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收 $+$ 提供“存款搬家”新路径 基金动态报告20250829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了2025年7月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资产的迁移趋势,强调固收 $^+$ 产品在低利率环境中通过多资产配置实现收益多元化的优势。政策层面支持包括资管新规奠基、审批流程优化及创新债券品种。固收 $^+$ 基金今年规模与业绩均实现显著增长,收益多数为正,且部分产品收益超过10%。同时报告跟踪权益市场、基金仓位调整及TMT板块绩优基金表现,详细披露新发基金动态及机构人员变动,对基金行业投资与管理提供实操参考 [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速读内容


固收 $^+$ 成为居民“存款搬家”新路径 [page::1][page::2]


  • 2025年7月居民储蓄存款单月净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体现居民资金偏好向多元资产迁移。

- 低利率背景下,固收 $^+$ 通过债券打底与权益、商品等混合配置,为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稳健且多元化收益选项。

政策推动固收 $^+$ 快速发展 [page::2]


  •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推动净值化管理,鼓励产品"拥抱波动"。

- 权益仓位5%-20%的二级债基审批享绿色通道,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
  • 推出科创债券等创新品种及信用衍生品,拓宽固收 $^+$ 投资标的。


固收 $^+$ 基金业绩和规模双增长 [page::3]



| 收益区间(%) | 固收 $^+$ 基金数量 |
|-------------|--------------------|
| <0 | 4 |
| 0~2 | 30 |
| 2~4 | 178 |
| 4~6 | 274 |
| 6~8 | 291 |
| 8~10 | 212 |
| 10~12 | 149 |
| 12~14 | 88 |
| 14~16 | 54 |
| 16~18 | 26 |
| 18~20 | 11 |
| >20 | 17 |
  • 近一年固收 $^+$ 基金多数实现正收益,约26%的产品收益超过10%,业绩优异吸引资金流入,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规模增长。


权益市场及基金仓位动态 [page::4][page::5]


  • 2025年8月25-29日,沪深300上涨2.71%,创业板指领涨7.74%,通信行业涨幅最高达12.55%。

  • 基金总仓位小幅下降,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大盘价值和汽车行业,减仓银行及非银金融等。


TMT板块绩优基金领跑市场 [page::5][page::6]


| 赛道分类 | 近1周平均回报(%) | 近1月平均回报(%) | 今年以来平均回报(%) |
|--------------|-----------------|-----------------|--------------------|
| 全市场 | 2.73 | 9.86 | 26.45 |
| TMT板块 | 6.94 | 20.65 | 41.03 |
| 医药板块 | -1.41 | 0.14 | 45.52 |
| 消费板块 | 1.60 | 6.80 | 13.39 |
  • TMT主题基金本周和近一月表现突出,部分基金年内收益超40%。

- 本周前五名基金涨幅均超过20%,体现资金青睐高成长科技赛道。

科创50指数调样及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page::7][page::8]

  • 9月12日科创50指数调样,提升科创板代表性及覆盖率。

- 2025年7月公募基金管理资产净值突破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基金行业景气度持续增强。

监管层加快“含权”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基审批 [page::8]

  • 权益仓位5%-20%二级债基审批进入“绿色通道”,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

- 监管鼓励基金产品创新及多样化,推动投资规模和权益投资比例提升。

ETF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产品创新不断 [page::9]

  • 截至2025年8月25日,ETF总数1273只,规模突破5万亿元,增长速度加快。

- 债券ETF及港股ETF成为主要资金流入品种,扩大投资者资产配置渠道。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及首单外资消费REITs获批 [page::9][page::10]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增加至37只,投资组合侧重低风险资产,满足多样化养老配置需求。

- 华夏凯德商业资产REIT获证监会注册,成为首单外资消费类型公募REITs,标志不动产基金市场国际化迈进。

机构管理及基金经理调整活跃 [page::11][page::12]

  • 华安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管理层调整,提高管理团队专业性。

- 73只基金经理变更,覆盖各类型基金,反映行业活力及管理优化动态。

新发行及申报基金保持活跃,指数型基金为主 [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本周成立40只基金,募集规模达273.8亿份,以指数型基金为主。

- 新发行基金23只,申报基金47只,指数基金占比较大,涵盖科创、港股、新能源等热门主题。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固收$^+$提供“存款搬家”新路径——基金动态报告20250829》
作者及团队:姚紫薇、孙诗雨、应绍桦 - 中信建投金工及基金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5年8月31日
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题聚焦:固收$^+$基金的市场结构、政策驱动与投资表现,以及当前基金市场整体动态与趋势观察,涵盖行业、产品热点及基金经理变动。报告全程围绕“固收$^+$”作为“存款搬家”的新路径展开。

核心论点总结:
  • 2025年7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部分资金流入非银存款及理财产品,表明传统储蓄向资本市场的资金迁移加速,即“存款搬家”现象。

- 在低利率背景下,传统固收资产收益下降,固收$^+$基金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债券+权益+另类)实现收益提升和风险分散,具备稳健与弹性兼备的优势。
  • 政策层面加速固收$^+$产品发展,推动审批提速、费率改革和产品创新,为市场注入活力。

- 今年固收$^+$基金规模及收益表现均显著提升,基金市场整体呈现权益市场上涨、行业分化、ETF规模快速扩张等特点。
  • 绩优基金集中于TMT板块,基金经理变动活跃,基金发行热度维持高位。[page::0,1,2,3]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热点解读 — 固收$^+$提供“存款搬家”新路径



关键论点:
  • “存款搬家”指居民将低利率银行储蓄转向理财、公募、保险等资本市场产品。2025年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万亿元,而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显示明显资金迁移趋势。

- 固收$^+$基金通过在债券基础上适度加入权益及其他高弹性资产,打破纯债收益率下降的瓶颈,满足投资者“稳中求进”需求。
  • 政策持续完善资管市场,摒弃刚兑和资金池,鼓励净值化管理和灵活多样的资产配置,打通审批与费率机制,加快固收$^+$及二级债基审批,同时推广“股债平衡”策略。

- 科技创新债券等新债品种不断丰富,信用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为固收$^+$产品提供配置创新空间。
  • 市场层面,固收$^+$基金(含FOF)今年收益均正向且部分产品收益超过10%,规模连续两个季度增长,资金偏好提升,显示产品竞争力增强。[page::1,2]


数据点解读:
  • 图1住宅存款结构显示储蓄存款余额从162.03万亿元略微下降至160.91万亿元,非银存款上涨至32.89万亿元,证实资金正从传统存款转移。

- 图2债券收益率(10年和30年国债)长期下行,现阶段已低至约2%左右,限制固收产品收益空间,固收$^+$通过权益+债券组合应对收益困境。[page::2]

---

2. 市场跟踪与基金表现



2.1 业绩走势


  • 本周市场整体向好,沪深300指数上涨2.71%,创业板指涨幅达7.74%,通信行业领涨12.55%,表明成长及科技板块为行情主导。恒生指数下降1.03%,港股整体表现分化。

- 大盘成长表现优于价值,大盘成长上涨5.83%,价值板块滞后,显示市场风格偏向成长。
  • 债券市场涨幅微弱,仅上涨0.09%,表明债市波动较小。[page::3,4]


2.2 仓位跟踪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85.90%,偏股混合型82.68%,显示基金整体仍保持较高权益敞口,但偏股混合型略有回调。

- 风格上,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大盘价值和汽车行业,减仓成长和金融行业,反映价值板块可能迎来配置机会。
  • 图10以及图11详细展示偏股混合型基金按风格和行业仓位的动态,汽车、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受青睐,表明基金经理看好消费与制造业的稳健成长。[page::4,5]


2.3 绩优基金


  • TMT板块基金表现极为突出,近一周平均涨幅达6.94%,提升市场超额收益的核心力量。医药板块基金本周则相对疲软。

- 成长风格基金持续领先于价值和均衡,过去一年的表现亦明显优于其他风格。
  • 表格1数据反映不同行业及风格基金近期及年度收益对比,确认TMT板块和成长风格的强劲表现。

- 领先基金如山证资管策略精选、华泰柏瑞质量成长等周收益超过20%,其中多只基金长期收益超过40%,展示绝佳的选股和资产配置能力。核心重仓集中于新兴科技及医疗科技相关个股(例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百济神州等),体现对技术成长领域的坚定看好。[page::5,6,7]

---

3. 市场动态



3.1 行业动态


  • 科创50指数等将于2025年9月调整,市场代表性提升,科创板指数自2024年起持续突破新高,说明科技创新板块资金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且连续多个月刷新历史高位,显示基金行业持续扩张和资金活跃。
  • 监管层审批加速“含权”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重点推动权益基金发展,扶持头部管理人,促进基金市场更加多元发展。

- 科技主题基金密集上报,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机构调研频繁,反映资金和政策双轮驱动下科技板块的投资热度高涨。[page::7,8,9]

3.2 产品热点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资金结构涵盖股票、债券、商品、跨境资产,ETF成为资产配置的主力工具,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债券及港股ETF贡献突出,新产品吸引大量资金入场。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至37只,中邮理财等提供不同持有期且风险适中的方案,满足多样化养老规划需求。
  • 首单外资消费REITs获批,标志实际外资入场中国基础设施和商业地产领域,拓宽资产类别投资渠道,带来多层次机会。

- 海外市场方面,法巴农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规模大幅增长,显示外资理财机构在中国市场增速迅猛。[page::8,9,10]

---

4. 机构与基金经理动态


  • 本周无新增证券及基金经营机构审批,但12家基金公司申请设立新机构/开展QDII业务,均在审批流程中。

- 管理层方面,招商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公司管理层发生重要调整,反映基金行业人才流动活跃。
  • 基金经理变动较多,涉及19只主动偏股、42只主动偏债基金等,部分基金经理离任由新经理接管,显示基金经理队伍调整步伐加快,可能带来业绩风格的潜在变化。

- 详细列表披露多只基金经理及管理团队变动情况,体现基金行业人才更替和发展节奏。[page::10,11,12,13,14]

---

5. 新发与申报市场


  • 本周新成立基金40只,其中指数型占主导,募集资金约274亿份,市场发行热度居高。

- 结束募集基金30只,涵盖指数、混合、债券多种类型,预计后市成立将扩充产品供应。
  • 新发行基金23只,结构以指数型和混合型为主,部分基金聚焦科创板、港股通、智能制造等主题。

- 新申报基金47只(含多只指数型及FOF),华安、招商、富国等基金公司申报较多,显示基金行业持续创新与布局加速。[page::14,15,16,17,1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 居民存款结构变化



条形图比较2025年6月与7月居民存款余额,储蓄存款微降,非银存款明显增长,说明居民资产配置偏好由存款向基金、理财等资本市场产品转移。此图直接支持报告“存款搬家”现象的观点。[page::2]


图2 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



折线图显示2011年至2025年中国10年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下跌趋势,2025年前低点约在2%,反映固收产品面临收益约束的市场环境,为“固收$^+$”多元化配置需求提供背景。[page::2]


图3、5 固收$^+$及固收+FOF基金近一年收益分布



直方图揭示绝大多数固收$^+$基金收益为正,呈现6%~10%收益区间最大集中,固收+FOF基金集中同一区间稍微偏高表现,显示产品收益稳健且具备较强弹性。此数据加强了固收$^+$策略收益多样化与稳健的论断。[page::3]



图4、6 今年以来固收$^+$及固收+FOF基金规模变化



柱状图配合折线显示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固收$^+$规模从约1.18万亿元增长至1.4万亿元,固收+FOF规模从约537亿升至766亿元。季度增幅虽有回落但依然保持正增长,说明市场资金持续流入固收$^+$类别基金,产品受资金青睐。[page::3]



图7、8 指数及行业涨跌幅



柱状图清晰展示创业板指涨幅最高(7.74%),以及通信涨幅领先行业(12.55%),反映市场资金最为偏好创新和科技板块。同时银行、纺织服装、煤炭等传统行业则表现较差。此数据映证行业轮动明显,成长板块优势突出。[page::4]



图9、10、11 基金仓位趋势



折线图反映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基金股票仓位动态,整体维持在80%以上高位。巨潮风格显示成长风格持续占据较大仓位,行业层面消费和成长为主要配置方向。基金经理在行业和风格上的选取表明了对市场核心配置思路。[page::5]




图12 近一年基金市场发行规模变化



条形及折线结合图显示基金募集规模和成立数量出现波动,近期数量和募集额维持较高水平,显示市场投资热度较为活跃,资金入市情绪积极。[page::14]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聚焦于市场动态与基金表现,无针对单一股票或资产的传统估值计算(DCF、市盈率等),主要分析基于资产配置策略(固收$^+$)的收益表现及市场环境,强调多资产配置的风险收益特征及政策促进作用。固收$^+$策略通过债券的稳定票息加风险资产弹性收益实现风险收益平衡,辅助以信用衍生品等创新工具实现风险对冲,形成“股债平衡”收益结构。

报告中对政策推动(审批加速、费率机制改革)及科技创新债券产品等扩容也间接构成了市场估值环境的改善基础,为固收$^+$产品未来表现提供驱动力。整体估值分析更多体现在产品预期收益分布、资金规模增长与波动水平的统计层面。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末尾风险提示部分明确指出:
  • 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能保证未来收益。

- 数据存在不准确风险,数据时效及来源可能对结果产生偏差。
  • 模型测算仓位存在假设前提,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 历史数据区间的选择对统计结果影响显著。

此外,市场风险包括低利率环境可能持续,债券收益率波动风险,权益市场波动性以及政策调整风险需投资者关注。基金审批制度变动、基金融资结构变化对市场流动性和产品供应构成影响。政策层面尽管鼓励权益配置,但经济波动和技术革新速度具不确定性。[page::20]

缓解策略包括依靠多元资产配置、信用衍生品风险对冲、以及资管新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透明度和风险可控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对比时滞与全面性:报告主要基于Wind及公开数据库,存在信息滞后及数据缺漏风险。尤其基金收益统计未详细区分费率结构变更对业绩的影响,可能误导收益比较。

- 固收$^+$收益稳定性的假设依赖管理能力:股票和转债等具有弹性的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效果,强烈依赖经理人的选股和市场时机判断,管理人能力不均可能导致产品表现差异显著。
  • 政策支持存在变数:监管政策对审批流程和费率机制的推动在提供便利同时,可能存在审慎放宽标准带来的潜在风险,如审批效率提升是否伴随合规性下降,未有深入剖析。

- 行业风格热点波动较大:如创业板、TMT的强势表现固然吸引资金,但市场风格轮动剧烈,投资者应警惕风格切换风险。
  • 基金经理频繁更替虽有市场活力的一面,但也增加投资延续性和业绩稳定性的风险。

- 缺少对宏观经济和全球风险的预测:虽然海外市场部分提及外资理财规模增长,报告整体未深度评估国际宏观经济波动及潜在的金融环境异动对固收及权益类资产的影响。[page::20]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2025年8月底“存款搬家”现象,核心在于居民资金从低收益储蓄迅速流向资本市场的多元资产配置产品,尤其固收$^+$基金。固收$^+$基金通过债券底座加权益和另类资产的配置策略,突破了传统固收产品收益束缚,迎合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由低转中低和中等的转变。政策面多项改革为该类产品提供支持,加快审批效率并推动费率改革,促进规模和业绩双增长,吸引大量资金。

市场表现显示,权益市场特别是TMT板块表现抢眼,基金仓位轮动至大盘价值和汽车等稳健板块,基金经理变动活跃,基金发行业务保持高温,ETF规模迈入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增长,外资理财公司规模扩增,显示金融资产业务持续繁荣。

报告通过多图表数据支撑“固收$^+$”是连接居民传统存款与资本市场资产的新通路,同时指出该策略的风险收益特点和政策背景。基金收益分布广泛,规模持续扩张,表明市场对于风险适度的“稳中求进”产品有稳定需求。

整体看,中信建投金工及基金研究团队基于多角度市场数据、政策梳理及产品表现分析,阐释固收$^+$作为理财市场新亮点的投资价值及市场趋势,并系统跟踪基金市场多维动态,提供对机构投资者有价值的行情判断和投资参考。

---

参考溯源


以上内容综合报告第0至21页内容编制,具体数据图表引用标注于对应段落,确保论述严谨,便于后续追踪及验证。[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本分析致力于基于报告内容,深入剖析论点与数据,避免偏离原文之解读,力求提供专业、严谨、系统的研究报告导读。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