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产业核心赛道,掘金人工智能优质个股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国产算力基建加速与商业化应用爆发,详细介绍了DeepSeek等领先大模型的创新优势,并重点评估了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的指数构建升级及其投资价值,强调其成长性强、全面覆盖AI全产业链。报告还介绍了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基本信息、管理团队及产品优势,为投资者把握AI产业长线景气机遇提供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7][page::10][page::13][page::15]
速读内容
算力基建规模快速扩张,国产替代驱动业绩新增长 [page::1]

- 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预计达2886亿元,五年CAGR超46%。
- 智能算力规模由2025年约1037.3 EFLOPS增长至2028年约2781.9 EFLOPS。
- 国产芯片与基础设施持续崛起,政策支持助力国产算力基建快速发展。
AI应用降本增效加速商业化,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 [page::2][page::3]


- 大模型价格大幅下调,云服务商推理算力需求激增,带动云计算市场飞速发展。
- AI大模型应用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11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8%。
- 多模态融合及垂直领域应用成为产业创新主阵地,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
DeepSeek-R1模型引领国产AI技术创新潮流 [page::4][page::5]


- DeepSeek-R1模型2025年发布,迅速登顶全球App Store,用户增长高速领先ChatGPT。
- 开源系列小模型性能和成本优势显著,最大化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 技术创新包括GRPO强化学习及DeepSeekMoE架构,显著提升推理效率与准确率。
- 打破了对算力的依赖困境,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双重革命。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升级,季度调仓+行业中性提升指数表现 [page::7][page::8][page::9][page::10]


- 指数样本从半年度调整提升为季度调仓,以快速捕捉行业景气度变化。
- 引入SUE剔除业绩异常标的,采用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提升成长筛选精度。
- 历史回测显示新方案年化超额收益约7.5%,显著优于旧方案。
- 指数覆盖全市场,产业链及应用端均衡,偏重高成长子行业如AIGC应用和ASIC芯片。
指数财务指标稳健向好,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page::12][page::13][page::14]



- 指数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增长态势,2025-2026年净利润增速预计超25%。
- 市场交易活跃度较中证500明显提升,体现投资者对AI产业期待。
- 指数3年年化收益11.49%,Sharpe比率0.49,显著高于沪深300及中证500。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概况及管理团队实力介绍 [page::15][page::16]
| 基金名称 |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 |
|----------|-------------------------|
| 成立时间 | 2019年12月24日 |
| 管理费率 | 0.50% |
| 托管费率 | 0.10% |
| 投资目标 | 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控制跟踪误差2%以内 |
- 三位基金经理均具备丰富的量化和指数管理经验,过往管理多只基金,管理规模合计逾百亿元。
- 华富基金作为成熟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850亿元,产品线丰富。
- ETF策略以指数化投资为核心,契合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的成长逻辑。
深度阅读
招商证券《聚焦AI产业核心赛道,掘金人工智能优质个股——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投资价值分析》详细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聚焦AI产业核心赛道,掘金人工智能优质个股
- 作者及团队:招商定量任瞳团队,分析师包括任瞳、刘凯、杨航
- 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7日(报告内容截止至2025年8月中旬)
- 主题: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及其核心赛道投资机会;重点介绍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代码:515980.OF)及其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CSI)
核心论点及评级:
报告主张,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从概念炒作期转向商业落地和景气投资的关键阶段。中国AI技术实现突破,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具备全球领先水平。产业链国产替代进度加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云端推理需求爆发,推动AI相关企业进入景气发展周期。基于此,报告给予人工智能产业及相关基金产品较高的关注价值。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被认为是投资AI产业核心赛道,并把握成长红利的有效工具。报告未提供直接买卖评级,但对该ETF及行业均呈现推荐态度,强调指数的成长性和良好业绩表现。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引言部分
- 作者观点:AI产业正由主题驱动向景气投资转变,市场关注点由技术概念转向盈利实现和商业化落地。政策、技术和资本形成合力,推动AI加速发展。
- 支撑依据:
- 中国AI技术实现全球首次引领,具备深厚的创新实力和商业应用能力;
- 政策出台多项支持措施,包括算力基建与行业应用促进;
- 北美及国内企业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特别是算力设备和芯片领域;
- AI产业链正渗透千行百业,爆发性增长在即。
---
2.2 算力基建:国产化加速,业绩能见度提升(页1)
- 核心论点:国产算力基建明显提速,国产芯片(寒武纪、DeepSeek等)快速成长,政策加码支撑构筑国内算力基础,形成“双轮驱动”态势。预计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2886亿元,智能算力需求(EFLOPS)年复合增长率约46.2%。
- 关键数据及图表解读:
1. 图1(智算中心市场规模预测):2020年规模约323亿,2023年已接近千亿,2028年预计突破2800亿人民币,呈高速增长趋势。
2. 图2(智能算力规模预测):以EFLOPS衡量,2020年约50 EFLOPS,预计2028年突破2700 EFLOPS,计算能力爆发式增长。
3. 图3(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长率):2022年市场规模4550亿,2028年将达约3.2万亿,年增长率逐渐放缓但保持高位。
4. 图4(公有云市场份额):前三大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占据约50%市场份额,聚焦效应明显,便于集中资本和资源支持AI算力需求增长。
- 逻辑与分析:
- 传统算力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国产化率提升将带来切实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
- AI推理需求激增,云计算服务商成为主要受益者;
- 产业重心由训练侧向推理侧转移,推动底层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
2.3 商业化加速:降本增效推动AI应用爆发(页2-3)
- 论点:
- AI技术成本大幅降低,加速应用普及和商业化;
- AI技术成熟度快速提升,各类多模态、复合型AI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 大模型价格战明显,字节跳动、阿里云等大幅降价90%以上,海外OpenAI也大幅降价,价格趋势支撑应用扩展。
- 支撑数据:
- Gartner技术成熟曲线显示,国产AI芯片、大语言模型等将在2-5年内进入“生产成熟”阶段;
- 2022-2027年中国AI大模型应用市场复合增长达148%,2027年预计超1130亿元,规模快速扩张;
- 图表(页3)解读:
- 多模态大模型的比例持续上升(23%由视频及多模态,其中垂直模型约28%),表明行业投入多样化;
- 应用行业分布集中于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逐步进入规模应用;
- 大模型应用市场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对应产业商业化加速。
- 推论:
- 产业当前降本潮和技术迭代带来的规模效益佐证商业化爆发即将来临;
- 兼顾多模态和垂直应用深化,未来创新点多元且收益空间广阔。
---
2.4 技术引领:DeepSeek与中国AI创新范式(页3-5)
- DeepSeek技术突破:
- 2025年初DeepSeek-R1模型发布,在全球引发巨大反响;
- 模型快速在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夺冠,短期内下载量远超ChatGPT;
- 技术上使用强化学习、大规模知识蒸馏、多模型架构创新显著降低推理成本,实现算力与准确性双领先;
- 训练成本约557.6万美元,为竞争对手GPT-4o的1/10,API调用成本远低于OpenAI。
- 图表分析:
- 图12显示DeepSeek APP日活发展远超同期ChatGPT,体现出极强的用户吸引力和市场认可;
- 精度对比图表(页5)揭示DeepSeek多个模型在数学、编码、推理能力等多项任务上接近甚至部分超越国际先进模型;
- 性能与参数激活对比图,DeepSeek使用混合专家架构(MoE)模型,实现参数效率最佳化。
- 行业影响及市场认可:
- 国际科技巨头包括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基于DeepSeek进行技术整合,验证其商业价值;
- OpenAI和Meta科学家公开承认DeepSeek带来的开源范式变革;
- 技术突破破解了传统Scaling Law的算力依赖怪圈,推动中国AI产业突破算力瓶颈独立创新。
---
2.5 国内外其他大模型应用现状(页6-7)
- 重点介绍:
- 快手推出的可灵大模型,视频生成技术领先,2025年营收超1.5亿元,累计2200万用户,应用广泛;
- 阿里发布Qwen3和Qwen3-Coder,支持256K长文本及大规模参数,开源模型生态完善;
- Google Gemini 2.5实现多模态统一处理,支持200万令牌上下文,计算效率高;
- OpenAI GPT-5采用MoE架构,推理效率提升50%,多模态发展创新,安全可靠性增强。
- 图表17(大模型市场份额)显示,Google占31.6%,Anthropic占25.4%,DeepSeek达到18.1%,OpenAI为6.7%,国产模型成长显著。
综上,中国AI在国际舞台占有重要份额,国产模型生态成长和商业表现亮眼,推动行业格局多极化发展。
---
2.6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CSI)详解(页7-14)
2.6.1 指数基本信息和样本筛选机制
- 指数自2014年底基日设立,2018年正式发布,为策略主题指数,筛选覆盖AI产业链上下游的50只优质上市公司。
- 指数采用季度调仓机制,确保跟踪AI产业快速变化热点;
- 样本筛选基于AI业务收入占比、成长性(使用行业中性化净利润增速指标)及市值,剔除盈利异常公司(后20% SUE排名);
- 选样综合得分公式: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收入占比得分×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得分,权重调整中单只成份股权重不超过10%,提升风险控制;
- 调仓时间公示透明,季度调仓可快速响应产业技术和应用迭代。
2.6.2 指数编制方案优化及表现
- 2025年修订,剔除盈利突兀标的,加强行业中性处理,更关注成长性;
- 调仓频次由半年度改为季度,提升指数对瞬息万变AI产业的适应性;
- 行业结构更聚焦ASIC芯片、光模块等景气子行业;
- 图20显示季度调仓指数表现明显优于以半年调仓的历史版本,回测平均年化超额提升7.5%;
- 指数回测数据指向修订方案在业绩捕捉和风险管控间取得良好平衡;
2.6.3 行业分布与指数特色
- 指数跨市场、跨行业广泛选股,避免集中过度依赖某一子行业;
- 龙头领域如AIGC应用占比约22%,ASIC芯片及光模块均约达16%,服务器约9%,保障算力和应用端平衡,覆盖全面;
- 与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和科创AI指数对比,中证 AI 产业指数更均衡、涵盖全市场、更注重成长指标调整。
2.6.4 指数财务数据与盈利预测
- 从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EPS稳定增长;
- 2025-2026年预测分别保持约36%和17%的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约为30%和27%,EPS增速为7%及4%;
- 细分大类权重调整突出成长动能,突出AIGC、自动驾驶等高速增长板块。
2.6.5 市场关注度与交易活跃度
- 市场资金对该指数关注度明显上升,成交金额较中证500指数比值由20%提升至近30%;
- 体现投资者对AI相关成长标的的高度认可及交易意愿。
2.6.6 风险收益表现与风格匹配
- 过去三年年化收益率约11.49%,远超沪深300及中证500等主要宽基指数;
- Sharpe比率0.49显著高于其他指数,说明单位风险收益表现优良;
- 成长风格占优时,指数表现尤为突出,与国证成长/价值指数相关度约60%,契合当下成长投资主题。
---
2.7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515980.OF)介绍及管理团队(页14-16)
- 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9年12月24日,是华富基金旗下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的股票型ETF;
- 基金资产中至少80%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跟踪误差控制良好(日均≤0.2%,年≤2%);
- 管理费0.5%,托管费0.1%。
- 管理人背景:
- 华富基金成立2004年,拥有72只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850亿元,团队稳定且经验丰富;
- 运营理念稳健、专业,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财富管理服务。
- 基金经理团队:
- 张娅,且具丰富指数投资经验,负责多个被动及指数增强产品;
- 郜哲,理学博士,研究背景深厚,拥有丰富量化研究及投资经验;
- 李孝华,金融硕士,专注指数投资管理,具多年市场实践经验。
三人团队协作护航,保证ETF专业运营与风险控制。
---
3. 图表深度解读
- 页1 图1-4:呈现市场规模延展性和增长速度,尤其是智能算力的EFLOPS单位体现计算力指数级增长,强调国产算力基建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层层递进。
- 页3 图7-10:多模态及垂直应用占比变化展示产业技术成熟度与应用丰富度,市场规模增长曲线和营收增长曲线直观反映行业快速扩容及盈利能力提升。
- 页4 图12:DeepSeek与ChatGPT日活用户数对比直观表达该国产模型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普及速度优势。
- 页5-6 DeepSeek性能评测图与成本对比图:实证DeepSeek模型在精度与成本控制的领先地位,技术层面成本优势明显,有力支撑商业模式和扩张。
- 页7 图17:全球大模型市场份额分布,多头格局中国企业崛起明显,市场竞争力全面。
- 页9 图19-20:指数修订后的行业分布变化和调仓频率对比,突出指数更加敏锐捕捉景气度变动,结果显示季度调仓更优。
- 页10-11 表格与图22:详细阐释指数行业与样本筛选机制,和对标其他AI指数差异,体现整体策略及结构优势。
- 页12-13 表10-11 与图23-24:财务状况及盈利预测佐证指数成长持续,市场关注度和流动性稳定上升。
- 页13-14 图25-26:指数与市场主要宽基、成长/价值风格指数走势及相关性,说明AI指数的成长属性及市场表现优势。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具体估值模型(如DCF或PE估值等)分析,但体现了基于成长性、盈利预测和业绩兑现的投资逻辑。
- 核心估值支撑点:
- 指数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长预测持续向好,显示估值支撑的财务基本面健全;
- 成长指标调整市值权重方案,凸显快速成长子行业价值,被动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策略实现价值捕获;
- 深度调仓机制保证指数快速纳入高成长性企业,规避成长性下降标的。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未专门详细列出风险章节,但通过解读可推断如下行业风险:
- 技术发展风险:AI技术迭代极快,企业技术落后可能被市场淘汰;
- 政策调整风险:政府AI产业支持力度变化可能影响行业景气;
- 市场估值风险:成长股估值难度较大,市场情绪波动或带来短期价格波动;
- 国际竞争与制裁风险:中美技术竞争激烈,海外限制可能影响产业链完整性;
- 算力资源风险:算力投入高昂,供给瓶颈或拉高成本。
报告提到指数调整机制、成长性筛选、行业中性策略可视为风险缓释策略。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调较积极,主要基于产业成长和技术创新,强调国产模型与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政策支持,可能对政策及技术路径的乐观判断存在一定偏向。
- 对底层市场竞争风险、国际政治摩擦等宏观不确定性披露不足,应用放量和盈利兑现的具体时点及规模仍存一定不确定性。
- 指数季度调仓提升灵活性同时,也可能带来操作成本增加和频繁调仓带来的交易风险。
- 报告缺少估值倍数层面的敏感性分析,定价合理性需结合市场环境一并考虑。
整体来看,报告信息详实且逻辑扎实,但投资者仍需结合宏观和微观多维风险判定。
---
7. 结论性综合
招商证券《聚焦AI产业核心赛道》报告全面梳理了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的大趋势,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链国产替代及商业落地方面均处于加速通道,国产领先的大模型DeepSeek成为标杆,进一步激发市场投资热情。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作为行业精选标的,经过2025年重大编制方案优化,更加精准聚焦产业链成长高弹性选手,权重分布科学均衡,季度调仓机制增强应变能力,财务数据反映出产业整体健康成长,回测及市场表现均优于主流宽基指数,成长属性明显。
作为ETF产品,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借力优质指数,配备经验丰富管理团队,规避单一标的风险,打造系统性投资机会。该基金跟踪误差控制严格,是投资者参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赛道的高效工具。
整体而言,报告充分洞察产业核心动力与投资逻辑,结合数据与模型,勾勒出AI产业长期高成长的蓝图。投资者应关注产业链国产替代、政策演进及技术革新速度的持续性,精准择机布局,方能受益于这场全球范围的科技革命浪潮。[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
---
附件:部分关键图表示例
- 图1: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及预测(2020-2028年)

- 图2:中国智能算力规模(EFLOPS)预测

- 图12:DeepSeek与ChatGPT APP发布后日活用户数对比

- 图22: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与其他指数行业分布对比

- 图24: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成交金额占比变化

- 图26: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与成长/价值风格相关性

---
总结:本报告系统全面地穿透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价值与投资逻辑,结合深度技术剖析与市场表现历程,充分展示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作为投资中国AI产业优质标的的独特优势和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