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论文

基于因子剥离的FOF择基逻辑系列:功能性权益基金挖掘的思考与改进 海通证券_20181207_

由small_q创建,最终由small_q 被浏览 17 用户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系列上一篇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改进。在系列报告第十四篇的末尾,曾提及两个遗留问题,分别是不同板块中的打分挖掘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在量化打分体系中考虑基金管理人变更的影响。

消费、成长板块中的功能性基金配臵。消费、成长板块存在长期的配臵价值,且其中个股差异更大,因而内部选股的意义显著,市场上也不乏持续配臵这些板块且能够实现稳健alpha的基金经理。当FOF管理人看好消费或成长板块时,推荐选择风格稳定且有alpha增强的主动基金,即搭建功能型主动权益基金库。

上游周期板块中的功能性基金配臵。上游周期板块由于其本身属性,并不具备长期的配臵价值,因此持续配臵这一板块的基金产品极少,且高beta的基金大概率属于短期板块选择而并非稳定配臵,故有较高的可能性在后期发生风格偏离,违背FOF管理人的配臵思路。再者,这些板块内部个股差异度不高,在这些板块中通过选股实现alpha增强的难度较大,故而内部选股的意义并不显著,呈现出高beta+低alpha或者高alpha+低beta的现象。当FOF管理人看好周期板块时,推荐直接选择风格稳定的纯工具产品——行业ETF进行配臵。

考虑基金经理稳定性的功能性基金挖掘体系。基金管理人发生更替以后,原始量化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将会大幅下降。文中构造了两种刻画基金经理稳定性的指标:MSP1刻画当前参与目标基金管理的基金经理中的年限最短的基金经理的管理时长,而MSP2根据评估期内每一次基金经理发生变更的事件逐一对量化评估的结果进行惩罚,且惩罚的力度取决于发生变更的人数占比以及发生变更的时间。将基金经理稳定性指标加入到功能性权益基金挖掘中可以对原始框架进行良好的补充。FOF管理人可以根据基金经理稳定性指标考虑每一支基金量化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并结合调研进行综合决策。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模型误设风险、有效因子变动风险。

正文

/wiki/static/upload/19/19a8a56f-3c8b-45b2-9cb2-76c07747e27d.pdf

\

{link}