溢价可解释(章节1.1)


  • 论点阐释: 本轮微盘股上涨难以用传统小盘股溢价理论解释。

- 传统理论基于风险补偿与行为误判解释小盘股溢价。
- 但中证1000(市值中位数∼100亿)与沪深300涨幅接近,未显现溢价,且微盘股因子值集中于10-40亿区间,明显分层特征尖锐,说明微盘股表现异常。
  • 图表3 显示市值10-40亿的股票表现最佳,远超市值更大或更小的组合,市值小于10亿由于ST股多表现差,凸显特定规模段的现象,说明“极小市值”区间对微盘股收益尤为关键。[page::3,5]


2.3 微盘股价格驱动力的三个阶段(章节2、2.1)


  • 阶段划分及释义:

- 阶段一(2016-2017及以前): 壳价值驱动。借壳上市频繁,壳价值成为微盘股涨跌核心。
- 阶段二(2018-2021): 注册制预期充分交易,壳价值影响淡化,微盘股表现同步整体市场β属性。
- 阶段三(2022年至今): 宏观经济产业升级、核心资产收益率短期下行,微盘股相对价值提升,展现alpha表现。
  • 数据解析:

- 图表5(第6页)横跨七年展现微盘股/万得全A比值的走势与三个阶段对应关系。
- 图表6(第7页)揭示2010-2016年间借壳上市数量及微盘股指数走势高度相关,壳价值阶段特征明显。
  • 推理基础: 随着注册制推行及市场制度变革,壳价值逐渐消失,微盘股市场表现从套利驱动回归基本面和市场流动性驱动。[page::6,7]


2.4 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对微盘股相对价值的影响(章节2.2)


  • 核心逻辑:

- 宏观增长放缓导致顺周期资产盈利下滑,核心蓝筹估值下降,资金流向微盘股导致其估值提升。
- 用南华工业品指数做为宏观增长代理,微盘股和该指数呈负相关。
- 货币政策宽松期间,微盘股表现最佳,与M2同比增长正相关。
  • 图表解读:

- 图表7(第8页)显示微盘股指数与南华工业品指数走势反向。
- 图表8证实微盘股指数与M2同比增速走势趋同,反映流动性宽松对微盘股利好。
  • 假设基础:

- 房地产销售及出口放缓成为限制宏观预期恢复的关键。
- 控制好流动性环境和政策预期对微盘股的估值体系至关重要。[page::7,8]

2.5 存量博弈下微盘股与主流板块形成跷跷板效应(章节2.3)


  • 说明:

- 当整体市场增量资金有限,资金在微盘股与主流板块之间流动,成交放量主线板块吸引资金导致微盘股资金临时分流、价格回调。
  • 凭据:

- 2023年4月,TMT板块成为主流,成交额显著放大,微盘股指数同时间出现回落。
  • 图表9(第9页)清晰展现TMT日均成交额与微盘股指数走势的此消彼长关系。

- 结论: 资金有限、流动性博弈使微盘股表现具有一定抗周期性及资金轮动敏感性。[page::8,9]

2.6 微盘股表现存在显著月份效应(章节2.4)


  • 投资者行为分析:

- 4月年报披露期间,投资者担忧退市或ST风险增加,导致微盘股抛压增多,期间出现显著回落。
- 季度末也出现一定压力,反映投资者对小盘不确定性敏感。
  • 图表10(第10页)展示历年各月份微盘股涨跌幅,4月明显负收益,验证月份效应存在。

- 风险提示: 退市、风险警示成为微盘股短期下行动力。[page::9,10]

2.7 微观结构优化构成微盘股上涨基础(章节3)


  • 股本集中度提升

- 自2016年以来,微盘股股东户数持续减少,股本集中度提升。
- 悲观投资者(如散户)逐渐退出,持股结构由更专业化、公募、私募主导,提升股价支撑。
  • 数据展示:

- 图表11(第10页)显示微盘股股东数环比持续下降趋势,与100亿以上大公司明显区别。
  • 北上资金贡献有限(章节3.2)

- 2023年北上资金持有微盘股的市值和股本均较小,增持幅度有限,说明外资非主要驱动力。
- 图表12、13显示不同规模微盘股北上资金持仓波动。
  • 公募基金加仓显著(章节3.3)

- 公募基金2021年至2022年间对微盘股持仓市值显著增长,权益仓位占比由0.6%提升至近2%。
- 图表14(第12页)直观反映公募基金参与度上升,对微盘股形成重要支撑。
  • 结论: 股本结构优化提升了微盘股的市场化配置特征,增强价格涨势的持续性和韧性。[page::10,11,12]


2.8 微盘股风格展望(章节4)


  • 综合判断:

- 微盘股上涨由分子端盈利相对优势(宏观增长放缓下主线蓝筹受压)及分母端无风险利率下行共同推动。
- 微观结构优化(股东集中度提升及机构加仓)进一步夯实价格基础。
  • 风险提示:

- 若房地产销售回暖、核心蓝筹企业盈利改善,则微盘股风格可能随资金回流蓝筹而回调。
- 目前无风险利率低位维持政策空间大,流动性收缩风险较小,有利微盘股延续表现。
  • 结论: 预计短期内微盘股风格将持续,直至核心资产盈利回升,资金流动出现根本变化为止。[page::12]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第2页):

- 展现2023年1月至8月,微盘股指数连续且显著跑赢沪深300、中证1000等指数,指数从1倍基准升至约1.3倍,反映高达近30%的涨幅。
- 说明极小市值微盘股已成为市场中唯一显著强势风格,与主流大盘蓝筹形成明显差异。

  • 表格(第3页):

- 列出申万风格指数年初至今涨幅排名,微盘股指数29.8%遥遥领先其他风格指数(最高第二为中价股13.04%)。
- 体现微盘股极端领先的投资价值。
  • 图表3(第5页):

- 各市值分组组合净值走势。10-20亿和20-40亿组合涨幅最明显,涨幅远超市值>1000亿的大型公司。
- 强调极小市值段的微盘股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具有明显超额收益。

  • 图表4(第5页):

- 各行业和板块上涨期间的最大乖离度指标,微盘股最大乖离度7-8,远低于煤炭、医药等热门板块的12-25,显示其上涨理性稳健。
  • 图表5(第6页):

- 微盘股指数与万得全A指数的比值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突显2016年及之前阶段壳价值的主导作用,以及自2022年起核心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的微盘股相对估值提升。

  • 图表6(第7页):

- 借壳上市数量与微盘股指数走势2009-2023年的对应关系,2010-2016年借壳数量高峰引导微盘股上涨,之后逐步分离。

  • 图表7、8(第8页):

- 显示微盘股指数与宏观预期指标南华工业品指数的负相关性及与M2同比的正相关性反映流动性环境对微盘股估值的推动力。


  • 图表9(第9页):

- 4月TMT板块成交量放大时微盘股指数回调的典型跷跷板效应,表明资金有限时微盘股易受其他热门板块资金分流影响。

  • 图表10(第10页):

- 展示历年微盘股涨跌幅的月份效应,4月明显出现负回报,验证退市、风险警示期影响。

  • 图表11(第10页):

- 微盘股股东户数环比下降趋势,强调股本集中度提升基础。

  • 图表12、13(第11页):

- 北上资金在30亿以下微盘股中的持仓规模和股本数不高,表明外资参与度不足。


  • 图表14(第12页):

- 公募基金对微盘股仓位显著提升,表现出机构配置倾向加强,助力微盘股估值提升。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具体使用DCF或显式估值模型,仅从相对估值视角出发,强调下列估值逻辑:
  • 微盘股价格的相对估值提升体现为权益资产的alpha部分,即相对于核心资产收益率下行,其估值改善带来额外收益。

- 基于宏观经济预期和流动性环境,微盘股相对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水平和核心资产预期回报率相对应。
  • 股本结构优化、机构资金流入和市场情绪释放共同推动估值扩张。

- 该报告没有进行具体折现率或多阶段增长率估值测算,也无敏感性分析。[page::6,12]

---

5. 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形势变动风险: 海内外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可能破坏当前流动性宽松格局,导致资金回撤,微盘股相对估值下压。

- 流动性环境收紧风险: 无风险利率上行或货币政策收紧会使微盘股估值承压。
  • 核心资产盈利回升风险: 地产销售及出口若回稳使核心蓝筹盈利改善,资金可能流出微盘股,风格效应终结。

- 退市及风险警示风险: 微盘股因体量小及股东结构分散,退市风险和ST风险较大,尤其4月年报期表现突出,可能引发资金恐慌。
  • 结构性资金流动风险: 微盘股对资金流向高度敏感,主流板块成交活跃时资金短期流出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加剧。[page::0,9,1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假设与理论局限:

- 报告虽明确指出微盘股上涨非传统小盘股溢价可解释,但对微盘股alpha产生的具体根源未深入量化,缺少盈利增长等基本面分析。
- 北上资金持仓有限推断外资对微盘股影响小,但未深入分析其他机构投资者(如私募)具体结构。
- 微盘股风格持续的判断基于当前房地产政策及经济预期,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 内部一致性良好但用词谨慎: 报告在展望中反复提醒风险因素,体现审慎态度,但未给予具体风险发生概率。

- 稍显理论抽象,略欠定量评估: 未看到对微观结构优化对估值具体量化影响的模型支持,依靠趋势及经验判断。
  • 实际应用中需关注报告对流动性环境持续性的依赖性。


---

7. 结论性综合



国泰君安证券的金融工程团队针对2023年极小市值微盘股的强势表现进行了详尽系统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逻辑自洽和实证数据支持:
  • 市场表现异象显著: 微盘股指数较沪深300、中证1000显著跑赢约25个百分点,这种涨幅极为罕见且持续超过一年半,体现为独特的市场风格现象。

- 非传统小盘股溢价: 其爆发并不适用传统的风险补偿或信息不对称小盘股溢价理论,而是由核心资产盈利下行和资金流出,使得微盘股资产荒背景下的被动价值凸显。
  • 价格上涨的三个阶段: 从壳价值驱动,过渡到注册制预期充分交易阶段,最终演变为宏观经济低增长带动的相对价值行情。

- 微观结构优化夯实上涨基底: 股东户数下降、股本集中度提升,机构(尤其公募基金)加仓明显,外资参与有限,显示出资金推动力量的多样性及结构改善。
  • 风险提示明确,风格仍具延续性: 流动性宽松及核心资产盈利未显著回升的环境利好微盘股,但房地产政策或经济突变持续需密切监控。

- 图表配合精准: 多维度图形展示了指数走势、市值分层效应、宏观指标关联、资金流动与股东结构变化,为结论提供直观强化证据。

总体而言,报告明确表达了“微盘股风格有望延续”的观点,基于细致数据分析及严谨逻辑推理,对投资者理解极小市值股票市场机会提供了具有洞察力的参考框架,为策略制定与风险评估提供了宝贵依据。[page::0-12]

---

免责声明与评级说明



报告明确披露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评级体系以沪深300指数为比较基准,暂无直接个股评级。投资者应结合自身实际谨慎决策。[page::13]

---

总结



该份国泰君安《微盘股风格有望延续》报告,结合市场表现、制度环境、资本结构变化及宏观因素,对A股微盘股(10亿-40亿市值)强劲走势进行了系统剖析,逻辑严密,图表丰富,论据充分,结论与当前市场实际高度契合,值得投资界重点关注微盘股风格的投资机会与潜在风险。

---

如需引用图表,请使用以下格式 Markdown:

-

-

-

-

-

-

[page::0-13]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