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空化气泡运动的数值模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声场作用下液体中单个空化气泡运动的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声压幅值、超声频率、气泡初始半径及液体密度、表面张力和动力粘度等因素对气泡振动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气泡运动的非线性行为与共振现象,为功率超声的实验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气泡运动基本理论模型与数值方法 [page::0][page::1]

  • 依据热力学和动力学建立气泡运动方程,考虑气泡内外压强、液体表面张力及动力粘度影响。

- 通过简化运动方程适用条件,得到适合非弹性液体媒介的数值模拟模型。

声压幅值对空化气泡运动的影响 [page::1]


  • 低声压幅值时气泡表现为小幅高频振动,无崩溃现象。

- 声压幅值增大使气泡振动幅度显著提升,出现速度共振和气泡崩溃,增强空化效应。
  • 极高声压幅值导致气泡膨胀过大,振动无法完整周期,最终崩溃。


超声频率与气泡振动特性的关系 [page::1][page::2]


  • 在一定声压幅值下,并非越低频空化效果越好,气泡振幅呈现非单调变化。

- 共振现象对应特定声频,振幅可达初始气泡半径数十倍。

初始气泡半径对空化性能的影响 [page::2]


  • 气泡初始半径大小显著影响振动幅值和崩溃时间,存在最佳初始半径区间。

- 小气泡表现为简谐振动,较大气泡易发生速度共振和爆炸性崩溃。

液体性质对气泡运动的作用 [page::3]


  • 液体密度增大,气泡振幅减小,运动阻力增强,振动频率下降。

  • 动力粘度与振幅之间存非线性关系,1.0 mPa·s时振幅最大。

  • 表面张力影响较小,振幅在部分范围内呈非线性变化。


研究结论与实际应用启示 [page::4]

  • 声压幅值越大,空化效应越显著,但低压下仅引起振动无崩溃。

- 超声频率存在最优范围,非简单低频优先。
  • 初始气泡半径对空化效果关键,需合理控制以优化性能。

- 液体性质对气泡运动有调节作用,表面张力影响较弱。
  • 研究为超声在工业和实验中的参数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深度阅读

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本文题为《超声空化气泡运动的数值模拟》,作者为张红,丁述理,徐博会,任晓慧,均隶属于河北工程大学,分别来自理学院及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重点实验室。文章刊载于编号1673-9469(2013)第4期,聚焦于超声空化过程中液体中单一气泡的运动机理及数值分析。研究通过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建立超声场作用下气泡运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关键参数(如声压幅值、超声频率、气泡核半径、液体密度、表面张力及动力粘度)对气泡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报告旨在为功率超声在实验及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优化建议。

文章的核心论点包括:
  • 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展示气泡运动特性受多种物理参数综合影响,凸显气泡振幅、崩溃行为与超声场条件的内在联系。

- 明确指出存在最优的超声频率与初始气泡半径,能够最大化空化效应,且声压幅值提升显著增强气泡运动剧烈程度。
  • 液体性质(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对气泡动力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表面张力影响较弱。

- 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实验设计与工业化操作中空化条件的参数调控。

逐节深度解读



引言与研究背景



文章开头概述超声空化的物理特性,包括气泡局部瞬间可产生近千开尔文的高温、GPa级压力以及极高加速度。此外,气泡崩溃时伴随强烈冲击波与光辐射,这些强耦合物理化学效应显著改变材料属性,因而在医学、制造和化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超声空化过程极其复杂,气泡在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上均表现多样性,气泡形态不规则且瞬时产生,给理论和实验研究带来巨大难度。随着测量技术进步,单个气泡运动机制研究显著推进,为本研究理论模型提供了基础。[page::0]

1 理论框架与模型建立



本节基于热力学和运动学理论建立气泡运动模型,首先在静态液体中推导气泡内外压力平衡关系:

\[
pb = p0 + \frac{2\sigma}{R0}
\]

其中,\(p
b\)为气泡内压,\(p0\)为环境压强,\(\sigma\)为液体表面张力,\(R0\)为气泡半径。以水中空气泡为例,表面张力对微米级气泡的压强贡献不可忽略。

引入超声场对气泡影响,考虑气泡内含水蒸气压\(pv\),及可变气体分压\(pg(t)\)。在假设气泡内过程近似绝热条件下,气泡内压力为:

\[
pb(t) = pg(t) + pv + \frac{2\sigma}{R(t)} = p0 \left(\frac{R0}{R}\right)^{3\gamma} + pv + \frac{2\sigma}{R(t)}
\]

其中\(\gamma\)为气体比热容比,\(R(t)\)为动态气泡半径。

外部液体压力随时间以正弦方式变化:

\[
p(t) = p0 - pa \sin(\omega t)
\]

\(pa\)为声压幅值,\(\omega=2\pi f\)为角频率。

Lezzi等人推导弹性液体中气泡运动的二阶近似方程(式4),涵盖液体声速\(c\)、密度\(\rho\)、动力粘度\(\mu\)等物理特性。研究指出,当气泡尺寸远小于声波波长(即\(R
0 \ll c/f\))时,可将液体视为非弹性介质,二阶方程简化为Rayleigh–Plesset形式:

\[
R\frac{d^2 R}{dt^2} + \frac{3}{2} \left(\frac{dR}{dt}\right)^2 = \frac{1}{\rho} \left[ pb(t) - \frac{2\sigma}{R} - 4 \frac{\mu}{R} \frac{dR}{dt} - p(t) \right]
\]

该方程是描述气泡半径随时间变化的核心动力学方程,能够反映超声场对气泡振动和崩溃过程的驱动效应。[page::0,1]

2 结果和讨论



本节通过数值方法,基于上述方程模拟气泡运动,参数选取符合实验条件(水温25℃,气泡初始半径10μm,声频20kHz等),系统探讨各物理量对空化行为的影响。

2.1 声压幅值影响(图1)



图1分别显示不同声压幅值对气泡半径随时间变化的影响。较低声压下(0.8\(p
0\)以下),气泡表现为小幅度、高频振动,无崩溃现象;当声压接近或超过1.0\(p0\),气泡振幅加大,振动频率降低,出现速度共振现象,气泡膨胀至初始半径数十倍,随后突然崩溃。奇异的是,1.5\(p0\)时气泡共振振幅大于2.0\(p0\),说明空化强度并非单调增加。

更高声压(5.0至40.0\(p
0\))下,气泡运动由稳态转为暂态,膨胀幅值可达到初始半径上百倍,振动周期内无法完整收缩,最终以剧烈崩溃终结,凸显声压是决定空化强度的核心因素。[page::1]

2.2 超声频率影响(图2)



图2分析固定声压幅值(1.0或1.5\(p0\))下不同超声频率(10kHz至60kHz)对气泡振动的影响。在较低声压(1.0\(p0\))时,初期各频率影响较小,但振幅随着时间积累,频率升高导致气泡最终振幅上升,且高频声场更易在多个周期内引发共振(振幅达到初始半径数十倍)。声压幅值提高至1.5\(p0\)时,低频(10kHz)的第一振幅极大增加,但随频率的提高,初期振幅迅速降低,达到约4倍。

尽管低频通常认为空化效果更好,仿真显示最佳空化效果存在频率范围,过低或过高频率均不理想,反映出气泡动力学的复杂非线性响应特性。[page::1,2]

2.3 初始气泡半径影响(图3)



图3展示在相同超声条件(20kHz,1.5\(p
0\),25℃水)下不同初始气泡半径对振动行为的影响。微小气泡(0.1~0.6 μm)表现为近似简谐振动,振幅较小且与声场频率同步。气泡半径约1.05μm时,振幅及频率显著上升,出现更复杂的非线性振荡,且气泡尚未崩溃。稍大到1.07μm及以上时,气泡出现速度共振,振幅可一跃至初始半径80倍以上,并伴随剧烈崩溃。

随着初始半径增加,气泡振幅呈非连续变化趋势,部分较大气泡(4.0~10μm)振幅峰值高于周围尺寸气泡,但总体大尺寸气泡振幅趋势下降,且崩溃延迟。这表明存在最优气泡尺寸实现最大空化效应,过小过大均不理想。[page::2]

2.4 液体物理参数影响(图4~6)


  • 液体密度(图4):增加液体密度从1000到2000 kg/m³使气泡最大膨胀幅值明显下降,因密度增大气泡受阻力加大,运动减弱,振动频率也随之降低,显示阻力对动力学的抑制作用。
  • 动力粘度(图5):在密度恒定下,动力粘度变化对气泡势能贡献表现出非线性,适度增加(1.0 mPa·s)反而使振幅达到最大,超过或低于该值振幅下降,表明粘度对震荡能量耗散有复杂影响。
  • 液体表面张力(图6):表面张力对气泡最大振幅影响较弱,0.07~0.10 N/m时振幅最大,较低或较高表面张力下幅值均有所降低,但整体变化幅度有限,表明表面张力并非主要驱动因素。[page::3]


3 结论



报告总结如下:
1) 低声压仅引起小幅振动,声压幅值增加显著增强气泡运动强度和空化效应。
2) 空化效果随声频变化存在最优区间,非简单的低频优势。
3) 初始气泡半径是影响空化效应的关键,存在最理想的尺寸区间。
4) 液体物理性质对气泡动力学有影响,尤其是密度和粘度,表面张力影响较小。
5) 研究结果为具体超声空化实验和工业应用通过调控参数(声压、频率、气泡尺寸)实现最佳空化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page::4]

图表深度解读



图1(不同声压幅值下气泡半径变化)



图1(a)显示0.8~2.0倍大气压情况下,气泡振幅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观察到0.8\(p0\)下气泡半径基本保持稳定微小振动,1.0~1.5\(p0\)振幅显著增长,1.5\(p0\)达到峰值后气泡发生快速崩溃。2.0\(p0\)声压则稍微低于1.5\(p0\)的峰值,表现出非单调变化趋势。

图1(b)则展示更高声压(5.0~40.0\(p
0\))下,气泡半径变化更加剧烈,膨胀幅度迅速从几十倍升至上百倍,气泡周期变长,甚至无法在一个声波周期内完成完整振荡,显示出明显暂态过程及剧烈崩溃迹象。

图形支持文本论点,强调声压幅值为气泡动力行为的主控变量,振动非线性及崩溃阈值清晰。[page::1]

图2(不同频率下气泡半径变化)



图2(a)则在1.0\(p0\)场强条件下,四种频率下气泡振幅初期差异不大,但随时间积累,高频(例如40kHz,60kHz)导致振幅逐渐上升,表现出更频繁共振峰;而低频10kHz振幅相对稳定。

图2(b)在1.5\(p
0\)声压下,气泡振动剧烈,10kHz初始振幅远高于其他频率,但随后低频振幅衰减明显,高频共振多次发生,振幅在不同周期反复达峰,反映声频与空化效果的复杂耦合。

图示进一步验证文本表述,空化效应的频率依赖性非单调,盛衰周期清晰。[page::2]

图3(不同初始气泡半径下气泡半径变化)



图3分四部分反映气泡尺寸跨度从纳米到数十微米。图3(a)中极小尺寸气泡表现规则振荡,幅值不大。图3(b)显示在1μm左右尺寸范围,气泡振幅与运动模式发生显著跳变,存在速度共振与剧烈崩溃。图3(c)(d)展现中大尺寸气泡的复杂振荡,幅值与崩溃时间均无简单趋势,初始半径、崩溃时间与峰值振幅均表现非线性、多峰值特征。

图形深入揭示气泡初始尺寸对空化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结构与动力耦合的复杂性。[page::2]

图4(液体密度影响)



不同液体密度对应多条曲线,密度越大,气泡最大膨胀幅值显著减小,振荡峰值降低且崩溃频率延迟。体现液体惯性阻力增强,气泡动力学减缓,这一趋势与前述理论吻合,说明密度是关键物理量之一。[page::3]

图5(动力粘度影响)



动力粘度为0.2至10 mPa·s,粘度影响气泡振幅呈非线性趋势,中等粘度最高振幅达到40多倍初始半径。不同于线性阻尼预期,适中粘度可能减弱能量耗散外发挥波动力学耦合作用导致振幅上升。显示空化气泡动力学对液体粘度极为敏感。[page::3]

图6(表面张力影响)



表面张力影响整体较为有限,最大振幅在0.07~0.10 N/m时最多,低于或高于此范围振幅下降,说明表面张力对气泡壁稳定性有一定调节作用,但非空化过程主导动力因素。[page::3]

风险因素评估



本文作为理论与数值研究报告,未明确识别讨论实验风险或模型适用局限,但以下风险或局限值得关注:
  • 模型基于绝热假设,忽略了气泡内热传导及多气体混合效应,可能影响精度。

- 液体介质均匀且无流动扰动假设,实际应用中多为复杂流场,需谨慎外推。
  • 气泡单体模型不考虑多泡耦合和气泡间相互作用,限制对浓密空化场的预测能力。

- 模型参数如表面张力、粘度视为常量,可能与温度、溶液浓度变化相关,影响模拟结果稳定性。

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该报告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面严谨,覆盖面广,数据充分,图文对应准确,揭示了多变量对空化气泡动力学的内在影响规律。报告着力点在超声场单泡动力学,适合基础理论研究及初步工业指导。

但可进一步完善之处包括:
  • 更深入讨论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热、化学反应等)对气泡动力学影响。

- 扩展模型适用范围对多泡系统及实际液态环境的实验验证分析。
  • 对关键参数敏感性缺少系统性量化说明,例如表面张力和粘度对空化稳定性的定量评估。

- 部分图示中曲线未明确数据来源(实验还是纯模拟),影响结论的实验适用推断力。

此外,少数处声压幅值与振幅非单调关系值得后续深入论证,潜藏气泡动力学非线性复杂性。

结论性综合



此文围绕超声空化气泡运动展开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运用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建立并简化气泡动力方程,结合实际理化参数,探讨了超声频率、声压幅值、气泡初始半径及液体物理性质等变量对气泡振动模式和崩溃行为的影响。主要发现包括:
  • 空化效果对声压幅值极其敏感,声压增加显著增强气泡振幅并引起崩溃,但幅值与声压并非简单线性关系。

- 存在最佳超声频率区间,空化效果非单调随频率改变,体现复杂共振耦合特性。
  • 气泡初始半径对运动行为影响关键,存在最优尺寸实现最大空化,太小或过大均使空化效率降低。

- 液体密度和动力粘度显著影响气泡振幅,粘度呈现非线性调节作用,表面张力影响相对较小。
  • 这些动态规律为功率超声空化实验设计和工业应用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建议。


图表充分展示了各参数对气泡振幅和崩溃时间的定量影响,验证模型预测能力和物理合理性。整体上,报告科学性强、数据详实,对超声空化领域提供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理论参考。[page::整个报告]

---

参考文献精选



报告引用了多篇领域权威文献,包括激光声学、超声物理、空化动力学研究,确保理论依据的严谨性和新颖性,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多气泡空化以及声场分布的多角度研究文献[page::4]。

---

综上,本文《超声空化气泡运动的数值模拟》完整系统地剖析了单气泡在超声场中的动力学,揭示了影响空化效应的关键变量和内在机理,具备扎实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指导意义。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