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洛阳钼业(603993)2025年三季报点评:产量超指引中值的75%,KFM二期工程将建设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洛阳钼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99%,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2.61%。产量超出指引中值75%,主要产品价格整体上涨,钴业务成本下降显著。公司积极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压力,同时宣布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KFM二期工程,预计2027年投产新增铜产能10万吨。维持“增持”评级,未来业绩增长看好,但需关注价格波动及地缘政治等风险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产量超预期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 [page::0]

- 2025年前三季度铜、钴、钼、钨、铌、磷肥产量分别完成华内指引中值的86%、80%、79%、86%、78%、79%。
- 相关产品价格同比上涨,钴价涨幅达10.56%,钴业务营业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46.95%。
-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4.33和5.18个百分点,反映成本管理和工艺流程优化成效。
财务费用及新项目建设 [page::1]
- 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0.95个百分点,长期借款规模优化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 新建KFM二期工程总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期2年,预计2027年完工投产,新增原矿处理能力726万吨/年,新增铜产能10万吨/年。
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 [page::1]
| 年份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EPS(元/股) | PE(倍) |
|------|-----------------|------------|---------|
| 2025 | 192.25 | 0.90 | 18.64 |
| 2026 | 225.34 | 1.05 | — |
| 2027 | 251.50 | 1.18 | — |
- 公司依托铜、钴双驱成长,黄金资源开发助力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 风险因素包括矿产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变化、利率及汇率变动、安全环保及自然灾害等。
深度阅读
【金属|洛阳钼业(603993)2025年三季报点评】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报告引言及总体介绍)
- 报告标题:《金属|洛阳钼业(603993)2025年三季报点评》
- 作者:张珂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 研究对象:洛阳钼业,涵盖铜、钴、钼、钨、铌、磷肥等矿产资源的生产与销售
- 核心主题: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业绩点评,产品产量及价格表现,成本控制,战略项目规划及未来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
核心论点
报告强调洛阳钼业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表现亮眼,产量达指引中值75%以上水平,核心产品价格同比上涨。特别是在钴业务成本显著降低的带动下,毛利率与净利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公司计划建设KFM二期工程,进一步释放产能,预期未来业绩增长空间较大。基于产能超预期释放及钴价上行,盈利预测上调,同时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市盈率为18.64倍,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事件与核心财务数据回顾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4.85亿元,同比下降5.99%
- 归母净利润142.80亿元,同比增长72.6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5.37亿元,同比增长69.98%
这反映收入虽然受到一定压力,但利润端表现极为强劲,显示公司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2. 产量、价格表现及成本控制分析
- 产量完成度及同比变动
- 铜:同比增长14.14%,完成率86%
- 钴:增长3.84%,完成率80%
- 钼:下降6.38%,完成率79%
- 钨:下降2.10%,完成率86%
- 铌、磷肥分别小幅增长2.07%、1.92%,完成率均接近79%
产量均超指引中值75%,体现产能释放良好。尤其铜和钴产量增加显著,为利润增长提供基础。
- 产品均价上涨
依据iFIN D数据:
- 铜价同比上涨4.89%
- 钴价上涨10.56% (钴价上涨对利润增长贡献最大)
- 钼铁上涨5.57%
- APT(钼酸铵)价格上涨30.06%
- 铌上涨1.13%
- 磷酸一铵上涨5.08%
价格端整体向好,有效支撑盈利提升。
- 毛利率与净利率提升
- 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4.33个百分点,达21.96%
- 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5.18个百分点,达11.33%
分产品毛利率涨幅尤为显著,钴业务毛利率增长26.97个百分点,是亮点。铜、钼、铌、磷肥毛利率均有不同幅度提升。
- 成本控制显著
报告指出公司通过精进工艺流程和强化成本管控,有效降低了钴业务成本,2025年前三季度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6.95%,大幅压缩成本大幅提升利润空间。TFM和KFM矿区运营效率提升和产能释放是成本下降主因。
3. 费用结构及资本开支情况
- 销售费用率微增0.0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增0.1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0.95个百分点,显示公司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压力。
- 资本投入方面,公司确定投资建设KFM二期工程,项目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周期约2年,计划2027年投产,新增矿石处理能力726万吨/年,预计年均增加铜金属产量10万吨,未来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点之一。
4. 盈利预测与评级调整
- 调整后的归母净利预测:
- 2025年:192.25亿元
- 2026年:225.34亿元
- 2027年:251.50亿元
- 每股收益分别为0.90元、1.05元、1.18元,2025年对应市盈率18.64倍,高于行业均值。
- 维持“增持”评级,基于公司成长驱动力量强劲,铜钴双轮驱动明显,黄金资源潜力被看好。
5. 风险因素分析
-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核心金属价格若剧烈波动,存较大经营风险。
- 地缘政治及政策风险:全球布局经营面临政府政策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 利率风险:融资环境及银行借款利率波动对财务成本影响较大。
- 汇率风险:持有多币种资产负债,汇率波动可能影响收益。
- 安全环保及自然灾害风险:矿产开采过程中难免安全和环保风险,外部自然灾害亦可能引发生产中断。
报告指出这些风险均有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和财务表现。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首页大图(图片路径:images/85e6615f6a72e352a3bd5b1060ce426b166b38a36b581a08442a20f3a39f7ac8.jpg?page=0)
该图为报告封面,视觉上强化“独立诚信、细研深究”的研究理念,表现专业性和权威性。虽图表无直接数据内容,但体现渤海证券研究所品牌形象与研究严谨态度,有助于增强报告的权威感。
- 研究所Logo图(images/b406c09467952c8d65a719a6ec8262b01f7ecd77566605dc6b52d03d560308c9.jpg?page=3)
反映研究团队背景,可辅助确认报告来源及可信度,非具体数据图表。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基于盈利预测与当前股价水平,计算2025年静态市盈率(PE)约18.64倍,显著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反映市场对公司中长期成长性的认可。
- 估值侧重于利润增长驱动因素,如铜钴产能释放和钴价持续上涨,不同于单纯依赖价格波动的短期效应。
- 目标价及敏感性分析未在摘要中详细列出,但“增持”评级表明整体估值被认为有安全边际和上升潜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
详细罗列了五大核心风险,且每项内容均合理且具现实针对性:
- 产品价格作为直接影响利润的外部因素,波动性大难以预测。
- 地缘政治、宏观政策的复杂性带有不确定风险。
- 利率和汇率风险与公司债务结构和全球资产配置密切相关。
- 以及矿业特有的安全环保问题和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对生产稳定性形成威胁。
报告未透露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但通过降低财务费用、优化债务结构的做法展示了积极管理风险的态度。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假设偏乐观:盈利预测大幅上调,依赖钴价上涨和产能释放,钴价波动历史较大,存在一定价格波动风险。假如钴价回落,盈利承压空间不容忽视。
- 产能释放风险:KFM二期工程尚未投产,两年建设周期存在工期及资本开支超支风险。
- 缺乏详细估值敏感性分析:报告未公开对盈利预测的多情景敏感度分析,容易忽略潜在的负面不确定性。
- 未给出清晰的风险缓释方案,特别针对地缘政治和安全环保风险,论述较为泛泛。
- 收入同比下降与利润大涨的背离,主要靠成本大幅压缩和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性需观察。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梳理了洛阳钼业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和运营情况,展现了公司在全球矿产资源行业中良好的成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了在收入略有下滑的背景下利润大幅增长,尤其是钴业务的毛利率和成本优势明显,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产品价格整体维持上涨趋势,产能释放顺利,这两者对盈利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投资方面,报告基于当前行业环境和公司战略规划,尤其是KFM二期工程的建设,调高了未来三年盈利预期,结合较高的市盈率给予“增持”评级。报告同时坦诚披露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利率和汇率风险等多重潜在挑战,提醒投资者保持风险意识。
图表虽然不多,关键财务数据和业务指标条理清晰,数据充分支撑了整体论点。结构合理,论据充分,是一份富有洞察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业绩评述报告。
综上所述,洛阳钼业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亮眼,经营韧性较强,且具备中期增长的明确路径。维持“增持”评级符合基本面判断,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价格波动及工程建设等不确定性因素。[page::0,page::1]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