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转债估值与性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结合传统溢价率估值,对中国市场多只可转债进行科学估值,发现目前平均存在一定高估;报告综合评测了转债估值偏离、股性债性指标及持有至赎回收益率,为转债投资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速读内容


一周转债涨跌幅回顾及估值总体情况 [page::0]


| 可转债 | 绝对涨跌幅 | 相对涨跌幅 |
|-------|------------|------------|
| 新钢 | +0.48% | -2.70% |
| 深机 | -3.18% | +2.36% |
| 博汇 | -0.26% | +1.42% |
| 美丰 | -5.36% | +1.56% |
| 其它 | ... | ... |
  • 转债估值模型计算溢价平均1.3%,莱维蒙特卡洛考虑正股跃动后溢价达5.5%,存在一定高估风险,投资者需警惕 [page::0]


重要个券的各种估值指标和偏离情况 [page::1][page::2]


| 转债名称 | 底价 | 平价 | MC理论价 | MCJ理论价 | 收盘价 | MCJ溢价率 |
|----------|-------|-------|----------|-----------|--------|-----------|
| 新钢 |104.85 |82.82 |105.53 |105.23 |106.96 |1.6% |
| 博汇 |99.56 |76.14 |102.38 |100.79 |102.94 |2.1% |
| 海运 |89.58 |81.37 |103.93 |97.26 |106.30 |9.3% |
| 国投 |92.87 |127.00 |129.72 |134.44 |128.99 |-4.1% |
| 恒丰 |84.44 |96.37 |111.38 |99.00 |112.28 |13.4% |
  • MCJ模型反映正股跳跃性,会影响溢价率估计,某些转债存在较高估值偏离。风险提示强调理性估值 [page::1][page::2]


转债股性与债性指标分析 [page::3][page::4]

  • 图 2显示转债股性指标(Delta)与转股价内外程度相关,弹性代表转债价格对正股价格敏感性。

- 图 3指标展示纯债溢价率与到期收益率(YTM)关系,提供信用和利率风险的定量分析框架。



持有至首次触发赎回的潜在与期望年化收益对比 [page::5]

  • 图 4与图 5分别展示转债按MC和MCJ模型不同测算方法下的赎回潜在年化收益及期望年化收益分布,反映个券投资价值差异。




个券投资比较优势象限图分析 [page::6][page::7]

  • 图 6和图 7基于正股评级与转债溢价率、收益率绘制象限分布,区分转债投资的比较优势;

- 一象限主要是评级高且溢价低或持有收益较好的转债,建议重点关注。



附表显示转债基本信息、条款及正股评级详情 [page::8][page::9][page::10]


| 转债名称 | 评级 | 剩余期限(年) | 转股价格 | 当前正股价格 | 赎回触发条件 |
|----------|-------|--------------|----------|--------------|------------------------------|
| 新钢 |AA+ |0.49 |5.88 |5.88 |连续30日中20日超130%触发赎回 |
| 博汇 |AA- |1.58 |6.16 |6.16 |同上 |
| 石化 |AAA |4.01 |6.98 |6.98 |部分触发条件不同 |
| 同仁 |AAA |4.78 |17.72 |17.72 |详见附表 |
  • 评级及条款直接影响转债赎回与回售机制,是投资决策关键参考因素。


深度阅读

湘财证券研究所《可转债估值与性质》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可转债估值与性质》

- 分析师:倪皓
  • 发布机构:湘财证券研究所

- 日期:未在报告中明确具体日期,但相关数据和引用为2013年及之前
  • 主题:中国市场可转债的估值方法、市场表现、投资价值及风险分析

- 无风险收益率假设:4.5%
  • 核心论点

- 传统的BSM(Black-Scholes-Merton)、二叉树模型难以准确估值因条款复杂且溢价率普遍较高的可转债。
- 蒙特卡洛过程结合合理假设为理想估值方法。
- 通过蒙特卡洛估值(包括平凡模型MC与带跳跃莱维过程的MCJ)及相对溢价率估值法,投资者可全面把握可转债价值。
- 当前市场平均估值存在一定高估,需警惕风险。
  • 报告目的:为投资者提供更科学、系统的可转债估值框架和投资参考,揭示个券的估值偏离及市场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开篇及转债市场回顾


  • 以一周市场表现快报引入,列出了近期多只可转债的绝对涨跌幅及相对于其正股的涨跌幅差异,体现了可转债价格变动与正股表现的差异性及个别转债的溢价现象。[page::0]

- 通过统计价差,说明不同个券行情波动及相对溢价情况,是后文估值比较和风险提示的基础。

2.2 转债估值模型与分析框架


  • 模型背景

- 中国可转债常见的高溢价率和复杂条款限制了传统BSM和二叉树的适用性。
- 蒙特卡洛方法(MC)基于大量模拟路径,结合合理的假设和参数校准,能够考虑转债条款的复杂性和境况变化。
- 进一步引入带跳跃(Levy Process)的蒙特卡洛模型(MCJ),引入股价跳跃风险,以更精细地捕捉正股价格波动对转债价值的冲击。
  • 基本估值思想

- 估值包括底价(纯债价值)、平价(转股价值)、MC和MCJ模型理论价值对比。
- 溢价率为实际成交价格与模型估值的偏离百分比,衡量市场是否高估或低估。
  • 结论提及当前整体个券平均溢价为1.3%(MC)和5.5%(MCJ),反映市场存在一定高估,提醒风险警示。[page::0]


2.3 理论估值与市场价格比较(表1)


  • 理论价值四种指标

- 底价:转债的纯债价值,不含转股权价值。
- 平价:正股按转股价格估算的价值。
- MC与MCJ:两种模拟模型估值,均衡考虑转债特性,包括股价随机跳跃效应。
  • 估值偏离

- 对比收盘价,计算溢价率,分为四类对应的溢价率(相较不同估值标准)。
  • 发现

- 多数个券存在底价溢价率较高的现象(最高达58.6%的“海直”)。
- MC和MCJ模型相比,MCJ在考虑跳跃后估值更贴近市场部分转债,某些案例如“国投”、“工行”甚至显示负溢价(市场价格低于估值)。
- 市场价格多高于模型估值,部分个券溢价显著,例如“歌华”(MC下6%溢价),“海运”(MCJ溢价9.3%)等,表明市场除债性外对转股权价值或未来预期较为乐观。[page::1]

2.4 转债衍生指标分析(表2、3)


  • 弹性系数(Delta)

- 表示转债价格对正股价格的敏感性,区间波动较大,反映个券股性差异。
  • 赎回触发概率、时间与价格

- 模拟计算首次触发赎回的概率、预计时间(年)与触发价。
- 各券赎回触发概率不同,“国投”赎回概率领先极高(88.3%~95.3%)。
  • 债性指标:YTM(到期收益率)、久期、凸性

- 多数转债YTM与标杆利率相对接近,部分产生负YTM(-3%以上),反映高价与低利率的债券特质。
- 久期和凸性则反映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凸性较大说明价格对利率敏感性非线性。
  • 应用

- 结合赎回概率与债性指标,投资者能量化潜在赎回及利率风险,捕捉转债的权益属性和债券属性间的平衡。

2.5 图表解读


  • 图1(转债估值对比)

- 按个券比较MC、MCJ估值与收盘价。
- 总体表现为收盘价多数高于MC与MCJ模型,特别个别转债收盘价显著超过模型估价,支持溢价率数据。
- 图形化直观呈现估值偏差,表明模型和市场价格在部分个券上存在较大非一致性。[page::2]
  • 图2(转债股性指标)

- 横轴为转股权价内外程度(正股价格相较转股价的比例差异),纵轴为Delta弹性。
- 体现出转债股性弹性与转股权价状态的关系,呈非线性曲线,说明价内转债弹性较高,价外弹性较低。
- 分布显示部分转债如“工行”、“国电”弹性较强,表明对股价走势敏感度高;“新钢”、“歌华”等弹性较弱偏离明显。[page::3]
  • 图3(转债债性指标)

- 横轴为纯债溢价率,纵轴为YTM。
- 反映投资者对转债的债性补偿水平,负溢价且较高YTM(如“美丰”)显示较大债性吸引力。
- 图中右上区域债性指标较弱,表明转债价格溢价,对利率变化敏感偏小。[page::4]
  • 图4、图5(持有至触发赎回收益)

- 两图分别显示MC和MCJ模型下,不同转债持有至赎回的潜在与期望年化收益率。
- 大多数转债预期年化收益水平较MC模型更低,反映跳跃风险的悲观修正。
- 个别转债如“泰尔”、“海直”年化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同仁、南山等也表现突出。
- 用于辅助资产配置,辨别高潜在收益转债。[page::5]
  • 图6、图7(投资比较优势象限图)

- 横纵轴分别为正股综合评级、转债估值溢价率及持有期望年化收益等。
- 分布象限区分转债的综合投资价值和风险承受度,I象限为综合优质转债,III象限投资优势较弱。
- 定位帮助投资者优选标的,如“国投”、“工行”等落在优势象限。
- 象限分析考虑了估值、基本面评级与收益三维度,增强投资判断的科学性。[page::6][page::7]

2.6 附录数据解读


  • 附表1(转债基本信息)

- 涵盖评级、担保方式、剩余期限、到期支付、余额、转股价及正股价格。
- 反映转债发行情况与信用基础,评级普遍较高(AA、AAA)。
- 余额体现市场资金规模和流动性,关键参数如转股价格与正股价差异,影响转债的转股吸引力。[page::8]
  • 附表2(转债条款)

- 展示付息日、剩余期限利息率、触发赎回、回售等条款细节。
- 赎回/回售触发条件参数具体,影响赎回概率计算及模型设定,是模型复杂性的体现。
- 说明条款的异质性,支持蒙特卡洛模型适用性的重要理由。[page::8-9]
  • 附表3(正股评级及机构评级)

- 综合评级基于机构投资者评级平均,范围[-1,1],为买入至中性的价值衡量。
- 未来动态市盈率PE(TTM/FTM)反映估值水平。
- 机构评级变动频繁,体现市场对个股预期多变性。
- 一些转债正股综合评级较低,揭示潜在股价风险与转债定价压力。[page::9-10]

---

三、估值方法详析


  • 蒙特卡洛估值(MC)

- 通过对正股价格路径的多次模拟,结合转债条款设定现金流和赎回条件,计算转债的现值期望。
- 适合模拟复杂触发条件与路径依赖特点。
  • 蒙特卡洛跳跃扩展(MCJ)

- 在MC模型基础上引入股价跳跃风险(如莱维过程)。
- 更真实反映正股价格大幅波动对转债价值的影响,尤其对赎回和回售触发概率影响显著。
- 模型设定参数需从市场和历史数据校准。
  • 传统估值指标

- 底价对应转债的纯债价值,利率、期限和信用评级是其关键驱动。
- 平价对应转股价值,受正股走势和转股价格影响。
  • 估值偏差的解读

- 溢价率正负指示市场价格相对估值模型是高估还是低估。
- 负溢价可能显示市场风险厌恶或信心不足,正溢价体现投资者对转股权益或成长期望。

---

四、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风险

- 股价波动对转债弹性较高,尤其当天正股下行风险存在,导致转债价格大幅波动。
- 跳跃风险特征未被传统模型充分捕捉,蒙特卡洛跳跃模型对此有优越性。
  • 赎回触发风险

- 当股价快速上涨符合赎回条件,可能导致转债提前赎回,限制投资者潜在收益。
- 模型中计算的高赎回概率显示,投资者需关注持仓赎回风险。
  • 利率和信用风险

- 利率变动影响债券评级,久期和凸性指标展现价格对利率风险敏感程度。
- 信用评级下降恐引发行权利和估值下降,影响纯债底价的稳定性。
  • 模型假设风险

- 模型基于参数假设,如无风险利率、波动率、跳跃频率,若实际不符将影响估值准确性。
  • 估值偏离风险

- 市场价格大幅偏离模型估值(溢价或折价),说明市场风险偏好存在波动,投资需审慎。

---

五、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该报告重点依赖蒙特卡洛模拟有其优越性,但仍依赖模型参数假设,特别跳跃过程的校准难度较大,存在一定主观性隐患。

- 溢价率过高可能反映市场非理性因素或流动性驱动,此部分风险未被详细量化。
  • 个股评级与转债估值偏离较大时,可能隐藏基本面信息未及时反映,需配合基本面深入分析。

- 报告未系统给出转债投资建议评级,仅提供工具和数据,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市场环境。
  • 报告中多个表格用不同模型值并列,读者需谨慎区分不同估值模型的优劣和适用场景。


---

六、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由湘财证券研究所倪皓分析师团队出具,围绕当前中国市场可转债估值展开细致讨论。核心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 传统BSM及二叉树方法难以适应中国可转债市场条款复杂、溢价高的特性,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尤其跳跃扩展的MCJ)为较理想手段,能较全面考量股价波动、赎回触发及债券特性对转债价值的影响。
  • 转债市场整体存在一定高估,平均溢价率在基于MC模型的1.3%及基于跳跃MCJ模型的5.5%间,反映市场偏好与风险溢价的综合体现。
  • 具体个券估值存在较大分化,部分“国投”、“工行”等具备较高赎回概率和投资优势,而“歌华”、“海运”等溢价较高,需重点关注其风险。
  • 图表深入揭示不同转债的股性指标(弹性Delta)、债性指标(YTM与纯债溢价率)、预计收益率等,展现转债投资的多维属性,为投资者在转债资产配置中提供科学量化依据。
  • 象限图结合正股评级、估值溢价及预期收益,指引投资者理解不同转债的综合投资优势与风险,助于优选高潜收益且相对价值合理的标的。
  • 报告所用丰富数据及量化模型,切实体现了可转债投资分析的科学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提醒了转债投资内含的市场风险、赎回风险及模型局限性。


综上,投资者基于此报告能较全面掌握中国可转债的估值框架与现状,理解市场溢价现象和对应风险,从而实现更科学的投资决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个别高溢价和赎回概率高的转债标的,结合附录评级和基本面数据,进行深入组合优化和风险管理。

---

图表附录展示




图 1:转债估值对比



图 2:转债股性指标



图 3:转债债性指标



图 4:持有至触发赎回潜在年化收益



图 5:持有至触发赎回期望年化收益



图 6:转债个券投资比较优势象限图 A



图 7:转债个券投资比较优势象限图 B



---

参考文献及声明


  • 本报告严格依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准则制备,分析师具备合法执业资格,强调独立、客观、诚信。

- 评级体系说明和重要法律文字部分保障报告版权和免责声明。
  • 投资者需结合自身判断和专业建议谨慎操作。


[page::0,1,2,3,4,5,6,7,8,9,10,1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