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央行周”或提升全球风险资产价格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近期全球宏观经济状况、美联储政策预期及主要资产价格表现,指出“超级央行周”将推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提升。重点覆盖大宗商品、债券、汇率和权益市场,揭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商品涨价和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化。特别强调美债收益率短端上行、美元指数震荡反弹、亚太市场领涨全球,为资产配置提供关键参考[page::0][page::1][page::3][page::6][page::7]。

速读内容


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世界经济软着陆预期增强 [page::0][page::1]

  • 美国9月通胀放缓且低于预期,核心CPI同比3%,服务业通胀降至2021年11月以来最低。

- 市场消化美联储年底两次各降息25bp预期,美元指数震荡上行0.39%,欧元、英镑相对走弱。
  • 全球股市普涨,亚太市场表现最佳,港股受政策托底吸引资金流入,美股科技股推动纳指创新高。

- 原油和工业金属价格上扬,黄金因短期情绪回落进入宽幅震荡,黄金ETF波动率触历史高位。


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及趋势解析 [page::2]


| 资产 | 周度涨幅 |
|-------------|-------------|
| 天然气 NYMEX | +10.94% |
| 创业板指 | +8.05% |
| WTI 原油 | +7.51% |
| 布伦特油 | +5.92% |
| 铜 LME | +3.23% |
| 黄金 COMEX | -2.05% |
  • 黄金近期因情绪缓解及短期基本面利空回调,但长期受全球信用体系、央行增持及地缘风险支撑,持稳非信用储备属性。

- 原油受库存减少及战略储备补充利好,地缘政治和产量变化制衡油价,市场进入高波动新阶段。[page::2]

债券市场波动及收益率曲线特征 [page::3][page::4]

  • 美国国债收益率短端上涨明显,收益率曲线“熊平”,1~5年期普遍上行,10年期持稳,美国债市流动性压力加剧。

- 中国国债收益率呈“陡峭化上行”,中短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较大,稳增长政策加码有望持续托底。
  • 中长期看,债市在“政策托底”与“基本面寻底”中震荡,未来财政政策力度及信贷扩张影响收益率中枢。[page::3][page::4]


汇率市场多元动力演绎复杂走势 [page::4][page::5][page::6]

  • 美元指数短期震荡上行,但面临中长期下行压力,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影响。

- 欧元兑美元震荡下行,受欧元区经济疲软及欧洲央行降息预期拖累,技术反弹无力,面临1.05等心理关口考验。
  • 英镑兑美元下跌0.91%,核心CPI下降,市场预期英央行年底或降息,后脱欧时代结构性问题持续抑制英镑。

- 美元兑日元上涨1.5%,因日本通胀数据疲软及美日利差扩大,日元承压强化套息需求。
  • 人民币兑美元持稳下跌0.01%,受内外部协同作用及央行政策预期支撑,人民币升值基本面未变。[page::4][page::5][page::6]


权益市场领先指标及未来展望 [page::6][page::7]

  • 全球主要股指全面上涨,韩国综合上涨5.14%,恒生涨3.62%,纳指涨2.31%,美股科技成长股表现亮眼。

- A股市场估值修复显著,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核心驱动,新能源、高端制造和消费等行业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海外降息时点不确定、地缘政治扰动、新政策落地效果及市场情绪波动等。[page::6][page::7]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细解析——中国银河策略:“超级央行周”或提升全球风险资产价格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超级央行周”或提升全球风险资产价格》

- 作者: 杨超(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雪莹、周美丽、吴佳文等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7日
  • 研究主题: 该报告聚焦于宏观经济背景下,全球央行特别是美联储、欧央行等主要央行政策动态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包括股市、商品、债券和汇率)的影响,并对主要资产类别的表现及未来趋势做出研判。

- 核心论点总结: 作者指出,近期美国9月CPI及核心CPI数据低于预期,叠加美联储可能年内两次降息的预期,以及多国央行政策研发“超级央行周”(多个央行政策会议集中)有望推动全球风险偏好回升,促进股市上涨与商品价格走强。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债券、汇率等资产的表现与驱动因素,结合地缘政治和国内外不确定风险,提出了对未来市场的展望和风险提示。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核心观点与全球经济环境


  • 海外方面,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为2025年1月以来最高点,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的3.1%,核心CPI环比仅0.2%,核心服务业通胀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市场已预计美联储年内两次下调利率25个基点。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关门风险极大可能造成十月通胀数据的缺失,这将削弱市场对未来通胀路径的判断,美联储在数据不足情况下可能被迫作出“盲目”的利率决策。
  • 国内方面,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将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生育政策。此外,APEC会议促使中美双方保持元首会晤的密切沟通,体现了一定的国际政策协调意愿。
  • 投资逻辑: 全球经济在“软着陆”预期逐步成形,央行政策宽松预期提升,带动风险资产估值修复和价格上涨 [page::0] [page::1]


2. 全球市场大类资产表现


  • 权益市场: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亚太市场领跑,主要受益于软着陆期的流动性宽松预期和经济复苏信号。中美科技股表现突出,日本因日元走弱影响出口表现良好。港股受政策托底与流动性改善双重利好。
  • 大宗商品: 能源和工业金属价格显著上涨,反映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天然气涨幅10.94%,原油涨幅7.51%(WTI)、5.92%(布伦特油价)。工业金属如铜铝锌上涨2.8%至3.2%区间。
  • 债券市场: 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尤其短端收益率大幅增加,而长端收益率增幅有限甚至出现回落,体现市场对经济软化的担忧和避险资金涌入。中国债市呈“内松外紧”格局,国债收益率在政策托底与经济改善预期的拉锯中温和波动。
  • 汇率市场: 美元指数微涨0.39%,受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与10月PMI强劲数据的反复博弈影响;欧元、英镑兑美元均出现小幅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持平,显示其内生及政策支撑力量。日元则因通胀疲软和利差扩大兑美元贬值1.5% [page::1] [page::4]


3. 详细资产类别分析



(1)大宗商品详细解读


  • 黄金市场: COMEX黄金本周下跌2.05%,现货伦敦金跌3.29%。金价回调被视为市场自我修复与释放此前过热情绪的正常表现。报告强调,尽管短期波动加剧,长期支撑黄金价格的三大因素(全球信用体系重构、新兴市场央行黄金储备增持趋势、全球宏观风险)并未改变。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大门之前,高利率环境限制了黄金突破历史高点,此外地缘政治、通胀和美国债务问题使黄金长期价值稳固。
  • 原油市场: 本周WTI原油上涨7.51%,布伦特原油上涨5.92%,主要受库存下降(美国API库存减少298.1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招标补充及地缘政治(美国对俄罗斯石油企业制裁)的推升。报告指出油价波动由传统供需转向以地缘政治为核心,未来油价将陷于需求侧放缓和供给侧政策托底的博弈。OPEC+核心国的财政预算需求使其很可能持续减产以支撑油价。
  • 图表解析:

- 图2展示COMEX黄金与黄金ETF持有量的高度同步性,及其价格波动。此外,黄金ETF波动率创历史新高,解释了短期震荡原因。
- WTI和布伦特原油走势图显示2025年初至10月价格走势,反映近期反弹的趋势和高波动性。
- 美国内炼油厂加工量与开工率数据显示炼油环节承压有限,支持油价回升逻辑 [page::2] [page::3]

(2)债券市场详解


  • 美国国债收益率: 本周美国短期限收益率均上行约2个基点,中长期10年期以上收益率小幅下降至4.0%左右,显见利率曲线出现“熊平”化,短端联动流动性压力和政策预期上行,长端因经济下行预期受限。图表显示10年期收益率与通胀预测高度相关,但近期通胀减弱令收益率承压。
  • 中国国债市场: 收益率呈现“陡峭化上行”,短中长期收益率分化明显。政策预期与基本面矛盾导致短期交易活跃。图表反映国债到期收益率稳定在较低区间,且债券发行量持续放量,为流动性提供保障。未来债券市场受政策托底与基本面调整互动影响,预计将呈现区间震荡 [page::3] [page::4]


(3)汇率市场详情


  • 美元指数: 本周美元指数震荡上扬0.39%,主要由于9月CPI数据低于预期,通胀曲线延缓,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被市场消化且PMI数据强劲带来的资金重新流入美元。技术面也对美元构成支撑。中长期美元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受到避险以及全球美元主导地位的周期性支撑。
  • 欧元兑美元: 震荡下行0.21%,受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下降、通胀轻微反弹制约,欧洲央行预期将领先美联储进行降息,带来利差和政策预期的利空。
  • 英镑兑美元: 下跌0.91%,核心CPI改善但仍低于预期,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年内可能降息,基于“后脱欧”复杂贸易环境的长期不确定性,英镑缺乏强劲支撑。
  • 美元兑日元: 上涨1.5%,日元通胀乏力,日本央行宽松预期增强,加之美日利差扩大,推动美元对日元走强。图表显示日元CPI及贸易差额的持续压力。
  • 美元兑人民币: 持平,显示内外部影响相互抵消。人民币受到国内宽松预期和央行汇率管理的支持,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逻辑稳固。
  • 图表提供了通胀率、PMI、利差、经济景气指数等多个维度的量化支持 [page::4] [page::5] [page::6]


4. 权益市场分项分析


  • 全球股市普涨态势显著,亚太市场表现最亮眼: 韩国(5.14%涨幅)作为全球经济敏感肌,受益于降息预期和出口复苏;港股受政策支持和资金回流带动,恒生指数涨3.62%;日本股市同样受益于日元走弱与出口环境;欧美知名指数如纳斯达克、标普500等均显著上涨,科技板块尤为突出。
  • 估值与行业配置: 报告通过市盈率(PE)和行业轮动图表分析,指出全球主要市场估值差异,中美科技类股表现强劲,未来投资重点或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与消费升级。先锋科技指数、创业板估值处相对合理水平。
  • 未来展望: 市场关键变量为美联储降息步伐、美国非农就业及通胀数据,同时特朗普政府贸易新政能否升级影响全球流动性。A股市场关注新旧动能转换的成功与否决定中国股市能否由阶段性估值修复迈向趋势性牛市。
  • 行业板块表现如信息技术、能源、工业和可选消费等维持领先,日常消费、公用事业表现相对弱势。
  • 图表重点展示全球主要股指表现与估值,以及各行业板块周涨跌幅 [page::6] [page::7]


5. 风险因素分析



报告明确指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 海外降息时点和幅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预期波动。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贸易政策可能引发新一轮保护主义。
  • 地缘政治风险,包括乌克兰局势及中东紧张局势,可能引发市场突发风险事件。

- 市场情绪不稳定风险,尤其在“无数据”或数据异常时期容易加剧波动。
  • 国内政策落地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打击预期。


对于以上风险,报告未具体提出缓解策略,但反复强调市场需关注宏观政策和数据动态,做好风险预判和资产配置调整 [page::0] [page::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全球大类资产涨跌幅图(图2页2)

直观显示NYMEX天然气涨幅最高,近11%,其次是创业板指数和WTI原油,均在7%以上。贵金属黄金、白银呈现较大跌幅,反映资金从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此图支持“风险偏好”回升的主论断。
  1. 黄金价格与ETF持有量图(图2页2)

显示黄金价格与黄金ETF持有量高度正相关,但近期波动率达到高点,预示短期或超买后调整,符合报告中提到的黄金供给压力未变但短期情绪波动加剧的观点。
  1. 原油价格和相关炼油厂运行率图(图3页3)

两大油价指标显著回升,炼油厂加工量和开工率维持高位,支撑油价上涨。此数据佐证地缘政治及战略储备采购对油价的提振作用。
  1. 美债收益率曲线及通胀与收益关系图(图3页3)

美债短端上行明显,长端部分下行,整体收益率曲线趋熊平,反映市场对短期流动性收紧和长期经济放缓的平衡。
  1.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发行量图(图4页4)

收益率因政策调整而轻微上行,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这一组合显示财政加码托底市场和经济的趋势,利好债券基本面。
  1. 美元指数与欧元区经济景气及通胀指标(图5页5)

分析美元指数涨跌与欧元区经济数据关系,支持“宏观压力主导”欧元走弱的结论。
  1. 日元通胀与贸易差额图(图6页6)

反映日本内需弱势和贸易逆差状况,佐证日元被动承压逻辑。
  1. 全球主要股指涨跌幅、估值水平及行业轮动图(图7页7)

多维度展示股市表现,验证投资逻辑。科技股和亚太市场领先全球,周期性板块依赖经济复苏预期。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依赖宏观政策与市场估值指标(如PE倍数)判断风险资产未来走势,虽然无细节DCF或现金流估值模型,但通过估值分位数和历史对比揭示市场相对吸引力。比如:
  • 上证和创业板的估值处在历史分位中低位,意味着潜在价值。

- 美股科技股PE较高,但得益于降息预期与增长潜力,仍受资金青睐。

报告还通过债券收益率曲线、通胀预期和利差分析基本面支撑,认为降息周期开启对多资产是估值催化剂。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本报告明确五大风险:
  • 降息路径不确定: 全球央行可能推迟降息或幅度不及市场预期,现金流折现率升高,影响资产估值。
  • 政策风险: 美国新政策可能引发贸易壁垒加剧,扰乱全球供应链和预期。
  • 地缘政治风险: 冲突升级将直接触发避险情绪,破坏积极市场氛围。
  • 市场情绪易受冲击: 无数据或异常事件使市场波动加剧,资金面容易出现突发调整。
  • 国内政策落实不确定: 对中国经济恢复和消费升级的政策成效观察关键,影响长期投资判断。


报告未直接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缓释建议,侧重于提醒投资者警惕多重不确定性对市场的潜在冲击。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逻辑严密,数据广泛,观点立足当前政策环境和市场反应,较为客观。
  • 潜在偏颇: 报告对“软着陆”情景构建明显乐观,预设美联储降息成为大概率,可能低估了通胀不确定性及货币政策回撤风险。
  • 部分预测基础较弱: 如美国政府关门导致通胀数据缺失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其负面影响虽合理,但美联储可能因众多数据源补充较快作出调整,该因素短期扰动而非根本风险。
  • 图表中部分数据更新点与解释需注意: 比如中债收益率“陡峭化”现象与美债“熊平”走势反映了不同市场政策预期差异,投资者应留意各国经济周期差异对资产选择的影响。
  • 报告对人民币汇率表现及升值逻辑强调较大,基于中国政策稳定及资金流入,但未充分讨论全球美元弱势可能被替代货币竞争的中长期挑战。
  • 除标明风险外,缺乏系统的策略建议,尤其在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不确定增强背景下,投资策略的应对措施阐述不足。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综合全球宏观环境、货币政策动态和大类资产表现,明确指出:
  • 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正经历由“担忧通胀”向“博弈降息”预期的转变,核心驱动力来自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主导。
  • “超级央行周”成为市场的流动性催化剂,推动风险资产价格普遍上行,亚太股市领涨,能源和工业金属价格回升,贵金属进入调整期。
  • 美债收益率曲线短端上行、长端承压,体现市场“软着陆”甚至“经济下行”担忧;中国国债稳中有升,在政策托底与经济基本面博弈中维持低位震荡。
  • 汇率市场中,美元暂时因多重数据博弈表现坚挺,欧元和英镑受自身经济疲软和央行政策预期负面影响走弱,日元承压,人民币表现坚挺。
  • 全球股市呈现普涨格局,科技股和亚太市场表现突出,估值层面多数处于历史中下分位,孕育进一步布局机会。
  • 全球风险因素明显,包括海外政策路径不确定、地缘政治紧张、市场情绪易变以及国内政策落地风险。投资者需保持警惕。


报告强调,尽管短期调整存在波动,长期支撑风险资产的核心逻辑依旧强劲,尤其在全球信用重构和央行政策转向的背景下,黄金和风险资产仍具吸引力。

---

整体来看,本报告的深度数据分析与合理宏观推演为投资者提供了详实的市场洞见和资产配置参考,尤其重视宏观政策转向对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的影响,但也留存对未来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谨慎提示。

---

图表示例(部分重要图表)


  • 图1:全球主要资产涨跌幅(2025/10/20-25)


  • 图2:黄金现价与ETF持有量趋势


  • 图3:美债收益率曲线及历史走势


  • 图4:美元指数与欧元区经济指标走势


  • 图5:全球主要股指涨跌幅及估值分布



---

【全文综合分析完成】[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