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锰矿与锰硅市场调研总结报告——基于2025年7月天津及内蒙地区调研汇总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2025年7月天津及内蒙古地区实地调研,分析了锰矿与锰硅市场的价格变动机理、供需结构及成本驱动因素,指出短期价格由现货结构和资金博弈支撑,三季度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关注锰矿港口库存与产能投放风险,建议结合基差交易与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投资布局 [page::0]

速读内容


锰硅价格反弹背景与趋势 [page::0]


  • 2025年6月初锰硅价格由低位5300元/吨快速反弹至5872元/吨。

- 价格上涨受“反内卷”预期与供应端扰动推动,现货紧张促使仓单下降。
  • 碳酸矿与氧化矿成本联动上涨,增强价格支撑力度。


产业链供需及区域成本差异 [page::0]

  • 内蒙古与宁夏地区因电价及工艺差异存在一定成本优势与弹性。

- 绿电暂未带来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但未来可能重塑行业成本结构。
  • 新型直流炉产能尚未形成实质性冲击。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短期价格仍由现货结构和资金角力影响,三季度供需边际走弱压力明显。

- 关注锰矿港口出库及海外集中到港带来的结构性宽松风险。
  • 建议投资者在短期博弈与中长期演变中平衡,结合基差交易和套期保值工具。

- 密切关注期货合约切换节奏、港口锰矿报价波动及电价政策变动。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锰矿与锰硅市场调研总结报告》(2025年7月)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锰矿与锰硅市场调研总结报告——基于2025年7月天津及内蒙地区调研汇总

- 作者:李亚飞
  •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期货投研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1日
  • 主题:锰矿与锰硅产业链的市场现状、价格走势、成本结构及未来供需预测


核心论点与传达信息



报告围绕2025年6月以来锰硅市场与锰矿市场的价格变动展开,揭示了因“反内卷”预期和锰矿供应端扰动催化的价格反弹现象。报告强调,当前锰硅市场正处于成本价与市场预期共振期,产业链上下游已表现出较强的风险管控和参与意愿。区域成本差异、新型设备产能影响及绿色电力政策带来的潜在变革均被重点关注。展望三季度供需边际变化,报告提示短期情绪支撑存在但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同时提醒锰矿结构性宽松的风险。

整体上,报告建议投资者采取稳健策略,结合现货与期货的基差交易和套期保值,密切关注价格变动中的关键变量和政策环境,择机布局。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



关键论点总结


  • 2025年6月初,锰硅价格受“反内卷”预期和供应扰动加速反弹,由低位5300元/吨反升至阶段高点5872元/吨。

- 价格反弹的直接触发点是前期锰硅价格跌破产地成本线,导致出货意愿下降,现货变紧,仓单减少,资金入场接货。
  • 碳酸锰与氧化锰矿价格同步上涨,为锰硅提供成本支撑。

- 企业积极运用期货盘面点价与套保策略,显示产业链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 不同地区(内蒙古与宁夏)因电价机制和工艺差异,展现不同的成本优势。

- 新型直流炉产能未明显影响价格,绿色电力政策对成本结构的潜在重塑仍在等待验证。
  • 三季度预期价格受供需边际变化和新增产能释放限制,涨幅空间将收窄。

- 锰矿端尤其需关注港口出库与海外矿石集中到港带来的结构性宽松风险。

推理依据与逻辑



作者通过市场价格趋势观察、产业链上中下游实地调研信息反馈,以及成本结构动态比较,构建了市场目前正由成本端和市场预期相互作用驱动的判断。该结论由锰硅价格触及产地成本线后流动性变化和现货短缺情形佐证,同时产业链应用期货风险管理实践,也作为市场成熟度的表现。

电价、产能投放及绿色电力影响是从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外部变量视角展开的预判,结合目前新投设备的产能利用情况以及政策走向,体现报告对中长期演变路径的深入思考。

关键结论强调审慎乐观的价格环境与风险并存,投资建议体现了多维动态平衡的思路。

2. 免责声明和合规说明(附加页)


  • 本报告只针对国泰君安期货的专业投资者,规范了投资适当性和风险告知。

- 数据与观点来源合法合规,研究工作力求客观独立。
  • 明示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 该部分强调报告专业性和合规性,为观点和结论提供规范化支撑。

这保证了报告作为投资研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后续分析提供信任基础。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有背景图与免责声明图片,其次的少量页面未提供详细图表或数据表。因此,本部分重点围绕报告核心描述的价格与成本趋势解释。

图片1概览


  • 第一幅图展示了现代城市背景,体现本次调研的时代特征和金融投资背景。

- 免责声明态度严谨,显示报告的合规意识。

价格走势数据(隐含)


  • 文本中提及锰硅价格波动区间:从5300元/吨起步回升至5872元/吨,涨幅约10.9%,反映了行情自低位强劲反弹。

- 碳酸锰和氧化锰矿同价上涨表明成本压力同步增大,强化期货盘面的涨幅逻辑。

虽然报告未明确表格列示,但这一系列价格数据清晰传递产业链联动关系和价格敏感点,辅以调研支持,有效地支撑了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单一公司估值,主要面向产业链整体的市场价位及未来价格趋势预测,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模型(DCF、PE、EV/EBITDA等)未被使用。

报告通过成本线分析与供需动态判断价格支撑和波动区间,这种基于实际生产成本与市场结构的数据评估,体现了定价合理性分析方法。

投资策略部分提及“基差交易与套期保值”,这里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期货市场的基差变化机会进行低风险套利或风险对冲,提示投资者侧重于风险管理而非单纯价格投机。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提及并隐含多项风险点:
  • 锰矿供给端扰动风险:港口出库与海外矿石集中到港将导致结构性宽松,可能压制价格。港口物流和跨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是重点关注对象。

- 新增产能投放风险:未来三季度新增直流炉产能及其他生产能力的释放或加剧供给,限制价格上涨。
  • 市场情绪与预期偏差风险:短期博弈主导的价格波动可能因预期调整导致快速反转。

- 政策风险:绿色电力政策与电价机制调整对生产成本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政策的变动可能对行业盈利模式带来根本改变。
  • 成本弹性风险:不同地区因电价及工艺差异,成本弹性表现不同,可能导致区域竞争态势变化,影响整体市场平衡。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缓解策略,但强调了企业普遍采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作为风险对冲措施,体现了市场参与者有一定的风险管理准备。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的价格触发因“反内卷”预期与锰矿供应扰动,有一定对情绪面依赖的成分,短期价格反弹的持续性需要关注供需基本面支撑力度。

- 对新型直流炉产能影响的评估较为保守,尚未形成冲击的结论可能忽略了未来潜在技术升级速度和应用广度。
  • 绿色电力对成本结构的未来影响有提及,但未详细量化和时间路径,读者需警惕政策落实与技术现实的差异。

- 区域成本比较中,电价机制和工艺路径的差异分析为特色,体现细致的产业链调研,但对不同区域市场联动及转移风险缺少深入探讨。
  • 报告定位于期货和现货市场结合的视角,较少涉及锰产业下游需求端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对价格的掣肘。

- 免责声明中明确强调专业投资者使用,限制了报告的普适性和广泛指导意义。

整体报告逻辑紧凑,数据结合调研有一定权威,但在中长期结构性变化及政策兑现层面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后续持续跟踪验证。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产业链调研与市场价位分析,精准揭示2025年锰硅与锰矿市场当前的动态与未来趋势。核心发现包括:
  • 价格周期触底反弹,受“反内卷”情绪和供应扰动影响明显,锰硅价格从5300元/吨反弹至5872元/吨,展现出阶段性价格修复的强烈迹象。

- 碳酸锰和氧化锰矿价格联动形成成本底线支撑,强化整体市场价格上行逻辑。
  • 产业链成熟度较高,企业广泛采用期货点价和套期保值策略,体现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 地域间成本差异显著,内蒙古与宁夏因电价和工艺路径各有优势与弹性,影响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 新型直流炉产能及绿色电力政策的引入,虽暂未引发重大成本变革,但未来可能重塑行业成本结构,需要关注政策落地和技术进步。

- 三季度供需边际或趋弱,新增产能释放限制价格进一步上涨,锰矿端港口出库与海外矿石集中到港风险加重结构性松动。
  • 投资层面建议投资者采用稳健策略,结合基差交易与套期保值工具,紧盯锰硅合约切换、港口报价与电价政策变化,寻找短中期风险与机会平衡。


报告以产业链调研数据支持价格走势判断,结合风险提示与政策分析,提出理性应对的投资策略,体现了国泰君安期货在大宗商品领域的专业洞察力和研究深度。

---

参考文献与溯源



以上分析内容均基于李亚飞《锰矿与锰硅市场调研总结报告——基于2025年7月天津及内蒙地区调研汇总》[page::0],[page::1]。图像与报告附加信息同步引用对应页面图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